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第二批广东志愿妈妈一行8人抵达绵竹(图)

"志愿妈妈"为灾区群众送药品和生活必需品。陈文/摄
"爱心妈妈图书室"外,孩子们很快乐。
"志愿妈妈"为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治疗。

  各地争抢广东志愿妈妈 

  第二批志愿者昨抵绵竹,本报和广东慈善总会再次发出招募呼吁

  新快报绵竹讯6月15日下午,广东省慈善总会与本报共同招募的第二批广东“志愿妈妈”一行8人,带着广东人民的一片爱心,顺利抵达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夹道欢迎,并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爱心活动中。为此本报和广东省慈善总会再次向全社会招募“志愿妈妈”前往灾区,传递广东人民的爱心。

  绵竹市民政局副局长樊春梅对即将离开的“志愿妈妈”说,现在灾区进入了救灾的第二阶段,目前非常需要你们这样的团队参与抚慰灾区群众,希望你们回广东后,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参与这一活动,绵竹人们欢迎你们。

  下午5时,广东第一批与第二批“志愿妈妈”在灾区安置点会合,并于当晚与多个安置点的群众举行了联欢晚会。晚会上,绵竹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带领当地群众起立,一起喊:“感谢志愿爱心妈妈,感谢广东人民的深情厚谊。”场面十分感人。本报联合广东省慈善总会组织的首批12名“志愿妈妈”在绵竹所到之处备受欢迎。“志愿妈妈”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为孩子们建立了4个“爱心图书室”,两个儿童书画廊,为医院、卫生所、祠庙捐赠急需药品、文具、奶粉等超过6万元。“志愿妈妈”还为青龙村安置点捐助水桶700个、不锈钢碗2100个,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急需。

  妈妈们在心理专家指导下走访、安抚和帮助灾区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灾后心理干预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第二批“志愿妈妈”昨天一下飞机,就赶赴灾区绵竹,把广东人民的爱心传递下去。

  据悉,第二批“志愿妈妈”团队由8名妈妈和两名心理专家组成。首批“志愿妈妈”给灾区的孩子和当地人民送去了关心和欢乐,现在地震灾区各地争相邀请“志愿妈妈”去开展活动。为此本报和广东省慈善总会再次向全社会招募“志愿妈妈”前往灾区,传递广东人民的爱心。(陈文王傅蓉李丽娟)

  “志愿妈妈”在行动

  “调皮王”深情诵诗

  12岁的小男孩朱熹一直是家里最调皮捣蛋的角色。地震发生后,朱熹一家搬进了地震灾民安置点。“朱熹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变得懂事了。”朱熹的妈妈说。因为地震受到强烈刺激,朱熹的妈妈出现了头疼、耳鸣的症状,旁人说话都听不到,要靠朱熹贴着她的耳朵“翻译”。

  一贯调皮的朱熹,这时对妈妈说,“妈妈不要害怕,我会照顾你的。”尽管这让朱熹父母非常感动,但朱熹妈妈的症状并没有缓解,“这是一种典型的因心理刺激引发的神经性功能失调。”学医的志愿妈妈叶梦捷分析说。

  经过随队心理咨询师刘少庭的几次辅导,朱熹妈妈的头疼、耳鸣症状大为缓解,和别人讲话不再需要朱熹“翻译”,他每天也可以安心到“爱心妈妈图书室”看书下棋。

  6月13日上午,朱熹来到地震灾民安置点的“爱心妈妈屋”,对大家说,“我给志愿妈妈们写了一首诗。”接着,小朱熹饱含深情地朗诵了他在“爱心妈妈图书室”的帐篷里创作的诗——《献给广东爱心妈妈》。

  朴实无华的诗句,稚嫩纯净的声音,荡漾在每一个人的心田,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伴随着大家热烈的掌声,“志愿妈妈”纷纷上前拥抱小朱熹,脸上挂满了幸福的泪花。

  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10岁的小男孩杨杨和爷爷住在地震灾民安置点的帐篷里。他父母离异后,杨杨被判给了长期在成都生活、对杨杨疏于照顾的爸爸抚养,倒是生活拮据的妈妈经常去看望杨杨。大地震那天,学校的房屋倒塌,扬扬被埋在了废墟下。

  在废墟之下,他听到很多父母到现场呼唤孩子的名字,但他始终没有听到爸爸的声音。从废墟被解救出来后,杨杨虽然外表开朗活泼,却经常在“爱心妈妈图书室”和小朋友发脾气,希望大家都要听他的,以他为中心。

  “对于地震的恐惧,对于父亲的抱怨,让杨杨十分不开心。他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宣泄内心的不满。”随团心理专家刘玉和杨杨长谈以后说。

  为了帮助杨杨走出地震带来心理阴影,“志愿妈妈”让杨杨帮助管理“爱心妈妈图书室”,邀请他一起主持联欢晚会,和他商量如何组织小朋友进行活动。刘少廷还和杨杨的爸爸进行了沟通,并进行了心理辅导。

  杨杨有事情,经常主动来找“志愿妈妈”商量和反映了。他把小朋友画画撕破了,也主动向小朋友说“对不起”了。

  6月13日上午,杨杨在“爱心妈妈图书室”用彩色卡片搭建了一个两层的小房子,他兴奋地送给“志愿妈妈”。大家看着扬扬的“新房子”,都为这个依旧住在四面透风的帐篷里的坚强男孩感动。 (陈文)

  痱子粉妇康妇爽妇炎洁

  “志愿妈妈”送来特殊物品

  6月14日上午,绵竹阴雨霏霏。广东“志愿妈妈”中的乐昌互助会成员,将价值4万多元的妇科用药、婴儿用品、儿童文具等,送到了绵竹市东北镇的第二社区居委的地震安置点。早已等候在安置点的妇女儿童,整齐地一排排坐在一块空地上,等待物品的发放。

  特殊物品短缺

  “志愿妈妈”来到绵竹的第一天,乐昌互助会会长王敏、会员叶俊杰等,就冒着炎炎烈日赶到东北镇了解情况。东北镇的民政办米主任介绍,地震安置点的生活物品并不缺少,但一些特殊物品却非常短缺。

  她说,在东北镇社区安置点,有200多名妇女住在帐篷里,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一次,军队的医疗队前往安置点给群众看病,一些妇女要妇科药,但医疗队却没有。现在安置点非常缺少妇科用药、婴儿奶粉、痱子粉等。

  广东人帮我们想到了

  “志愿妈妈”团中的乐昌互助会成员,立即根据东北镇开出的妇科药单,经过两天的奔波,终于在什邡市的医药公司采购到了这些妇科药品。绵竹市团委领导、东北镇的负责人和安置点群众,看到这些急需药品、婴儿奶粉、文具等物品,非常感慨。

  一位大妈激动地对大家说,我们自己没想到的,广东人帮我们想到了,这种关心和深情,我们永远都会铭记在心。

  “志愿妈妈”欧阳丽军等人,了解到绵竹福利院的几位老人缺少老年性疾病的药,专程到成都为他们准备了可以使用3个月的药。

  欧阳丽军、梁水莲、刘玉等6人,还向损毁严重的吉祥寺捐献了3000元的药品。她们放下药品后,就默默地离开。但“爱心妈妈”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很快受助方就查到了这些爱心捐助者。

  在帮助东北镇、福利院等地组织药品的同时,在剑南镇东轮安置点的绵竹市老年专科医院医疗点也提出了自己的困难。绵竹市老年专科医院张院长说,虽然一般药品都有,但针对老年人的高血压药、急救药等十分急缺。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安置点,没有这些药品,对患病的灾民无疑是雪上加霜。

  来了就解决难题

  乐昌互助会成员,立即联系成都的医药销售机构,终于在13日这天为东轮安置点的绵竹市老年专科医院医疗点,组织到了两万元的药品。他们得知安置点群众饮水还不是很方便时,还为安置点的群众分发了瓶装水。

  张院长对记者说,我们的医院在地震中都成了危房,不少药品还在库房里,不敢往外拿。这个医疗点急需这些急救药、降血糖的药,很长时间到处都解决不了。没想到,广东“志愿妈妈”来了两三天就解决了。

  他和医院的朱医生拿出一面锦旗,送到了“志愿妈妈”王敏等人的手中,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大爱无疆,仁义无限”。 (陈文)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