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工人日报

灾后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5月12日的那一天,我们经历了特大地震灾害。短短一瞬间,美丽的家园成为瓦砾,千万条鲜活的生命终止了呼吸。

  灾难过后的抑郁、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属于正常反应,大部分人会在生活恢复正常后自然康复。灾后心理危险期为事发后的3个月至1年,部分灾民易患上的心理疾患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发作),适应障碍、居丧障碍,心理郁结导致物质依赖(如酗酒等),甚至有可能会产生自残或自杀行为。


  受灾儿童的心理调节

  此时家长或援助者应对受惊吓的孩子予以陪伴和关注,不要终止孩子的游戏、倾诉、讲述……

  受灾人群中最脆弱群体是儿童。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孩子无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反应。包括:恐惧、担心、焦虑、回避、失眠、噩梦、年龄退行(出现尿床、吸吮手指,心智退化)、心因性身体不适。

  截肢儿童是需要高度关注与关怀的人群。由于身体的残缺,孩子在治疗前后会出现对自我认识改变、低自尊、自我评价偏低。对未来的生活产生绝望情绪,产生恐惧、焦虑、自卑、强烈的挫折感,手术后多有严重的忧郁和悲观失望心理。

  建议用以下方法来调节:

  在无助的时候,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吸收对待伤害态度与寻求解决的力量,此时父母要展现出坚强与接纳,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悲观与失望,适当地引导孩子诉说自己的苦恼与焦虑,通过倾诉将压抑的情绪诉说出来,通过宣泄适当的眼泪可以将儿茶酚胺排出体外。如发现孩子有自残自伤行为,要联系专业心理治疗人员进行干预。

  此时家长或援助者应予以陪伴和关注,不要终止孩子的游戏、倾诉、讲述。如果我们不让他们继续,便阻断了他们重新得到控制感情的机会。在重演的过程中,发生哭泣是情绪自然疏泄的过程,家长(援助者)此时不要阻止孩子哭泣,应给予温情的支持达到深度共情,鼓励孩子释放悲伤情绪。如果孩子感到无助,家长或援助者可适当地通过拥抱或抚摸给予心灵支持与躯体抚慰。

  在避难所或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孩子可能居住在一起,此时容易发生创伤情绪,出现相互传染的现象。当一个孩子哭泣时会带动其他孩子的哭泣,造成心理消极情绪积压。

  发现后,照顾者应及时给予支持,或增派照顾孩子的老师与志愿者,陪伴孩子一起面对哀伤。个别情绪失控的孩子,尽量与其他儿童分离开,进行单独照顾,避免情绪互染。

  孩子麻木发呆,回避与地震相关的信息,不愿意讨论或回想与地震有关的事时,家长或援助者不要急于与孩子对话,孩子需要家长或陪护者适时地陪伴在孩子身边。适时引导孩子疏泄情绪,通过言语描述,传递你对孩子的关注。避免说空话。要鼓励:你要坚强、你要像个男子汉。

  父母或援助者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予以抚慰,避免让孩子再次看到与地震灾难死亡相关的画面。在被动式地接受这些信息时,会让孩子感到无法控制。当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时,再渐进地谈及地震,逐渐引导孩子面对恐惧。

  受灾群众的心理调节

  不要隐藏内心的感受,试着把悲伤、恐惧情绪表达出来,与家人朋友一起分担伤感与悲痛……

  地震后,受灾者悲伤、绝望、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担心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觉得人好脆弱,人生好无常。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对家人感到愧疚,觉得对不起家人。觉得上天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很生气他们没有尽力抢救。疲倦、失眠做噩梦、心神不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晕眩心跳突然加快、发抖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哽塞、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子宫痉挛月经失调。

  建议用以下方法来调节:

  不要隐藏内心的感受,试着把悲伤、恐惧情绪表达出来,与家人朋友一起分担伤感与悲痛。

  接纳自己和家人的悲伤情绪与软弱,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当家人哭诉时不要压抑克制,给予相互拥抱支持,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避开和别人谈论这次经历,让别人有机会了解和关心你。

  了解地震伤痛的感觉会跟着你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的现象,灾后会逐渐恢复。

  了解熟悉新的环境,哪些人哪些机构可以给予帮助,接纳他人的帮助,如果自己有需要,向家人、朋友或相关单位说出你的需要,以获得安全感。

  保证正常的睡觉、休息、饮食,睡觉之前可与家人孩子相互安慰、拥抱。多陪伴孩子与家人,可让他们通过游戏或画画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心理的想法与感觉,疏导家人情绪获得力量。

  如果在事情发生一个月之后,你还是一直感觉麻木、迟钝,有要不断地保持忙碌才能回避负面的感觉,不断地想起地震的事情,睡觉时会因做噩梦而惊醒,超过三个月情绪易激怒,情绪低落,从灾难发生之后,你抽烟、喝酒、或吃药的量都变得过量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治疗。

  受灾救助者的心理调节

  适时地放松休息,保证睡眠饮,食有序,避免心理生理耗竭,适时安排时间处理自己的事……

  死亡、坍塌、残肢、悲伤,没有人会目睹灾难惨景而不触动心弦的。抗震救助者在惨景刺激和救灾工作的要求与压力下,会出现情绪和心理紧绷状况;部分救助人员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缺乏自身安全感;激动易怒、悲伤、噩梦、痛苦、产生身心疲惫与耗竭;在救助过程中,救助人员对于生命的逝去,产生自责、罪恶感;思考和理解力变慢、注意力不集中、脑海无法停止出现灾难画面等,这些都属于灾难后救助者的正常心理反应。

  在环境改变、压力解除后,会自然恢复重新建立平衡。压力症状通常在6周到3个月内消失,严重的症状持续得更久,则需要专业协助。

  建议用以下方法来调节:

  适时地放松休息,保证睡眠,饮食有序,避免心理生理耗竭,适时安排时间处理自己的事,当感到身心状态无法应对当前工作时,应适当调换岗位。

  接纳压力情绪反应,当出现上述情绪反应时,应该知道这些是正常的灾难后情绪反应,可自发组成心理互助小组,每天安排时间,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地诉说表达内心感受,与小组成员分担负面情绪、事件、画面,分享正面感受、事件、画面。

  长期沉浸在消极情绪中必然带来心理负担,救助人员应进行积极情绪调节。可参与、组织团体游戏,在游戏中拥抱、表达、鼓励、互助,获得支持,提升心理能量。还可以适时组织、参与悼念活动,表达悲恸,疏泄负面情绪。在工作中给予自己及周围的亲友鼓励支持,相互加油、鼓励,积极接受他人的援助。若长时间(3至6个月)负面情绪仍旧无法平复,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评测治疗。(作者为北京今雨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心理分析师)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