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取消限产、释放产能的共同农业政策,尽管难解全球粮荒,但对维系其内部的粮食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须进一步完善相对独立的粮食安全体系,尽力维系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以及促进食品安全的本地化食物体系。
面对国际粮价飙升以及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问题,欧盟日前开出“粮价药方”:取消限产规定,建议彻底废弃实行了16年的强制休耕规定,以释放农业产能。此举在国际社会立即引起强烈反响。那么,欧盟的“粮价药方”能否“药到病除”?对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对于基本自足的中国来说有何启示?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粮食安全“四面楚歌” 欧盟踢出“临门一脚” 与中国一样,欧洲同样也是重农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二战时期的大粮荒至今影响着欧洲人的思想。由此,长期以来,欧盟委员会一直凭借巨额农业补贴和贸易壁垒圈起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农产品市场。他们在农业上显得格外保守,希望将自己的农业市场独立于世界之外,对外来农产品实施高关税政策,对自己的农业则给予大量补贴,以此保护其农业。但由此也加剧了全球农业种植结构的失衡。
面对高粮价的挑战,欧盟近日正式推出一份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草案,试图在当前国际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为农场主“松绑”,以促进增加产量。根据这份立法建议,欧盟将彻底废弃实行了16年的强制休耕规定,即不再要求农场主每年将10%的土地闲置。与此同时,欧盟将逐步提高牛奶生产配额,在今年已经提高2%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每年再上调1%,直至2015年3月底完全取消。
对于欧盟推出的这份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草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丁菲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充分说明欧盟已经将粮食安全上升到战略的高度,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并通过持续发展农业,提高粮食的自给程度。丁菲娅说,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的生产周期以及粮食对生命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不仅是一般的食用商品,而是特殊商品。面对高粮价的挑战,只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粮食的自给能力并增加粮食储备,才有可能免受粮食危机的威胁。
“粮价药方”作用有限 增加供给有望中期企稳 “欧盟推出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草案,对于维系其内部的粮食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崔卫杰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崔卫杰认为,长期而言,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粮价,在提高粮食产量上做文章,可能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更好解决方案。他分析说,高粮价正在加剧欧盟的通货膨胀压力。欧盟试图在当前国际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取消限产规定,并通过修改农业补贴制度释放其农业产能。这将促进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大市场的粮食供应,而增加供给有望中期企稳。所有这些,对于维系其内部的粮食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欧盟此次的"临门一脚",其实对于缓解全球粮荒作用不大。”长期致力于国际经济研究的香港岭南大学教授盛立中则认为。据他分析,欧盟也是看到最近的粮荒可能对欧洲地区造成的潜在威胁而被迫“释放其农业产能”,说到底还是从粮食安全的自身利益出发。目前的问题是,导致全球粮荒的背后是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结构失衡,比如说,西方国家大量的农产品补贴和关税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失去种粮的动力。如此,一旦遭遇风吹草动,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从长远来看,这就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改善农业结构的失衡问题。
粮食问题应警钟长鸣 完善安全体系势在必然 那么,欧盟释放农业产能之举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粮食问题应该警钟长鸣,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对独立的粮食安全体系,尽力维系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以及促进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本地化食物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
周立认为,从短期看,中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粮食消费,还是由本国满足的。但是,就驱动因素看,对中国粮食生产者合围包抄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中国也已经在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框架下,绑上了与发达国家比拼财力,以维持独立粮食生产体系的战车。加上农民种粮意愿不断降低和种粮面积不断减少,使得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中长期就变得不容乐观了。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本轮粮食价格上涨中出现粮食危机,与他们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直接相关。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消费上产生了对粮食输出国的依赖,其食物体系同样也逐渐被粮食输出国替代。中国也正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中国的本地化食物体系,也正在被替换成产业化、全球化食物体系。由此,中国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的粮食安全体系势在必然。
如何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粮食问题研究专家王志振认为,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主产区要坚持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第二,完善粮食调节体系;第三,建立粮食储备体系,提高应急能力。他还认为,市场越开放,经济越发展,我们越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越要研究粮食市场。这一点,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记。(记者 解希民)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