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拯救世界遗产:地震带来的文物保护新思路

震后的二王庙
震后的二王庙

震后的二王庙里,李冰父子的塑像却屹立未倒
震后的二王庙里,李冰父子的塑像却屹立未倒

  不变的文化载体

  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等建筑和围墙、前山门古建筑全部垮塌;青城山片区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屋脊、屋面全部毁坏,大部分古建筑倾斜……汶川大地震令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遭受重创。然而令人稍感欣慰的是,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2000多年前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在得知都江堰水利工程纪念性建筑的二王庙之殇,以及附近一片人文景观的受损时,让国外媒体一度发出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名号是否会失去的疑问。

对此,都江堰市文物局常务副局长卞再斌认为:“作为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本身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附属文物的损毁让我们痛心,但是还不至于达到使其失去文化遗产名号的程度。”中国国家文物局也明确表示,这项世界文化遗产不会被除名。

  据悉,都江堰和青城山在2000年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世遗”的核心部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地震中保存基本完好。对于因强烈的地震造成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鱼嘴开裂、地下控制室沉陷、启闭机大梁移位和破裂、沙黑总河堤岸沉陷等破坏,目前,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已经着手进行修复。

  据记者采访了解,都江堰之所以在地震后再次受人们关注,一方面除了其在震中受损情况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世界遗产的都江堰和青城山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现在,都江堰灌溉的农田由最初30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1000多万亩,这些田都是旱涝保收的高产田。这就说明,有20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发挥其作用,可见其功绩之大。”四川省文物管理局文物保护处朱小南处长告诉记者。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彭邦本对此评价颇高,都江堰工程是顺应自然本性,与自然完美结合,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让人刮目相看。与目前西方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同时带来破坏生态环境的副作用比起来,都江堰水利工程甚至起到改善生态的作用,且在这次地震中未受影响,这颇为难得。

  作家余秋雨在一篇游记中写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发众输送汩汩清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在全球化盛行的今日,都江堰以其独特的魅力,呈现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它让人们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局限性的同时,重新关注与借鉴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特质。

  彭邦本认为,成都的繁华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都江堰。自内江流入成都的锦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成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锦江的滋润和哺育。

  如果说都江堰水利工程代表了物质成果,那二王庙和伏龙观则成为了都江堰的精神载体,它们承载着文化与历史,随着奔腾的岷江之水流传至今。

  震后契机

  汶川大地震之后,尽管历经2000多年沧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保存完好,但对周边人文景观遭受的破坏的修复,却并非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5月29日,都江堰市文物局副局长李治国有些遗憾地告诉《法制周报》记者,二王庙的垮塌,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由于它是依山就势而建,在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情况下,也留下了隐患。

  朱小南说,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二王庙就开始下滑,他们曾进行了两次大的维护。遗憾的是,第三次还未来得及开始就发生了地震。

  目前,寺庙周围的堡坎、挡墙,几乎不同程度地受到毁坏。如此庞大的建筑群顺着地震的力量往前滑动,所产生的力量确实惊人。

  “加上年代久远,木头腐朽,缺乏纤维拉力。同时,屋顶装饰太多,造成头重脚轻,地震时受力尤其大,这些都是造成二王庙垮塌的原因。” 李治国说,“地震后,我在勘察时,发现伏龙观下方岩体开裂,随着地下水与地上水的长期浸透,造成岩石分裂。因此,要修复的话,这个问题也要引起重视。”

  同属世界文化遗产的青城山受损情况略微好一些。虽然其位置处于山体滑坡地段,但损毁程度要轻得多。李治国认为,这些建筑基本上是传统的木建筑,榫卯结构,非常有抗震力。“这无疑也向我们提了个醒,在文物保护和建设方面,要考虑抗震性。”

  对文物的修复,李治国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第一步,全面勘察,摸清文物破损情况;第二步,根据情况作出计划,包括绘测图纸、编制预算、争取资金;第三步,则是开始修复或重建,包括需要找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专业管理人员,等等。

  但目前主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记者从一份资料上看到,二王庙的维修费用初步估算已经超过1亿元,都江堰受损景点整体维修资金则超过3亿元。

  “维修资金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首行是国家已经决定举全国之力支援地震灾区,文物修缮当然也包括在内;其次是景区采取自救方式筹集经费;最后,我们希望能得到社会的援助。”朱小南说。

  “修旧如旧、整旧如旧”是文物维修的一个标准。专业的施工人员不够,包括彩绘、工匠、木匠以及设计师对古建筑的理解等,这些都是当前摆在面前的困难。

  朱小南则说,这些都可以克服,我们可以在修缮中培养专业人员,但必须秉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进行维修。

  采访中,相关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时间这个问题,因为维修需要专家论证,并得出一个相对科学的结果后才能进行。据了解,二王庙修复时间预计达到2年至3年。

  还有,修复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滑坡治理。关于有人提出择址重建的建议,朱小南认为,文物换址也需要国务院批准,况且滑坡现象可以治理好,目前不会考虑换地方。

  同时,“这次地震也为我们提了一个醒,一定要对每一处文物建立完好的绘测资料,做到未雨绸缪。”朱小南说。尽管一些文物受到了破坏,但地震也让文物部门认识到如何保护文物,可以以此次对部分受损文物的修复作为契机,对文物选址、房屋建设等方面增加防震的因素。

  据记者了解,目前,当地已前后近20多次深入都江堰各个区域为最后的选址进行调研,新址的潜在灾害性、是否处于地震带、地质结构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说到地震对都江堰景区经济带来的影响,朱小南和彭邦本教授在遗憾的同时,亦表达了同样的乐观,“说不定地震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从而成为当地旅游业一个意想不到的刺激点。”

  如今,走在震后的都江堰,这个原本热闹的旅游城市变得十分沉默,到处能看到地震在房子上留下的大大的“X”印记。这是房子被拉扯后留下的痕迹。

  刘昌述对记者叹着气,“看着垮了的庙宇,心里真不舒服,就像自己的家垮了一样。”这个时候,才真让人感觉到李冰在四川人心中的特殊地位。正如一个专家所言,李冰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四川精神,他已经成为四川人的精神偶像。庙虽垮了,但精神不会垮。

  相关链接

  都江堰水利工程 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

  二王庙 古名“崇德庙”,建于公元494-498年,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

  青城山 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传说老子当年在此修炼成仙。青城山还因山上树木茂盛,四季常青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幽”。 都江堰和青城山在2000年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一页] [1] [2]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