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外滩画报》专区 > 《外滩画报》新闻

73岁好莱坞工匠西德尼·波拉克逝世

  好莱坞工匠西德尼·波拉克逝世

  “我的第一要务是娱乐你们”

  洛杉矶当地时间5月26日下午,73岁的美国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因病逝世。波拉克生平共导演过21部电影,其中19部获得过共计46项的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包括脍炙人口的佳作《走出非洲》、《杜丝先生》、《旧日情怀》、《哈瓦那》等。

如此高的产出,让波拉克得到了 “好莱坞工匠”的美誉。他的逝世让评论家发出这样的感慨:“好莱坞失去了中流砥柱。”

  文/peko

  西德尼·波拉克的逝世让整个好莱坞不胜惋惜,出演过波拉克代表作品《迈克尔·克莱顿》的乔治·克鲁尼说:“西德尼让世界更美好,让电影更进步……他是电影界的优质模范,将被人们长久铭记。”

  《洛杉矶时报》则在讣文中这样写道:“他是那种少见的精通各种类型片的大导演……他的作品风格各异,卖座的同时又能保持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他是过去40年间当之无愧的最好的好莱坞主流导演之一。”

  “爱情是我制造矛盾冲突的手段”

  西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的去世也让他与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共同拥有的制片公司Mirage Enterprises陷入了工作全面停滞的境地。波拉克在十个月前被查出患有癌症,而当今年3月份,波拉克的合作伙伴、导演安东尼·明格拉(《英国病人》的导演)去世的消息传到洛杉矶时,波拉克曾拖着病体到公司召开了员工会议,鼓励员工要继续对电影保持希望。

  很少有公司会遇到两位合伙人都在短时间内相继去世的情况,这让公司里的人一时间都乱了方寸,很多项目都被迫暂停,其中包括波拉克生前应美国HBO有线电视公司的邀请,一直在积极筹备的一部反映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影片——《第一夫人侦探所》。

  身高2米的西德尼·波拉克集导演、演员、制片人于一身。1980年代,一部《走出非洲》把西德尼·波拉克送上好莱坞顶级名单。这部电影获得了当年奥斯卡金像奖的11项提名,最终获得7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走出非洲》同时也是波拉克最有代表性的爱情电影。波拉克对爱情故事情有独钟,1985年《走出非洲》上映前,西德尼·波拉克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曾说:“让我唯一感兴趣的事是男女关系,因为它隐喻了生活中的一切关系。”1990年,他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再次说道,他喜欢那种“遇到了巨大障碍但最终克服障碍的爱情”。

  哪怕是在惊悚片和喜剧片中,波拉克仍然会细心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因为爱情是我制造矛盾冲突的手段,通过一男一女的争吵,我可以表达出对生活的不同观点。

  “做演员是为了偷师”

  波拉克除了是导演和制片人,同时还是半个演员。他有一个惯例:尽可能在自己制作的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

  逝世前的数年里,波拉克越来越多地在各种电影和电视剧中露面,而不仅仅限于自己指导和制作的影片。《沙龙》的资深评论人Stephanie Zacharek说,“即使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小角色(即使那是部很差的电影),他也会成为镜头的主心骨。”热门剧集《黑道家族》、《威尔与格蕾丝》等都出现了他的身影。

  波拉克也喜欢跟安东尼·明格拉、伍迪·艾伦等这样的大导演合作。而他被公认为最出彩的一次演出贡献给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最后一部电影《大开眼戒》。这部电影的主演是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波拉克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生活糜烂的上流社会人士。

  其实,西德尼··波拉克做演员并不是过过瘾,而是为了学习其他导演的拍摄经验。“导演具有强烈的领土意识,”2005年,波拉克在接受CNN的采访时说:“他们像狮子一样,在舞台的任何一个角落撒尿,划定自己的统治范围。我做演员的时候最在乎的不是表演,而是别的导演指导影片的技巧。”

  “和大牌合作必须小心谨慎”

  波拉克是好莱坞的运作高手,他和大牌演员密切合作,能够拍摄出集商业和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电影作品,在保证票房收入的同时,又不至于陷入媚俗漩涡。

  除波拉克的最后一部电影、2002年上映的《建筑大师盖瑞速写》无大牌明星外,波拉克的影片中从不缺大牌明星的加盟。他的电影处女作——《一线生机》便是与正当红的西德尼·波蒂埃以及安妮·班克罗夫特合作完成的。在随后的19部影片中,他又陆续与一大批一线影星合作,其中就包括伯特·兰卡斯特、纳塔莉·伍德、简·芳达、罗伯特·米彻姆、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克鲁斯、哈里森·福特、妮可·基德曼。

  深谙和明星合作之道的波拉克也知道:“和大牌明星打交道确实有点危险,因为他们更加情绪多变。你必须小心谨慎。但是,一旦他们发挥出了最佳状态,那将令人无比兴奋。”

  但是,在评论家眼里,波拉克晚年代表作《翻译风波》的票房惨败,正意味着波拉克时代人人都想模仿的电影模式——大牌明星云集、主题严肃、花费奢侈、充斥着拍摄技巧——正开始走下坡路。

  “我的电影与政治无关”

  波拉克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国际先驱论坛报》评论说:“西德尼·波拉克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一个优秀演员辈出的年代……波拉克和这些人一起,重新定义了好莱坞电影的概念,开创了好莱坞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他的代表作:《杜丝先生》、《往日情怀》和《走出非洲》是那个年代最成功的‘知识分子批判’式的好莱坞电影。”

  在波拉克看来,“知识分子批判”和“政治”完全是两码事,而他对两者的区别也拿捏得很准。他不允许自己的电影和政治发生任何关联,“我所有的电影和政治无关”是他在很多场合说过的话。但是2005年的《翻译风波》让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论调受到了人们的怀疑,对于这一点,波拉克坚决否认。

  2005年《翻译风波》上映前后,波拉克辩解道:“所有的电影都带有政治性,不管它们是不是想这样。只要电影里有矛盾冲突,电影就和政治发生了关系。不同的是有些电影能比其他电影更艺术地处理政治。”

  而波拉克之所以会拍这部电影,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发生在联合国内部的惊悚故事,一定会非常引人入胜。”他很明确地告诉观众:“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道德和政治老师。我的第一要务是娱乐你们,但是为了平衡,我一定会加入一点道德标准。比如,我不会赞颂一个强奸犯和一个杀人犯,但绝对不会给你们上课。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电影就失败了,我也失败了。”

  波拉克对好莱坞本质有着深刻了解:“毫无疑问好莱坞就是利益驱使的。不认同这个道理的人就是傻子。好莱坞就是商业,从来不是什么慈善家。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挣钱,它还不断地想达到的目的也是挣钱。”

(责任编辑:孟翔)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波拉克 | 安东尼 | 矛盾 | 明格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