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寿石椁上发现的手持“胡床”的仕女(右一)线描图 |
现代“马扎” |
西安碑林博物馆唐代石椁上发现“胡床”形象
今年年初,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百家讲坛》上抛出惊人观点: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释长期被误读,李白说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北方可折叠的小板凳),古称“胡床”。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一场批驳战此起彼伏。昨日,记者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唐代石椁上看到“胡床”形象,和现在的“马扎”几乎一样。
“胡床”不等于现在的床
“胡床”大约在东汉末年就传入到中国。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杨泓先生对“胡床”做过深入研究,他总结出“胡床”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轻便家具;第二,它是一种坐具,但坐的姿势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坐法不同,不是席地或者在床上那种双足后屈的方式,而是下垂双腿,双足着地。“古代的‘胡床’实际就是今天还使用的轻便折叠凳,也就是北京俗称的‘马扎儿’。”
许嘉璐先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文化学者)写的《古代的衣食住行》一文中,也说“‘胡床’可以折叠……类似现代的马扎、折叠椅”。
三位侍女手持“胡床”
尽管文献中多有记载,但由于缺乏古代的物证,长期以来,人们对“胡床”的具体形象还多停留在文字描述之中。记者昨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见到了唐代“马扎”的形象资料。
这一形象资料出自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的唐淮安靖王李寿的石椁。记者在椁内壁的侍女图中,发现了至少有三位手持“胡床”的侍女。她们所持的“胡床”和今天的“马扎”没有什么两样,侍女有双手拿着的,有单臂挎着的,可见“胡床”非常轻便易于携带。
唐代墓室里的壁画包括石椁上的线刻画一般都是墓主人真实生活的写照,可以看出,“胡床”这种坐具在唐代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
李寿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其死后陪葬唐高祖李渊献陵。李寿墓于1973年发掘,但是这批文物出土后,其完整的考古资料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民众很难一睹它们的风采,分享它们的精华。博物馆负责人对记者说,他们正在积极整理这批资料,待完成后一定对社会公布。
“胡床”一说较为可信
据说,“胡床”除了用于行军打仗之外,在古时用处非常广泛,既在宫廷中使用,也在家居中常用,因为“胡床”便于移动,常常用作庭院中随意安放的坐具。
马未都先生认为,唐代的建筑,门是非常小的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亮是很难进入室内的,尤其是当窗户糊上纸的时候更是如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李白当时是在院子里坐着而非大家一直以为的在室内,所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就是“胡床”,也就是“马扎”。他说,唐诗中提到“胡床”的机会很多。
陕西一些专家也认为,在唐代的房子里要想看到月亮确实很难,“胡床”一说较为可信。
当然,由于唐代建筑目前存世极少,我们无法百分之百地肯定,李白当时就一定坐在“马扎”上而非躺在室内的床上,但从目前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及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和常识判断,李白躺在室内床上的几率比较小,而是他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成就了《静夜思》这一千古名篇。本报记者 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