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关爱伤员,更应该细水长流

  新华网西安6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杨一苗)随着四川灾区的大批伤员被转运至全国多个省市进行救治,各地也掀起了慰问伤员的爱心热潮。许多人自发来到医院,不但带来了营养品和生活必需品,更带来了关心与问候,让伤员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但同时,人们对伤员过度的关注、媒体频繁的采访,不但让伤员面临二次感染的危险,而且还对一些伤员造成心理影响。心理学、医学专家提醒,关爱伤员,更应该细水长流。

  大量慰问品让医务人员犯难

  5月21日,248名伤员从四川转运至西安的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进行救治。从那天起,许多西安市民就自发来到医院,在收治伤员的“爱心病区”门口排起队,希望能够进入病房慰问伤员。

  记者在唐都医院的“爱心病区”门口看到,几乎每个探望伤员的市民手中都拿着鲜花、水果等慰问品,他们的眼中也流露出焦急与关切之情。在西京医院的伤员病房里,堆满了市民送来的水果、牛奶和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市民送来煮好的鸡蛋和炖好的鸡汤,希望给伤员补补身子。

  面对每天都在增加的慰问品,医务人员却犯了难。西京医院骨一科护士长贾瑛说,为了帮助伤员康复,医院不但请来会做川菜的四川籍厨师,而且制定了清淡、营养的伤员食谱。有几位年纪较大的伤员在医院进行体验时,还发现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更要在饮食方面特别注意。而市民送来的不少营养品,其中含糖、含油脂过高,或者含有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伤员食用。看着一些食品因为难以储存发生变质,医务人员觉得非常可惜。

  爱心人士过于频繁的探望,也很让医务人员担心。贾瑛告诉记者,市民的热心让人感动,但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大部分伤员都有开放性伤口,特别是一些在救援现场进行了截肢手术的患者,要经过多次清创手术才能治好创面的感染。探视人员过多将导致病房内空气和物品出现污染,容易引起患者伤口的二次感染。

  为引导热心市民有序探视伤员,西安收治伤员的医院已经开通了探访热线,并设立探访登记处,市民在征得医院的同意并进行消毒及防护后,才能在工作人员统一引导下进入病房。

  频繁探望使“敬礼娃娃”烦躁不安

  在唐都医院,市民最关心的就是“敬礼娃娃”郎铮。3岁的北川县男孩郎铮在被从废墟中营救出时,在担架上艰难地举起右手,向营救他的解放军敬礼,这一瞬间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据郎铮的主治医生张勇介绍,郎铮在四川省绵阳市接受了手术后,在西安要继续接受治疗和心理辅导。

  自从5月25日郎铮被转运到西安接受治疗后,已经有数百名爱心人士自发前来探望。他们为孩子带来玩具、鲜花等慰问品,有些人不断询问孩子伤情并要求合影,而希望采访郎铮的媒体也多达几十家。

  虽然郎铮的身体正在逐渐康复,但他妈妈吴晓红还是发现孩子的一些变化。“以前孩子晚上要睡十几个小时,地震发生后,他一定要我抱着才肯睡,还时常惊醒,哭闹着不肯再睡。”吴晓红说,孩子听见别人说起“地震”“北川”这些词,他就会说“垮了”“北川没了”。

  地震给小郎铮心里留下了阴影,而持续不断的媒体采访和热心市民的探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障碍。面对陌生人,郎铮总是躲在妈妈怀里不肯说话;看到镜头,孩子就显得非常烦躁,试着把眼前的镜头推开。为了保证郎铮的正常治疗,医院不得不给他换了一间病房,同时专门安排了心理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对郎铮进行心理干预的唐都医院心理医生刘睿说,郎铮近期情绪一直不稳定,时常会想起地震时的情景,而且不喜欢说话,对陌生人排斥,对母亲非常依恋。市民频繁探望孩子,不利于他的身体康复和心理重建。

  爱,更应该细水长流

  12岁的李月被人们称为“芭蕾女孩”,因为酷爱跳舞,她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一个舞蹈家。在地震中,李月的一条腿被压在倒塌的重墙之下。为保住她的生命,救援人员在现场为李月做了截肢手术。在被埋70多个小时之后,李月获救。

  李月在唐都医院接受治疗期间,自发前来探望的西安市民络绎不绝。但当人们围在她的病床前询问起伤情,同时媒体的镜头也对准她时,这个坚强的女孩却失声痛哭。她的妈妈李加秀说:“孩子一直无法接受自己失去一条腿的现实,提起受伤的情形就非常难过。”渐渐地,李月拒绝见陌生人,甚至不愿意配合医生治疗。

  对此,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所长孙权科特别提醒,只有心理治疗师通过专业技巧让伤员提及灾难,才能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痛苦,有利于心理康复。而一些市民在集中探望伤员时,出于关心而询问起他们在地震中受伤的情形,这种做法会引起伤员强烈的情绪波动,影响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陕西心理学会理事长王淑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震过后的重建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伤员们的关爱,也不能只集中在他们接受治疗期间。当这些伤员康复后回到家乡,如何建设自己的新居,如何解决上学、就业等等问题,都需要人们的长期关心和帮助。

  王淑兰建议爱心人士:“把现在对伤员的关爱作为一个起点,持续关注他们以后的生活,并不间断地提供帮助,这样"细水长流"的关爱,更能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