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卧龙保护区繁荣步伐戛然而止 村民回到农耕(图)

    地震后,保护区山谷的蔬菜因断路滞销。图/吴吕明
地震后,保护区山谷的蔬菜因断路滞销。图/吴吕明

5月24日,饥饿的熊猫在等待食物。本报记者 周民 摄
5月24日,饥饿的熊猫在等待食物。本报记者 周民 摄

地震后倒坍的熊猫馆。本报记者 周民 摄
地震后倒坍的熊猫馆。本报记者 周民 摄

  熊猫之乡的兴衰轮回

  这里原本只是崇山峻岭间的山村,村民到最近的汶川县映秀镇赶集,一个来回至少要两天。

  45年前,因为国宝大熊猫,它成了保护区。在“退耕还竹”的大势下,当地村民的生活悄然改变。大量观光客涌入,除了看熊猫,还享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夏日清凉,很多当地人开始跟旅游沾边。这个昔日山村开始建成集镇,日渐繁荣。

  地震让繁荣的步伐戛然而止,村民又回到了从前的农耕生活。8只奥运大熊猫经成都空运到北京,部分大熊猫转运到雅安基地,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期。

当地领导说,两三年内,卧龙将进行重新规划,完成重建。

  因熊猫而兴

  55岁的董文江出生在卧龙的山村里。十来岁时,他上山砍柴,第一次看见四五只野生大熊猫在吃竹子。董文江没有惊动这些家伙。过段时间再来时,他发现大熊猫竟然生出了一对双胞胎幼崽。

  长辈告诉过他,不能靠近大熊猫,它们会咬人。董文江见到的大熊猫,温柔地围在幼崽身边,不时打个滚,憨态可掬。远远地看了会儿后,董文江背起砍好的柴火回家。

  那个时候,村民们过着农耕生活,大熊猫与他们互不相干。

  改变从1963年开始。当年,由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报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卧龙建立一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万公顷。1965年开始,保护区境内的卧龙、耿达两乡开始了“四清”运动和十年“文化大革命”,农村开始改土造田、学大寨。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面积由2万公顷扩大为20万公顷,并隶属中央农林部管理。保护区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竹、封山育林。

  董文江不能再随意上山砍柴了,只能到被圈定的地点砍伐。通过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宣传,他知道,这一切限制是为了保护大熊猫,因为它是“国宝”。当村民们多少有些怨言的时候,也感受到了保护带来的好处。

  董文江小时候没有赶过集,因为卧龙境内没有公路,赶集只能是大人去。村民们带上采集的药材等山货,通过山间小道,翻山越岭,赶到最近的集镇,换回生活急需的煤油、盐、酱油、醋以及针头线脑。耿达乡的村民一般到汶川县的映秀镇去赶集,卧龙乡的村民一般到汶川县的漩口镇去赶集。距集镇最近的农户,赶一趟集往返至少要两天时间;距集镇最远的住在卧龙三道桥以上地区的村民,赶一趟集往返要6天时间。

  筹建保护区期间,卧龙的道路也开始建设。到1978年,卧龙境内东西向公路全部修通,东可达汶川县映秀镇,西可到小金县。村民要买生活用品,再也不必翻山越岭了。

  同时,村民们见到了很多文化人。这些专家学者在卧龙开展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植物调查。1978年,在海拔2500米的牛头山建起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命名为“五一棚”观测站。次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一时间,卧龙闻名全世界。

  冷箭竹危机

  1983年5月,卧龙的大熊猫遭遇生存危机。董文江说,他到山边的地里耕种时,突然发现漫山的竹子竟然开花了。其中,冷箭竹开花的最多,开了花就要结籽,然后枯死。冷箭竹是大熊猫的主食,它们的开花枯死威胁着100多只野外大熊猫的生存。

  一场拯救大熊猫的行动随即展开。正值青春年壮的董文江和很多村民参加了这一行动。他们来到冷箭竹生长地,将结的籽摘下来,收集到一起,再按照一定的间隔,将籽埋在地里,让其生长。与此同时,保护区管理人员也从外地收购了很多冷箭竹种子,和村民们一起广泛播种。经过几年的恢复,大熊猫又获得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危机之前,保护区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按照要求,保护区不能对外开展旅游业。危机过后,众多关心大熊猫的人士来到卧龙考察、观光。

  保护区开始兴建宾馆,很多村民的生活开始与旅游沾边。比如,向游客兜售山上采的药材、土特产等。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卧龙旅游。

  董文江说,卧龙的旅游旺季一般从五一开始,一直持续到九十月份。游客除了来看国宝、登山,更多的是来此长期度假。卧龙的夏天,最高气温只有29.8摄氏度,很多老人从五月就来到这里,一直避暑到九十月份。

  日进两万元

  1995年,面对越来越多的游客,董文江坐不住了。他到沙湾建了一间平房,开起了饭馆。卧龙镇夹在两座大山之间,沙湾是保护区机关所在地。

  随着生意的红火,董文江雇了厨师和服务员。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董家饭店每天的营业额近两万元。

  除了董家的饭店,公路的两旁还林立着数十家饭店。这些饭店多是三四层的楼房,几乎是卧龙最好的建筑。饭店的橱窗里,写着“卧龙腊肉”、“野山菌”等宣传语。在这个只有5000名常住人口的保护区,这么多的饭店都是瞄准旅游旺季时的游客的。

  很多店针对游客长期度假的特点,提出了“宁要一人回头千遍,不要千人只来一回”的经营目标。董文江说,在整个旅游旺季里,虽然并不总是像黄金周那样红火,但每家饭店并不缺客人。为了把经营业绩做得更好,饭店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事实上,有人把经商的眼光放得更远。海拔4300多米的巴朗山垭口距离卧龙镇约50公里,这里有数间简易房屋,旅游旺季时都是小饭店,向游人销售烤串等食品。地震之后,垭口的路边还有很多游客吃烤串扔下的竹签。这是卧龙旅游兴旺的一个小小缩影。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介绍,2007年,卧龙的旅游收入达到7000万元。

  几十年前,董文江没有想到卧龙的旅游会发展到今天的样子。他说,垭口上的简易饭店生意很不错,很多游人游玩累了,都会在那里休息,吃点儿喝点儿,补充能量。他有点后悔没有抓住这个商机。他有另外的打算:在沙湾上方再建一个饭店,“扩大规模,搞规模经营”。

  去年下半年,沙湾搞拆迁,他的小饭店不再经营。同时,他在沙湾上方物色到了一片好地方,准备在此建起一个“大饭店”。在他的设想中,这个饭店为三到四层,除了为旅客提供餐饮,还提供住宿和唱歌等休闲活动。

  董家的行动很迅速。今年5月,“大饭店”已经搭起框架,砌好墙。正待盖瓦之际,地震来了。

  失去游客

  董文江当时正在“大饭店”的施工现场,地震将房子震裂,但并没有倒塌。他仓皇地逃到了马路上。

  这一天,卧龙共有48人遇难,大熊猫的圈舍和大量石块泥土构造的房屋倒塌。由于大熊猫圈舍受到损害,竹子来源减少,卧龙的大熊猫从5月23日开始向外转运。随后,大量的救援物资经“西线”运抵卧龙,人们都住进了救灾帐篷或自行搭建的简易房屋里。

  地震打乱了卧龙迈向繁荣的步伐。卧龙镇街头林立的饭店全部关门,街上再也见不到游客的影子。董文江的“大饭店”成了危房,能否加固再使用还是个未知数。他知道,出于安全的考虑,卧龙没有游客的日子可能会很长。

  很多人的生活将受到影响。董文江说,卧龙70%的人从旅游及相关产业中获益。除了开饭店、卖土特产,还有导游、客运等多种形式。“没有了游客,这些人都失去了生活来源”,董文江有些懊恼。在他看来,旅游的发达仿佛成了“双刃剑”,依赖它的人越多,受伤害的人也越多。

  回到从前

  5月24日傍晚,卧龙镇二村村民刘富成一家在公路边的地里忙活。这块近两亩的地上全部种着萝卜,长势良好。刘富成拔出一根萝卜,它已有十多厘米长,“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

  去年,刘家共种了三四亩蔬菜,主要是萝卜和白菜,成熟后运到都江堰去卖。两季下来,一共收入三四万元。这笔钱,不仅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还支付了两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

  这一次,刘家人并不是拔萝卜去卖。他们将一排一排的萝卜拔出来,扔在地里。偶尔有村民们路过,便热情地招呼他们捡回去吃。

  卧龙镇的蔬菜要运出去,最近的道路是走“东线”,即走303省道,经耿达乡到汶川县映秀镇,再到都江堰市。这条46公里的道路在地震中遭到严重损坏,卧龙到耿达的道路不通,信息不畅。

  萝卜很快就要成熟了,不卖就只能坏掉。除了“东线”,刘富成其实还可以选择“西线”,即经303省道,翻越巴朗山,到210省道,翻越夹金山,再到雅安。但这么走,全程约600公里,“卖的钱还抵不上运费”。更现实的问题是,因为现在集中精力抗震救灾,刘富成根本联系不到大货车。

  因此,萝卜只能拔掉。刘富成说,萝卜不是主粮,不能管饱;玉米不仅能管饱,而且能过冬。

  事实上,早在22日,按每人6斤的标准,他们已经领到了第一批救济粮。惨烈的灾难让他对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有了再思考,他希望自己能准备得充分些,应对难关。

  在与记者谈话时,刘富成的妹妹一直闷头拔萝卜。她的孩子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书,至今杳无音信。她和爱人曾准备步行走“东线”去找孩子,但因道路艰险,中途被救援人员劝回来了。“没有了收入很可怕,如果没有了孩子,要收入有啥用呢?”这名妇女嚷出一句。她机械地握住萝卜苗,拔出来扔到地沟里,再机械地重复。

  在刘家田地的对面,另一户菜农则在“处理”大面积种植的白菜。卧龙的田间地头,很多人在给庄稼施肥、打药、锄草。住在山边的村民们来到镇上,领取玉米等农作物的种子,开始新一轮的播种。

  谭友彬和董文江担心,他们要回到过去的农耕生活了。

  重建卧龙

  董文江说,1983年的冷箭竹危机和这次的地震是卧龙遇到的两次最大的挫折。前一次受威胁的只有大熊猫,这一次还包括人。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拯救大熊猫的行动,也没有卧龙的发展。“虽然游客来卧龙不仅仅是看大熊猫,但没有大熊猫,卧龙就不会有游客”,董文江说,村民们保护大熊猫,已经不需要任何人宣传动员。

  谭友彬更盼望早日建好住房。谭家的房子是石头裹着泥巴建造的,在地震中塌成废墟。他憎恨这种石土结构的房屋,但他清楚父亲和自己对改变生活的努力。在外闯荡多年的见识,使他强烈希望山区村民迁到平原地带,“搞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一再要求,如果政府组织重建,房子要经过有关部门验收,要达到抗震要求,至少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此外,他和董文江有一个共同的担心,村民住在帐篷里怎么过冬?因为卧龙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很大,气温相对较低,冬天能达到零下十几度。

  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了解这种担心,并正在寻求解决之道。“马上重新建设住房是不现实的,我们的目标就是10月底前建立简易的木板房”,张和民介绍,这种木板房的挡风、保温能力远远强于帐篷,可以使用两三年。在此期间,卧龙地区将进行重新规划,完成重建。

  关于重建,张和民有两个理想,最高理想是将这里的居民生态移民。这样,区内居民全部转移到区外,只留下从事大熊猫等动植物保护的工作人员。最低理想是将住在山边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平原开阔地带,按照新农村的方式,集中建住房。

  张和民知道地震对卧龙旅游业的伤害是致命的。他认为,卧龙的旅游业要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平,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管理局方面要积极引导居民发展养殖业等其他产业,集中力量搞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他说,卧龙的复兴,要看政府的支持力度、社会的关注密度,更要看他们的努力程度。

  □本报记者 易靖 卧龙报道

  (更多精彩新闻 请访问京华网www.jinghua.cn)

(责任编辑:张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