帐篷里盛开希望小学
来源: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记者 叶伟民 四川什邡报道
这时,32岁的江西志愿者陈攀峰站在黑板前,疲惫而满足地看着这一幕。身后是两顶白色帐篷,几个扭曲的粉笔字赫然其上——帐篷希望学校。而他正是这所匆忙而就的临时学校的“校长”。
5月12日的汶川8级特大地震把众多学校夷为平地。为让失学儿童尽快回归课堂,如帐篷学校等临时教学点在灾区各地应运而生。
而陈攀峰等24名来自江西的志愿者,也以民间力量的角色,加入到这股复学大潮中来。
“学校没了”
5月27日,蓥华镇六年级小学生乔迁伊花了整整一个上午去理解一个简单的中文字——“爱”。
这是当天志愿者老师张艳在谈话课上的内容,她试图用简短易懂的语言来告诉同学们——爱能战胜一切。10多名孩子围在老师身边,懵懂并认真地思考着一些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
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学校。一个停产的茶厂院子,没有书桌,没有讲台,也没有上课铃和课间操。一块不到半米见方的黑板,外加数十张零散摆放的简易马扎,就成了这个临时学校的全部家当。
但乔迁伊和她的同学并不介意这一切。院子外是几乎被地震摇成了废墟的小镇,瓦砾遍地,坑洼密布。对孩子们来说,那是一个梦魇般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才能重获一丝安全感。
临下课时,乔迁伊羞涩地拿出了两幅早已画好的图画,一幅是《地震时的学校》,另一幅是《未来的学校》,前者学校崩塌,同学纷纷坠落;后者则是校舍恢宏,同学欢笑其中。
孩子们马上围了上去,交替看着这两幅作品。面对表情复杂的孩子们,张艳转过身,在黑板上布置下当天作业——命题作文《爱》。
时间回到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灾情惨烈。
地震波迅速扩散,摇撼全国16个省市。远在江西南昌的白领陈攀峰跟着汹涌的人潮跑下楼,作为退伍老兵的他当天就报名参加了志愿者。
7天后,陈攀峰和另外23名江西志愿者组成一支防疫队伍,开赴重灾区之一的什邡县蓥华镇。
5月21日,陈攀峰执行任务时遇见一个7岁小男孩,他的行为让陈攀峰担心——他在瓦砾堆上随意玩耍,还用沾满黑泥的手抓东西吃。
“你为什么不上学?”“我们的学校倒了。”“那作业呢?”“都被埋在石头堆里了。”“那你还想不想上学?”“想!”
当天晚上的总结会上,陈攀峰和队友分享了他的见闻,并建议办一所帐篷学校帮助当地失学儿童,这得到所有队员的一致赞同。经过一天的上门宣传和物品准备,5月23日,在一个倒塌停产的茶厂院子里,帐篷希望学校开课。
那天清晨,陈攀峰将一面巴掌大小的塑料五星红旗举过头顶,30名小学生围着他清唱国歌并敬礼,完成了这个简单的升旗仪式。
灾难改变了他们
由于严重缺乏书本和纸笔,开始阶段的课程设置很简单,主要是唱歌跳舞,组词学句,以及给孩子们讲述一些历史军事知识和防疫常识。
在部队当过文艺兵的陈攀峰成了孩子们的音乐老师,他教大家唱《大中国》、《爱我中华》,还让孩子们男女配搭跳集体舞,这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是件既开心又羞涩的新鲜事。
帐篷学校的消息在当地灾区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不到3天时间,学生人数就激增到120多人。
“急需书本和纸笔。”几乎每天晚上,陈攀峰都在他的QQ群上反复敲下这样的留言。南昌一些后方志愿者迅速响应,通过各种途径征募课本和文具。
但孩子们此时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
一个星期二的中午,12岁的张雨清在一把太阳伞下迎来了她的4位同学。这里原来是家中的卧室,但地震将它夷为了平地。
没有了往日的打闹和欢笑,5个小学生就这样静静坐在桌子前,显示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沉默。他们和蓥华镇中心小学其余的500多名学生一起,成了这场地震的幸运者——下午2时28分地震袭来,学校还有半个小时才上课。
但在操场上玩耍的他们还是看到了那惊人的一幕,大地突然像簸箕一样甩动起来,仅仅几秒钟后,身旁的教学大楼如积木般从中间塌陷,漫天烟尘遮盖了哇哇大哭的孩子。
小学保住了,但仅数步之遥的蓥华中学却成了当天的城中地狱,一座彻底崩塌的教学楼掩埋了200多名师生。废墟里孩子的呼叫声和废墟外大人的哭喊声让张雨清他们惊恐地抱成了一团。
时隔半个多月后,一种过度的成熟正缠上了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会以一种大人才有的严肃和无奈,交流着一些真实或不真实的死亡惨状和传闻。偶尔还会摇头感叹:“太惨了。”
张雨清的妈妈王国筠在一旁不时叫喊女儿的名字,以打断孩子们这些让人担忧的交流。
但在座同学王照元却没有领会到大人的关心,仍不停地向伙伴们描述着姐姐在蓥华中学死时的惨状——全身是血,样子被砸得模糊不清,肚子还肿得老高。王照元此后就重复做着一个奇怪的梦,姐姐回来了,但姓名却是别人的。
“孩子们需要疗伤。”张清娥,南昌某高校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帐篷学校成立后,她担任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员。每天放学后,校长陈攀峰用一根长长的登山绳让孩子们前后相牵,带至张老师的白色帐篷里。
封闭式的单独谈话、游戏、魔术……所有的形式都是为了释放孩子们内心淤积的恐惧和创伤。一个有着地震臆想症的12岁男孩,时常在夜里喊着就冲出帐篷。来到这里后,他找到了伙伴和安全感,现在晚上终于敢脱下外衣睡觉了。
5月25日,由南昌热心人筹集的第一批书籍文具抵达蓥华。“一共有3000多册,大多是小学生捐赠的课本和课外读物。”陈攀峰当天在整理物品时,意外地发现,每本书的主人都在里面夹着一纸留言,鼓励灾区小朋友要勇敢和坚强。“有些孩子当时眼泪就出来了。”
孩子,别哭
5月26日下午,两件事情打动着陈攀峰,一是5岁的儿子在电话里“叮嘱”爸爸要多救些小朋友;二是3个从山东专程开车赶来的好心人给学校捐献了急需的铅笔和练习本。
学校越来越像样了,但陈攀峰的志愿者之行也将接近尽头。这一天,陈攀峰召集了所有的孩子,说要给他们提前过“六一”。张雨清等高级年学生随后合计要为老师表演节目送行。3个小姑娘在闷热的帐篷里排练了一个中午后,小品《傻姑进城》出炉。
小品反应异常热烈。张雨清和她的两个搭档把诙谐的四川乡间俚语表现得惟妙惟肖。笑声、掌声、欢呼声再次飘满了小镇。
当天晚上,陈攀峰把学校的工作移交给志愿者张艳,张是南昌一名电台记者,也是一个7岁女孩的妈妈。她准备和第二批即将到来的志愿者一起,把帐篷学校办下去。
令人欣喜的是,在镇子的西南边,一座正规的帐篷学校正在兴建。很快,20顶方形帐篷就会在那里矗立,成为孩子们新课堂。
而志愿者们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让孩子们安心学习,慢慢疗伤。
5月27日,做好交接工作后,志愿者陈攀峰准备登上回程大巴。孩子们全都赶来了,陈攀峰给每人发了一支铅笔和一本练习本,叮嘱他们要好好练字。
孩子们哭了,陈攀峰一一拥抱他们,说:“孩子,别哭。我们还会回来的。”
车开动了,孩子们跟在后面使劲地挥动双手。在拐出院子的一瞬,陈攀峰把头扭到一边,才敢让眼泪流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