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汶川大地震新华社前方报道指挥部工作手记(图)

  5.13-5.23:前指的十一个日日夜夜 --汶川大地震新华社前方报道指挥部工作手记(组图)

  彭树杰 冯冰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截至6月15日,共造成86597人死亡和失踪,88个县2792万人严重受灾,富庶的"天府之国"转瞬间遍地疮痍,无数个家庭生离死别。


  在地震发生后的10天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三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亲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这在以往是罕见的。

  新华社对汶川大地震报道高度重视。地震发生1小时内,根据社长李从军、总编辑何平的指示,新华社即成立了以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周树春为组长的新华社抗震救灾应急报道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社抗震救灾报道。5月13日,社党组决定在四川震区成立前方报道指挥部,我们作为前指第一批成员,当天便飞赴成都,在这里度过了毕生难忘的十一个日日夜夜。

  5月13日:成立前指的决策过程

  地震发生当天晚上,李从军、何平同志在中央开完会后,来到新华社总编室了解灾情和我社报道情况。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四川分社在震后不到一小时就派出了包括文字、摄影记者在内的三人小组,火速向距成都92公里的震中汶川突进,但却在都江堰受阻。第二路记者刚出发不久,前途未卜。

  震中灾情究竟如何?怎样才能进入震中?四川其他地区灾情如何?周边的重庆、甘肃、陕西、云南灾情如何?全国究竟有多少省区市受到影响?当时,灾区震后普降大雨,道路中断,通讯瘫痪,不少地方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孤岛"。所有人都处在焦急之中。中央在等新华社的消息,全国人民在等新华社的消息,全世界在等新华社的消息。

  新华社不能等!

  从军、何平同志当即作出四项决定:第一,四川分社继续全力以赴奔赴各灾区,特别要想方设法进入震中汶川。第二,解放军分社加强与军方联系,争取与部队一起在第一时间进入所有灾区。第三,陕西分社派记者由北路进入四川。第四,技术、营销人员立即赶赴灾区提供技术、设备支持,走访用户,了解接受电讯设备受损情况。

  13日零时30分,从军同志从中央开会回来,再次召集紧急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报道要求。从军同志指出:在国家遭遇大灾的关键时刻,新华社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国家通讯社的神圣职责,发挥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为抗震救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在国际上营造友好的舆论氛围。

  那一夜,余震不断;那一夜,四面八方赶往震区的人不断;那一夜,新华社的电波不断……

  13日早晨7时,我和一夜未眠的树春同志通话,征求报道意见。

  7时30分,何平同志来到总编室,决定尽快从总社向灾区派人支援。

  7时45分,从军同志来到总编室,明确指出:昨天大震刚刚发生,情况不明,只发动态消息还说得过去;今天绝不可以,必须有全方位、立体的灾情和抗灾救援综述。打仗必须知道手里有多少兵、都在什么位置,要尽快成立前方指挥部,靠前指挥,及时准确传达落实中央精神、社党组的部署和编辑部的意图,统筹调度震区各路记者。

  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重大报道的前方指挥部呼之欲出。

  上午10时30分,何平同志在新华社抗震救灾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宣布:成立前方指挥部,彭树杰同志任总指挥。随后,进一步明确:四川分社社长刘欣欣、重庆分社社长杨维成、云南分社社长田舒斌、甘肃分社社长王丁、陕西分社社长于绍良任副总指挥。

  接到命令后,我深感责任重大,心里忐忑不安。实事求是地说,我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主要是从事时政、外事和国际会议报道,从没有过指挥灾害报道的经验。同时,由于事出紧急,震区秩序比较混乱,我对自己手里有多少记者、都是谁、文字、摄影、音像、网络各有多少人毫不了解,也没有现成的组织指挥体系,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但我心里清楚,有从军、何平、树春同志和社党组的信任,有报道领导小组的支持,有各编辑部、分社和全体参战编辑记者、技术营销行政后勤人员的奉献,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随后,我们马上确定随行的国内部、对外部、参编部编辑,订当天飞往灾区的机票,收拾随身携带的海事卫星、铱星电话等技术设备和其他必需品。

  在向社领导告别时,他们再次强调了前指的职责。

  从军同志说,前指代表社党组、总编室和领导小组全面指挥一线报道,不仅是采编,技术、后勤、营销、财务都要管,能拍板的自己拍板,拿不准的及时请示。要报道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的总体进展。要统筹策划报道,特别是典型报道和重点报道,着力发现典型、塑造典型。要合理调配使用人力、设备。要确保所有参战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何平同志说,前指不仅要把四川灾区管起来,也要统筹指挥重庆、云南、甘肃、陕西灾区报道;要在社党组、总编室、应急领导小组、总社编辑部和前方记者之间架起桥梁;工作重点放在收集素材和初加工上;精心组织重点报道,不只是简单地报道动态;把对内和对外、文字、图片、音像、网络等各种形式报道统筹起来加强策划;尽快组织记者进入所有受灾严重的县乡。

  树春同志说,前指要切实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指示精神,落实社党组要求,尽快见效,不辱使命。这场硬仗能不能打赢,关键就看前指!

  订机票的时候,从北京出发的所有航班只剩下一张直飞成都的机票。于是我决定直飞成都,尽快赶到四川分社,其他同志先飞重庆,然后由重庆分社派车连夜送至成都。

  由于成都双流机场雷达受损,加上大批救灾人员和物资运入,客机基本上不能按时起飞。我当晚7点30分出发,9点多登机,一直等到14日凌晨4点才起飞,6点30分到达成都,用了整整11个小时。

  5月14日:摸清家底,坚决贯彻总社意图

  抵达成都后,来不及休息,我们8点即在四川分社召开前指第一次会议,宣布分工,摸清家底。当时明确,我和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金小明、常务副总编蒋作平侧重报道,分社社长刘欣欣和副社长熊小立侧重行政技术后勤保障。

  我们当场算了一下家底。四川分社有18名记者、4台车、2台海事卫星,先行抵达的总社技术人员又带来了5台海事卫星,我从北京带来5名编辑、2台海事卫星、3台铱星电话。

  当时,各个灾区中,还有震中汶川和理县、茂县、青川没有新华社记者进入。我们部署了11路记者,分别向这些"盲点"和都江堰、德阳、绵阳、绵竹进发,并指定专人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省指挥部、军队指挥部联系。

  我们还分别向重庆、云南、甘肃、陕西分社了解当地的受灾情况和记者分布。重庆分社除了向梁平等当地灾区派出3名记者外,还向四川分社增援了3名记者和两台越野车。云南分社向昭通灾区派出了文字、摄影记者,并派出3名记者驰援四川分社。甘肃分社先后向甘南、陇南等灾区派出13名记者。陕西分社社长于绍良带领4名记者在宁强、略阳灾区采访,并派6名记者由北路进入四川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等地。

  根据我们13日晚掌握的情况,共有68名新华社记者在各个灾区采访。而14日上午,这一数字迅速增加至98名,后来最多时达到151人。他们分布在各个受灾县乡村,由于通讯中断,很难与总社、分社和其他路记者取得联系。

  如何把总社编辑部的意图传达到一线记者?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前指正式开始工作后,每天上午11点和晚上7点半都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参加社应急报道领导小组会议,汇报情况,听取总社指示;每天晚上8点半单独召开碰头会,盘点当天报道,总结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次日报道作出安排。

  14日正是救援工作全面展开的紧要关头,总社要求前方组织一篇地震救援的目击式综述稿。

  我们紧急向8路记者作了布置,由于灾区通讯尚未恢复,记者们为了保存海事卫星的电力,平时不开机,我们最后只联系上3路。他们发回了素材,但都比较单薄。这篇名为《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新华社记者"5·12地震大救援目击记》的综合稿发出来时已是凌晨2时49分,尽管前后方都非常辛苦,但没有充分体现从军、何平同志提出全方位、立体式反映救援全景的意图。

  前指碰头会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我们发现,问题出在指挥体系,一线记者不了解前指和编辑部的真正意图。此外,按照旧有的分工,前方的摄影报道、军队报道、领导人报道、各省区市救援队报道的稿件不通过分社采编系统签发,前指对他们的报道并不了解。

  次日,我们改变了方式,通过群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同记者的沟通,把编辑部意图原原本本告诉记者,并提醒记者报道中需要把握的问题。记者手机虽然有时无法打通,但一到有信号的地方,他们就能够看到前指通过短信发来的提示。前指还开放了一个公共邮箱,供各路记者传送素材。向前方派出记者或进行轮换的时候,我们都会在行前把社领导的要求和指挥部的意图告诉他们,让他们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采访。

  这天的综合稿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从军、何平、树春同志和编辑部的肯定。《生死竞速72小时--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纪略》《震区三日:废墟中闪耀着人性光辉》等稿件既有宏观概述,又有生动感人的细节和故事,得到用户和读者的一致好评,成为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的代表作。

  前指特别注意发挥新华社记者点多面广的优势,把各个灾区联通起来组织报道。如在全国哀悼日的报道中,我们对分布在各个灾区的记者着重提出三点报道要求:第一,灾区与其他地区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有地震的生还者、营救者,有废墟、安置点以及转移完毕后废弃的城镇,有前来看望慰问和指导工作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可采访各行各业的人士,请他们谈哀悼日的切身感受。第二,报道要突出每个灾区的特色,如成都是大城市,可重点关注汽车火车鸣笛和广场的活动;汶川映秀已经没有人烟,可着重描写肃杀的氛围。理县、茂县、北川、绵竹等地也都要各有侧重。第三,报道手法以白描为主,图文并用,兼顾各种报道形式。前方记者很好地贯彻了这三点要求,为三天哀悼日期间后方编辑部组织全景式报道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因为前方条件恶劣,记者往往来不及现场写稿,我们便专门在前指设了一部电话,准备了录音笔,记者可直接打电话过来口述快讯和现场情景,编辑记录下来,有不清楚的地方核对录音,然后迅速整理编发。这样不仅减轻了前方记者的压力,也大大提高了发稿时效。我们还开通了用手机短信直接把稿件传至新华社编辑系统的途径,大量的快讯由此在第一时间与受众见面。

  前指正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参加新华社抗震救灾应急报道领导小组会议。左二为彭树杰,右二为前指副总指挥、四川分社社长刘欣欣,左一为分社副社长熊小立,右一为分社副社长金小明。

  5月15日:全面扫除"盲点"县乡

  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关键问题不缺位、不失语,特别是在国内重大报道中不能有"盲点",这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职责。前指成立后,就把尽快派记者进入所有受重灾的县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汶川!汶川!新华社一定要在所有媒体中第一个到达汶川!这是从军、何平同志给前指下的死命令。

  前指经过临时研究,紧急派出包括5路记者共7人通过搭乘直升机、乘冲锋舟、徒步行走等各种方式奔赴汶川。由于震中的信息处于空白状态,伤亡如何?路况如何?有没有下雨?有没有塌方?有没有吃喝?我们并不清楚,但这5路记者的艰辛和危险可想而知。

  14日10时30分,军分社记者徐壮志乘军用直升机空降汶川,成为中外媒体中第一个到达震中的记者。他随即发出了汶川现场的第一条文字快讯和第一张图片,滚动报道了部队抵达汶川救援的最新情况,并采写了《飞赴汶川亲历记》,直观描述了海内外读者最急切想了解的震中状况。

  在徐壮志之后,侯大伟、谢佼、徐博、李彤、李宣良、黄书波、朱映涛、陈树根、袁满、陈凯……陆续抵达汶川,发回大量报道,全方位展现了"5·12"大地震震中的情况和抗灾救援工作的进展。

  通往理县、茂县的道路由于塌方而被阻断。两县距离只有20多公里,前指决定分别从成都和绵阳派出两路记者,无论哪路先到都可以兼顾两县。从绵阳出发的一路因道路不通而无法前往,从成都出发的记者肖林、茆琛、陈建力、崔峰一行于14日上午11时驱车启程,向西绕道650公里,途经康定、丹巴、马尔康、米亚罗等地,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越过滑坡的路段,于15日14时30分抵达理县境内,成为中外媒体中第一批进入理县的记者。他们在理县深入采访,发回了大量独家的文字、图片稿件,成为外界了解理县抗震救灾情况的重要窗口。

  前指原定将理县小分队兵分两路,两人留下,两人赶赴茂县,另外还指派了一路记者绕道阿坝前往茂县,但都因交通情况太过恶劣无法按原计划实施。

  茂县的突破最终还是依靠空降。16日11时30分,徐壮志空降至茂县,扫除了灾区最后一个县级"盲点",从而使新华社成为国内外第一家能够把采访力量覆盖到四川灾区所有县的媒体。

  记者覆盖到灾区所有的县后,根据社领导的要求,前指抓紧排查记者还没有到达的"盲点乡"。通过市县有关部门反映、群众反映、签约摄影师等渠道,前指连夜排出了采访力量尚未覆盖的87个盲点及半盲点乡镇,其中汶川12个乡镇、理县11个乡镇、茂县16个乡镇、北川16个乡镇,安县9个乡镇、江油2个乡镇、平武13个乡镇、绵竹3个乡镇、什邡5个乡镇,此外彭州市也没有记者进入。前指将这些乡镇分为受灾严重需要立即进入、暂时进不去的、没有受灾暂不急需进入三类,从中确定了43个受灾比较严重的乡镇,布置各个点上的记者抓紧赶赴现场,确保不出现遗漏。前方记者克服种种困难,通过水陆空等各种手段,努力进入到每个重灾乡,发回了大量现场报道。

  前指非常注意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记者布局。如开始时所有媒体都把兵力集中到震中汶川,而随着震中"盲点"的突破和灾情的逐步披露,我们发现,北川和绵竹灾情同样非常严重,因而有意识地向这两地调兵遣将。16日,经过分析研判,我们认为是北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按照何平同志的指示将其作为报道的重点,当天便调集17名记者赶赴北川。

  此外,我们还根据新华社报道的特点,有意识地向其他媒体并不重点关注的地区派遣记者。如根据反"藏独"斗争的需要,我们派出两名英文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到阿坝藏区采访,充分反映了灾害面前汉藏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的深厚情谊。

  新华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通讯社,我们还要求记者采访奥运场馆在此次地震中有没有受到损坏,运动员特别是地震涉及五省的运动员备战工作有没有受到影响。

  采访力量如此迅速、广泛而深入的覆盖,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只有新华社能够做到。

  5月16日:从普通典型中发现和塑造重大典型

  从军同志特别提出,在抓好抗震救灾动态反映的同时,要注意发现和塑造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典型,特别是要善于从普通典型中发现和塑造若干感人至深、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典型。为此,我们特别要求记者重点采访表现突出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教师、基层干部等群体,注重从中挖掘感人细节。

  当天,我们从所掌握的各种线索中,研究确定了九个重大典型,即为抢救学生而牺牲、"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汶川县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身体护住4名学生的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抢救学生而牺牲自己孩子的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老师聂晓燕;率部冒雨徒步行军首先进入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率部首先进入汶川县城的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率领官兵打通理县至汶川道路的武警水电三总队总工程师陶然;带领各族人民勇抗灾害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族州长张东升;失去15位亲人之后仍然坚持工作抢救他人的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失去10位亲人后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彭州市女民警蒋敏。

  这些典型有的是我们已经报道过但没有特别突出,有的是从各种渠道获知的线索。根据记者分布,前指将任务具体落实到记者人头上,要求他们对已报道过的继续深入挖掘,对没有报道过的抓紧联系采访。记者们落实很得力,在此后几天里陆续发回了《将军突击--记挺进震中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在生死之间,他选择永恒--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追记》《那一刻,泪飞如雨--谭千秋老师采访札记》等报道,感动了一大批读者。

  事实证明,整个抢险救援阶段人们所熟知的重大典型,基本上是这两天研究确定的。这个成功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重大突发事件的典型报道、重点报道一定要与动态报道同时展开,在采访当中敏锐地发现并塑造重大典型,把最鲜活、最感人的故事即时传递给读者,而不能等到报道结束时再去树一批典型。

  当天深夜,李长春、刘云山同志来到新华社看望慰问正在紧张从事抗震救灾报道的编辑记者。受从军、何平同志委托,我代表前指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向在新华社总编室的长春、云山同志汇报了前一阶段的报道情况。

  长春同志在听取汇报之后动情地说,为展现这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新闻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进展,凝聚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过去的五天里,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实践证明,广大新闻工作者经受了考验,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领导同志的讲话,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同时也对打赢这场硬仗和恶仗有了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5月17日:全力确保一线记者安全

  "安全第一",这是从军、何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原则。四川震区余震不断,我们所在的10天共发生了7000多次余震,其中4级以上175次,5级以上27次,6级以上4次。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中断、堰塞"悬湖"、隐藏在暗处的疫情……各地记者的安全随时都受到威胁。

  前指时刻把记者的安全放在心上,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做到在完成好报道任务的同时,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进入理县的肖林、崔峰、茆琛、陈建力16日遭遇了5.9级余震。他们当时正在一个三面是危楼、一面是墙的院子里采访。余震来临时,楼房摇摇欲坠,情急之下,他们和群众推倒院墙,逃了出来。发稿设备还在房子里,他们又冒着危险冲进房内把电脑和其他装备抢了出来。他们一度失去联系,好不容易重新集合起来。获知这一险情后,前指及时致电慰问他们,并提醒一线记者切实注意人身安全,还专门给所有记者群发了关于避震常识的短信。

  年轻记者李志晖在从马尔康前往茂县采访时遭遇车祸,全车只有他一人系了安全带,受了点轻伤,同车的甘孜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则身受重伤。获知消息后,前指经过简短商量,首先联系阿坝当地有关部门妥善安排,让李志晖就地接受诊治。确认没有大碍后,我们要求他尽快坐随行的分社采访车回到成都,并安排他在19日安全返回北京。

  17日中午,"北斗一号"卫星发出警报:"北川县茶坪余震不断,海子水位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部队和群众都已经开始急速往外撤,出北川的道路一度拥塞,而我们有的记者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情况危急,前指迅速向全体记者群发短信提醒避险,并逐一打电话通知在北川的记者迅速撤往北川中学等高地或绵阳。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当天应有17名记者在北川采访。发完短信后,我们又给这些记者逐一打电话确认,由于北川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我们反复拨打,终于通知到了16人,有一名记者的电话一直打不通,直到深夜才联系上。

  当天下午,我们在绵阳统计撤回的人员,竟然有28个,比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多出了11个!

  北川一地就有11个人的行踪不在前指掌握范围之内,若把四川各个灾区加起来,情况更加令人担忧。

  100多人的队伍,如果不抓紧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简洁明了的管理机制,不仅报道上无法有效指挥,安全上也存在着极大隐患。哪怕有一个记者出了安全问题,前指都无法向总社和他们的家属交代。

  5月18日:所有一线记者编组指挥

  从军、何平同志决定成立前指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统筹指挥全体一线记者。然而,我们初来的几天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的记者,有四川分社的记者,有总社编辑部派来增援的,有社办报刊派来的,有跟随国际救援队来的,有跟随国家部委救援队来的,有跟随各省区市救援队来的,有跟随解放军武警部队来的,有其他国内分社支援来的,有在四川老家休假自告奋勇来的,还有瞒着单位自己来的,最多时共有125人。如果算上在重庆、云南、甘肃、陕西震区采访的记者,前方共有151人。

  这些记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到震区前既没有向总社报告,也没有向前指报到,采访行动游离在前指指挥之外,造成管理和安全上的极大隐患。灾区情况多变,一线记者的流动性也非常大,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中,加上通讯条件不好,前指与他们联系非常困难。17日北川紧急撤退的例子集中暴露了记者管理上的漏洞。单靠前指两三个工作人员来联系100多名记者,人力捉襟见肘。

  覆盖面如此之广、同时指挥一线记者如此之多的重大灾难报道,在新华社历史上也没有先例可循。

  不能坐视现状延续下去!前指迅速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来加强人员管理:

  1、根据地域和任务,将全体一线记者编辑为10个小组(后来实际情况变化略有调整),每个小组指定组长。组长负责所辖组员的任务、行踪、安全及前指报道要求的落实,必须在每天上午9时前向前指报告组员当天的任务、行踪,每天18时30分前报告当天的停留地,遇有涉及组员安全等突发事件随时报告。

  2、前方记者采访所用的所有车辆调配,均须经前指批准。

  3、前方所有海事卫星、铱星电话均由前指统一分配,原则上每组记者一至两台海事卫星。

  4、与总社协商,由总社向各部门和国内各分社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派往震区的记者必须经过总社批准并向前指报告。

  采取以上几条措施后,一线记者的管理得到明显改善。组长负责制使前指只对10个组长下指令,组长担负起管理100多名记者的职责,每天定时向前指汇报行踪,从而改变了无序的状况。车辆管理制度使前指及时掌握了每天记者的去向,从而有利于向记者布置报道选题。32部海事卫星、3部铱星电话的统一管理使在一个采访点上的记者必须服从组长的管理,从技术上规范了采访活动。

  经过两天的落实与磨合,前指对采访力量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从而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底,指挥调度胸有成竹。

  截至5月22日前指第一阶段工作结束,我们共向四川各灾区派出记者114批211人次,其中向汶川派出12批21人次,向北川派出25批44人次,向理县派出3批7人次(其中有2批5人次到达),向茂县派出5批9人次(其中有2批2人次到达),向绵竹派出13批23人次,向青川派出6批14人次,向绵阳派出11批21人次,向德阳派出7批11人次,向阿坝派出2批5人次,向都江堰派出24批38人次,向彭州派出4批6人次,向其他地方派出2批2人次,既确保完成报道任务,又适时组织人员轮流休整,实现了采访力量科学、有效的管理。

  5月19日:紧急疏散!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下午14时28分,前指全体人员与总社同志和全国人民一道,为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同胞默哀3分钟。

  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前指全体人员与总社同志和全国人民一道,为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同胞默哀3分钟。

  晚上22时30左右,四川省媒体援引四川省地震局的消息报道,汶川附近可能发生6至7级余震,提醒群众要做好防震避震准备。此前,前指已经通过内部渠道获知这一信息,并向权威部门作了求证。

  既然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公开发出预警信息,前指就必须对前方100多名同志的生命安全负责!

  人命大于天,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犹豫!

  我们紧急请示了从军、何平同志,于22时45分火速组织在成都的总社和分社工作人员、家属,携带海事卫星、铱星电话、笔记本电脑等必要的发稿设备,赶往郊区分社新址旁的开阔地带宿营。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通知在四川其他地方的记者小组组长和全体记者注意避险,尽可能住在帐篷里或开阔地带上。

  5月19日晚,前指紧急组织在成都的总社和分社工作人员、家属前往郊区避险。在临时搭建的宿营地旁,冯冰正在通过铱星电话通知成都以外的各路记者避险。

  在宿营地,我们搭起了大大小小11顶帐篷,铺好了防潮垫和充气垫,安置了工作人员和家属,大家的情绪很快得到稳定。

  零时5分,总社打来电话,要求前指迅速了解成都市区情况和群众情绪。事出紧急,我和牛纪伟、冯冰挤上熟悉路况的分社技术室主任范凯平的微型私家车,掉头开往成都市区。

  在开往市区的路上,我们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出城的主干道上挤满了各种车辆,车灯闪耀,喇叭声此起彼伏,首尾相接足有十多公里,一直堵到市中心。如果刚才的撤退晚半个小时,我们所有人此刻肯定也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路的这一边,只有我们一辆车疾驰在进城的道路上。

  这孤独的身影,在最危急的时刻彰显出新华社记者的职责。

  来到人民南路繁华地段,我们下车观察了市区状况,采访了避震的群众,在现场使用铱星电话向总社编辑部口述了解到的情况,连续发了4篇快讯。

  掉头回城外的宿营地就费劲了,大大小小的出城道路全都挤满了车。进城只10分钟的路,我们用了两个小时才返回。

  因为交通混乱,我们在一个十字路口没看清信号,被交警没收了驾驶证。我们向他解释我们是新华社记者,和他一样也是在履行职责,希望能够谅解。嗓子已经沙哑的交警很理解地交还了驾驶证。

  当晚还有一个小插曲:临震预报的消息是由四川省地震局发布的,而《中国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为了确保所发报道符合法律规定,总社和前指反复与有关部门沟通,直到凌晨2时27分才发出这条只有93个字的简短消息《汶川震区附近可能发生6至7级余震》。

  20日晚,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前指继续组织大家前往户外宿营地。由于20日成都降雨,前指在帐篷里架起了行军床,还临时租了两辆大客车作为避雨过夜场所。可是,雨水依旧顺着帐篷的缝隙流进来,把被褥和衣服全打湿了,加上蚊虫肆虐、风声四起,我们又心事重重,一晚上基本上没怎么睡。

  次日早晨醒来,国内部汪金福用八个字形容了我们的处境:"风雨交加,露宿街头"。

  5月20日:及时调整,加强调度

  今天,我们根据中央最新精神、社领导要求和震区实际情况,对报道作了一些调整。

  昨天下午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0次会议上,温家宝同志提出,"部队要克服一切困难,确保24小时内进入到所有村庄","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医药器械物资要覆盖到所有灾区"。前指今天着重围绕"双覆盖"组织报道,要求军分社记者和跟随各医疗队的记者要紧盯"双覆盖"的落实情况,及时报道最新的进展。

  今天,应急领导小组提出要加强对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报道。下午,前指根据前方记者的分工,指定了8位四川分社记者分别联系总指挥部的8个组,与总社确定的对口记者一道,每天都与总指挥部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对总指挥部各方面工作的报道。

  我们盘点了前一阶段的报道情况,发现抗震救灾的各个群体中,关于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报道较少,于是要求记者加强对这两大群体的采访。当天,记者就发回了《医疗救援队灾区工作日志》《这一刻,白色就是我心中最温暖的颜色》和《唐山,32年感恩情》《四川灾区志愿者服务见闻录》等报道。此外,我们还指挥英文记者,着重加强对国际医疗队的报道,播发了《中国人民将永存心底的记忆--记四川汶川地震国际大救援》《国际人道主义熠熠生辉》等稿件,反映了各国医疗队不分国界、不分肤色全力开展医疗救援的感人故事。

  今天距离"5·12"地震已经8天了,仍不断有被困群众被救出,仅如青川县石坝乡被困164小时的村民王春邦、被困170小时的矿工彭国华、映秀湾发电厂被困179小时的职工马元江、被困196小时的老太太王有群,他们被称为"奇迹生还"的幸存者。我们在要求记者做好动态报道的同时,采写这些被救者的特写,详细描述施救场景,并组织了《超越"黄金救援"时间的生命奇迹》等综述报道,体现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的精神。

  5月21日:可爱又可敬的记者

  今天下午15时,新华社记者肖林、茆琛、陈建力、崔峰和司机王天智随着部队的直升机降落到了成都太平寺机场。此前,他们在重灾区理县已经8天7夜了。

  这五位同志14日到达理县后,因为山体滑坡、道路中断而被困在这座"孤岛"上。他们在缺吃少喝的条件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报道工作,再坚守下去确实有困难。前指迅速与部队和地方联系,从军、何平同志亲自协调,军分社努力向部队争取,最终,他们得以搭乘部队的直升机返回成都。载他们进入理县的那辆越野车,则被交给正在当地救援的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医疗队保管。

  回到成都后,五人都有劫后重生的感觉,女记者茆琛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第一批记者在灾区采访已经9天了,在这最艰难的一周多时间里,他们冒着余震、塌方、疫病的危险,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出色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他们有的徒步随部队翻越垮塌的山体进入重灾区,有的晚上就睡在距尸体不足10米远的地方,有的直到结束采访回到北京也没敢告诉家人自己到了四川。还有刚刚完成珠峰奥运火炬传递报道撤到成都的采编、技术人员,他们顾不上前段的劳累,集体请战,加入到了抗震救灾报道中。

  灾区的险恶环境、目睹的种种惨象和高强度的劳动,使他们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很多记者从灾区返回后,开始出现皮肤红肿、失眠、眩晕、呕吐等各种症状。

  从军、何平同志对前方同志非常关心,及时作出了第一批记者返回休整、从总社和国内分社选派第二批记者赶赴灾区的决定。

  5月22日:顺利交接班

  今天是我们第一批工作人员在前方指挥部工作的最后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震救灾工作逐步由抢救生命转到救治、安置、处置堰塞湖、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阶段。前指也据此调整了报道重点,提出在报道中切实体现抗震救灾的阶段性变化,一手毫不松懈抓抗震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经济发展。

  关于今天的报道,我们向记者提出了四方面的报道要求:第一,随着搜救工作进入第十天,被埋者生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报道中要体现这种阶段性变化。第二,继续抓好先进典型报道和重大题材报道,加强组织策划,发掘、塑造抗震救灾和经济发展两方面的典型,切实体现"两手抓"。第三,做好我们已报道过的重要新闻及民政部公布的124名"三孤"人员的跟踪报道。第四,要加强动态报道,密切关注震情、汛情、灾情、舆情的新变化,包括受灾群众的安置、救灾物资的供应、受灾群众的情绪等,及时、准确、客观地予以反映。

  下午3时许,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率领的第二批工作人员到达前方指挥部。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大家热烈握手。我向他简单介绍了工作事项,顺利实现了交接。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前方技术、行政、营销、后勤保障方面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同志们。地震后,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张锦受从军、何平同志委托,率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同志来到灾区,专门协调整个保障工作。在他的指挥下,各方面保障工作均有了很大起色,为抗震救灾报道顺利运转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第一批增援前方的总社技术人员5月13日抵达四川分社。他们和分社技术人员火速搭建起了前指的各种设备。整个报道期间,他们严格执行前指确定的设备管理制度,耐心为前方记者调试、维修各项设备,24小时监控前指技术系统的运行状况。技术值班室在分社最高的十四层,由于设备太多无法搬迁到一层,他们就一直坚守在那里。每次余震来临时,一层感觉不是很明显,十四层却是左摇右晃,他们就这样在来回的摆动中度过了十一个日日夜夜。

  营销总平台的同志在受灾第2天就同分社营销人员一道走访灾区媒体用户,了解他们抄收新华社电讯情况和对抗震救灾报道的需求,不少用户深受感动。

  后勤工作历来在重大报道中起着"半个政委"的重要作用。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们面临各种恶劣的自然条件,有时被困灾区几天出不来,总社为大家紧急采购了冲锋衣、冲锋裤、登山鞋、急救包、帐篷、气垫等野外装备,和压缩饼干、罐头等方便食品。司机师傅们24小时全天候值班,接到任务马上出发,和记者一起出生入死。总社还专门向四川分社派出了厨师、医生,使前方的餐饮、医疗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还有分社行政、营销部门的同志,也为前指的运转做了大量工作。

  5月23日:最后的离别,战斗的继续

  终于要离开四川了。

  上午11时,CA4115次航班飞离成都双流机场,缓缓爬升。我们回头望了一眼这美丽而又苦难的土地,十一天来的辛酸苦辣一幕幕涌入脑海,心中百感交集。

  飞机降落到首都国际机场后,新华社副社长崔济哲和机关党委陆骏同志专门前来迎接,给大家送上了鲜花和慰问。

  新华社领导对于前指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上,从军、何平、树春同志批示指出,前指临危受命,勇挑重担,指挥有力,不辱使命,在第一阶段的抗震救灾报道中,按照党组的要求,在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下,发挥了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严格地执行了总社的指令,有效地组织了前方的报道,圆满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并且为今后组织应急战役性报道开创了一个新模式,积累了经验,成绩突出,值得褒奖。

  在5月27日召开的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座谈会上,从军同志评价说:一是对这次重大报道精神的把握,符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的要求,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了主旋律,弘扬了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气壮山河,感天动地。二是我社的报道准确、及时,反应快速。成立了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和前方指挥部,兵分16路挺进灾区,100多名记者奋战在一线。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突进灾区,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向中国和世界发出了消息,发挥了耳目喉舌作用、彰显了国家通讯社的风采。三是发回了大量的报道,覆盖了整个海内外的媒体,真正起到了主导海内外舆论的作用,受到海内外的高度评价。四是在这次报道中出现了很多精品佳作。五是参加报道的记者、技术、营销、行政后勤人员就像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其他英雄一样,体现出忘我的职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可歌可泣。六是后勤、营销、行政保障方面精诚协作,为报道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回到北京不是任务的结束,而是战斗的继续。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任重道远,新华社的报道工作也没有片刻的放松。当我们写完这篇工作手记时,在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前方指挥部和各个地震灾区,已经是第四批同事继续在履行着新华社的神圣职责。

  最后,让我们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一位新华社记者的话,作为这段难忘经历的结语:"没有什么力量能摧垮这样的土地。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本文作者分别为新华社副总编辑、新华社总编室秘书)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