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记者手记地震灾区的新华人,加油!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受其波及,甘肃陇南、甘南等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地震灾害。

  新华社甘肃分社在第一时间就派出两路记者,连夜奔赴灾区。此后的10几天间,10余名记者迎着纷纷外撤的人群,顽强地向一个个重灾区挺进。
在有的偏远山村,他们是受灾群众盼来的第一批“公家人”。

  最险的是路,每个人都遭遇了“命悬一线”的经历

  陇南山大沟深,公路多绕山崖开凿,一边是陡峭的石壁,一边是湍急的江水,弯多、弯窄、弯急,平时就经常因泥石流、滑坡而中断,到了雨季,分社记者和司机一提起到陇南,都会“谈路色变”。

  强烈地震使陇南境内的众多公路阻断,即便临时被抢通,也经常因余震、雨水引发泥石流、滑坡而中断,要进入重灾区,就要不断突破这些“天险”。

  灾区归来的记者,最感激的人是司机。司机个个都赢得了“神脚”的称号。因为每一位在灾区采访的记者都有过“命悬一线”的经历,多亏了司机在关键时刻的临危一脚,才化险为痍。

  记者朱国亮、聂建江在灾区采访的第一个村庄是舟曲县江盘乡云台村,前往云台村的道路非常险峻,一面是随时有可能滑坡、滚石的陡峭山体,一面则是万丈深渊,且路面非常窄、弯道多,车子靠近悬崖边的车轮几乎一半悬在空中。在一处塌陷的路面上,车子的一个后轮几乎完全脱离路面,有往下坠之势,所幸司机没有松油门。返回时,聂建江坐在了靠悬崖边的车位上,他不敢侧身往路边看,因为侧面压根就看不到路面,车辆仿佛在高空行驶。

  朱国亮灾区采访归来,写了一篇手记,题目是《不走走灾区的路,不知道救灾有多难》,而作为后方一名编辑,我想说的是,不走走灾区的路,同样不知道抗震报道有多难!

  最缺的是觉,每一夜都无法设想会是怎样入眠

  地震灾区最醒目的特征就是那形形色色的帐篷,在大批救灾帐篷运抵之前,牛毛毡、毛毯、塑料彩条布,甚至破衣烂衫都成了帐篷的原料。有的群众干脆居住在养殖食用菌的塑料大棚里。这些帐篷自然也成为忙碌一天的记者们的栖身之处。记者谭飞说,帐篷前面是车水马龙、尘土飞扬的马路,后面臭水沟里的青蛙、蛤蟆彻夜叫唤,即使很累,也难以入睡。在地震灾区最缺的是觉。

  记者张锰说,在灾区,每一夜都无法设想会是怎样入眠。当他和王艳明、韩传号、武斌率先进入重灾区碧口镇时,连顶帐篷都没有,只好从宾馆租来被褥在街头打地铺,深夜,他们被余震惊醒,索性望着夜空数星星,早上六点,便爬起来在江堤上开始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采访。

  帐篷生活并不浪漫,司机小薛腰椎尖盘突出,开了一天车,在潮湿的地面上无法入睡,只好拿了几个沙发垫子铺在地上。年过半百的副社长王增海的帐篷支在行军床上,已经算是最高享受了。有的记者受不了帐篷里闷、热、潮、臭,躺一会,就出去透个气,然后又钻进帐篷憋一会,有的干脆在白龙江边转悠一晚。

  一天,实在无法忍受帐篷生活,几个记者举手表决,决定搬进“不提供任何服务”的宾馆里住。可刚进房间,一次余震又把他们赶回了帐篷。

  住宿还可以在帐篷里凑活,可写稿、发稿需要电源,只能在室内,于是朱国亮、聂建江有了在布满裂缝的镇政府里发稿时遭遇余震的经历。

  最累的是心,两难心境折磨着每一个人

  进入陇南地震灾区,满目都是倒塌的房屋、损毁的道路、砸烂的汽车,余震袭来时,地动山摇,大自然发出撕裂般的呼啸。在这样的环境下,前方记者虽然吃不好,睡不好,但感到最累的还是心。

  他们一会因为塌方阻断山路无法到达灾区现场心急如焚;一会因为线路问题,后方催了又催的急稿发不出去跺脚转圈;在前方指挥的分社副社长王增海虽然看着部下一个个面无血色,蓬头垢面,双眼浮肿,感到心疼和担心,但又不得不为了完成新的任务而将他们狠心地派往更艰苦的地方。

  心累的不仅是前方将士,还有在后方指挥的分社社长王丁和总编室的值班同志,这时,安全和报道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担忧记者的安危,一方面又为收不到前方的稿件而焦急;一方面要求记者千方百计进入重灾区,一方面又担心余震和泥石流、滑坡给记者带来威胁。为了等待前方记者的消息,分社领导经常是凌晨三四点钟仍在持机守侯。

  同样,前方记者的安危牵动着总社领导的心,在余震、强降雨和汛情灾害来临时,总社一遍又一遍地来电话,催问前方每一个人员的行踪。

  难能可贵的是,虽然身处极端危险、艰苦、困难的环境,承受着履行职责的巨大心理压力,但前方的记者说起灾区的经历,却那么简单朴实。

  摄影记者韩传号说:“对摄影记者而言,灾难发生了就必须到前线”。音像记者王志恒说:“发生这么大的灾难,我们去是正常的,不去是不正常的。”但通过这次灾区体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对“新华社记者”这个称号的认识更深刻了。

  眼下,抗震救灾仍处于关键时期,回到兰州稍事休整的新华人已经陆续再赴灾区,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当人们在为四川、汶川呼喊“加油”的时候,让我们也由衷地呼喊:“地震灾区的新华人,加油!”(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 陈俊)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