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新华视点:爱的守望 直击地震灾区万人大寻亲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 题:爱的守望——直击地震灾区万人大寻亲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一回回“无人接听”的焦灼,一次次废墟缝隙的张望。一页页写满希望的纸条,一句句心急如焚的留言,一个个苦楚期待的眼神,一张张泪痕未干的脸庞。


  截至6月5日,汶川大地震中的失踪人员仍有1.7万多人。在万人失踪的背后,是不绝于途的寻亲队伍。

  面对寻亲者撕心裂肺的呼唤,志愿人员在行动,互联网络在行动,社会组织在行动,政府部门在行动。

  “寻亲墙”下:那些寻亲的字条和留言

  绵阳九洲体育馆国旗下方的灰色大理石墙,平时总会被擦得干干净净。但地震后,这里一直被各种尺寸和色彩的寻亲纸条贴满。人们说,那是灾区随处可见的“寻亲墙”。

  “王丽玲,女,6岁,地震不慎走失,请速与爸爸王明联系。”……“我出来一个多星期了,北川县城都踏遍了,为什么还找不到女儿?”来自北川县开坪乡安林村的母亲王翠兰显得很无助。站在“寻亲墙”下,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从广州出发千里寻子的母亲何敏,翻山越岭赶到家乡北川。她一路贴着寻子启事找到4岁儿子果果所在的幼儿园。瘫坐废墟上的何敏,良久掏出一张创可贴说:“儿子,你受伤了,这是创可贴。”接着又抽出三支烟插在废墟里,不抽烟的她也点上一支:“儿子,妈妈相信你没死,该是被救走了,妈妈一定要找到你!”

  6月4日,在映秀镇附近的河滩上,一位中年妇女手拿照片,请求帮助发布7岁女儿吴玉婷失踪的信息。这位母亲叫李顺兰,地震发生后,她一连几天守在女儿所在的映秀小学。“我宁愿相信女儿被救走了,正在哪个医院养伤。”但她去了很多医院,贴了很多“纸条”,也没有找到女儿,只是在成都解放军363医院碰到另一个吴玉婷!

  与许多寻亲者相比,赵庆勇、杨丹夫妇无疑是幸运的。地震之后,听说受伤的儿子赵一铭可能被救援队员送上救护车,夫妻俩便发疯似地徒步跑遍了都江堰、彭州、新都、郫县、成都的所有医院,到处贴“纸条”,但一直无结果。绝望之时,两人在网上搜到一张护士怀抱受伤男孩的新闻照片,那男孩正是赵一铭。在记者帮助下,夫妻俩终于在曾去过3次的成都市儿童医院找到了儿子。而此时,儿子已被当成孤儿起名“都一”(来自都江堰的一个孤儿)。赵庆勇激动地说,“都一”好,孩子的小名就叫“都一”了!

  密密麻麻的纸条,或深或浅的留言,对一些人来说,是最后一封家书,是最后一丝希望;而对所有人来说,则是大灾大难的历史记录,是一种让我们泪水横飞的悲情和感动。

  我们有理由记住这些灾区的“寻亲墙”,因为它是一座座“纪念碑”。它用最简单的碑文,铭刻了人类爱和被爱的情感。它也用最残忍的方式,告诉我们“责任”两个字的重量。这责任,就是爱,就是守望,就是坚持。

  寻亲救助站:灾区志愿者在行动

  在成都华西医院附近,志愿者冉瑜和几个同学搭建了寻亲救助站,义务帮助那些妻离子散的受灾群众。

  “看到亲人重逢相拥而泣的情景,我们明白失散的痛有多深。”冉瑜说,“在灾区人们都忙着救人、防疫、搬运物资,没有哪个部门系统地管寻亲,我们决定站出来干!”

  在救助站前,一位在地震中失明的孩子的母亲,拒绝了大家的善意资助,她一边流泪一边说:“我不要你们的钱,只想一家人能够团聚。你们要是真心帮忙,就帮着找找孩子的爸爸吧,孩子眼看不见了,不要再让他爸爸看不到孩子。”

  “最害怕看到那些失望的眼神,心像针扎一样痛!”冉瑜说。十多天来,他们已帮助400多人找到了亲人。“但比起求助的人数,成功率还是很小啊!”

  据了解,目前地震灾区的志愿者寻亲救助站点已有上百个,大多分散在医院、广场、居民安置点和各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周边。

  在绵阳九洲体育馆,来自河南的志愿者冯辉一直在拼命地工作。地震让他相爱多年的女友成为上万名失踪者中的一个,从此生死两茫茫。听到四川地震的消息后,他没有片刻的停留,拎起包就踏上了寻找女友的漫漫长路。

  “在灾区找亲人已很困难。”冯辉哽咽说,“我知道"痛失吾爱"的切肤之痛,我必须做点什么。”十多天来,冯辉一直作为志愿者,每天拼命地搬物资、搞防疫,并极力为寻亲者四处奔波。他说:“这样能帮助别人,也能减轻我沉重的精神压力。”

  四川省民政厅一位负责人坦言,目前政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安置灾区群众的生活起居,而公安部门则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维持交通秩序和对死难者身份的鉴别上。相比之下,灾区志愿者自发组织的寻亲救助行动,十分及时,爱心可嘉。他也表示,由于志愿者寻亲救助站点大多各自为战,缺乏专业技术和人力支持,比起庞大的寻亲者数量,还显得力不从心。

  网络寻亲:亿万网友“总动员”

  “寻找妈妈:我妈妈是汶川县扶贫办的陈莉。我叫陈渡,在绵阳读初一。”在百度网站“汶川地震寻人吧”,一张5月15日发出的寻亲帖子,至6月5日已有2000多张回帖。

  从大地震那一刻起,千千万万的网友就陆续加入“网上抗震救灾”。千龙、百度、新浪、搜狗等各大网站纷纷开设寻亲版、寻亲吧,犹如潮涌的寻亲行动,正把亿万网友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哥,你一定活着!我们在新疆等你,愿天保佑……”远在他乡的亲人在牵挂。“我坚信,曲曲,睡我下铺的好兄弟不会有事,天佑好人!”昔日的同窗在祈祷。——留名的,不留名的,如杜鹃啼血,声声呼唤里涌动着人间真情!

  一项有关网络寻亲信息的统计显示,搜狗已发布寻亲信息约7万条、腾讯约3万条、新浪1.5万条……各大网站各展所长:有的公布各医院收治伤员名单;有的提供政府、媒体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寻亲热线电话;还有的开办寻亲注意事项栏目,帮助解决种种困难。

  在网上寻亲中,一则网友帮赈灾军人寻妻的故事让人感动。

  “我是一名即将去汶川救灾的军人,但我很担心已怀孕7个月的老婆王琢,她在江油市的一辆货车上,没有食物和水,求求老乡能给她带点吃的,哪怕一瓶矿泉水也行。”5月14日一早,一名军人在出发前上网发出求助信。

  网友罗女士看到帖子后,立刻和论坛会员们四处转发。通过博客、QQ群,这则求助信被迅速转载,并在门户网站上置前,引发网友动用各种关系帮助这位军嫂。很快,成都的网友开始给四川媒体和江油救灾指挥部反映情况。12个小时后,江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人员证实:“军嫂王琢已得到妥善安顿”。

  “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打赢抗震救灾的人民战争。让失去父母的孩子有家可归,让失去孩子的父母有情可依,让失去家园的群众看到希望。”一名网友的话激起广泛响应。网上寻亲热,让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的民族同胞情,感受到中华民族无穷的精神力量。

  直面“寻亲难”:政府部门在努力

  汶川大地震改变了数以万计家庭的生活。强震将房屋夷为平地,同时也掐断了震区与外界的联系。尽管如此,面对寻亲群众的呼声,政府部门尽力提供帮助。

  “寻找,是人们对亲情的执著,更是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安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人说。从26日起,安县指挥部设立了6部24小时热线电话,由党政部门负责人亲自接听。广播电视台也全天候滚动播出寻人启事,为失散亲属连线搭桥。

  安县茶坪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朱安保,曾3次陪寻亲家属到现场查看,他们要找的是一辆在地震当天被山体滑坡淹没在山脚下的汽车。河谷早被乱石堆成了小山,专业搜救队带着先进设备反复搜寻,无果而终。

  “将这些搜救努力解释给寻亲家属,让他们知道政府已竭尽全力,是我的义务。”朱安保说。每一次,家属都被他的耐心和诚意打动,伤痛的心受到些许慰藉。

  6月4日,四川阿坝州民政局副局长夏拉对记者说,地震后不断有群众要求政府帮助寻亲。“但目前阿坝州的网络、电话还不是很通畅,汶川县的电力也没有恢复正常,传真都发不下去。加之交通不便,乡镇的统计工作困难较大。尽管这样,政府部门还是一方面妥善安置所有"三孤"人员,另一方面尽力帮助失散群众寻找亲人。”

  记者从四川省民政厅获悉,自地震发生以来,四川已有6000多名失散儿童找到亲人。

  政府提供的寻亲救助是立体展开的。信息主管部门要求电信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及时开通多种形式的“寻亲热线”。卫生主管部门要求相关医院搜集伤员信息,提供寻亲服务。公安部门要求相关警种采集伤员的DNA,以便为鉴别遇难者身份提供条件,为受灾群众寻亲提供参考。

  “尽管政府很努力,但由于震区工作千头万绪,工作十分繁重,目前的寻亲服务还难以满足受灾群众的需求。”绵阳市红十字会的何映霞说,“一些受灾群众和伤员转走后,寻亲的成功率就更低了。要是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寻亲信息系统,那该有多好。”(执笔:宋振远、田建军;参与记者:徐松、杨金志、吕福明、王宇、李骥志)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