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监督检查 四川交上救灾款物明白账

  有效监督检查 四川交上救灾款物明白账

  目前,覆盖救灾款物募集、管理、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网络有效运行———

  13日,在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邓顺贵的案头,记者见到了一封反映省级某单位调拨绵阳市的救灾消毒用品存在质量问题的报告。“调查属实!即刻作出纠正处理。”邓顺贵说。

  社会监督员等发现问题,领导小组调查核实,省纪委省监察厅会同相关地区和部门及时纠正处理——在四川,一个纵深入省市县,直到乡村组,覆盖救灾款物募集、管理、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网络正在有效运行。

  监管: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监管力量

  6月4日,记者在省民政厅采访,恰逢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康剑琦在这里检查。逐一了解民政厅抗震救灾款物监督制度程序后,康剑琦仔细翻看民政厅纪检组每天的监督记录,“我们加强了对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使监管程序更科学、高效。”

  5月底,省委、省政府成立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6市(州)及其所属受灾县(市、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这进一步加强了对款物监管的组织领导和整合监管力量,也是确保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邓顺贵说。

  据介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既要帮助相关单位规范接受捐赠行为,又要督促其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受捐赠款物情况,还要深入捐赠接受点,检查了解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监督: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电话、网络、信访均可举报

  5月26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前来报名的群众络绎不绝。6月1日,308名社会监督员正式上岗,他们当场签署“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承诺书”,宣誓承诺严格遵守社会监督员工作规则,忠实履行职责。

  监督工作必须依靠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省纪委和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纪检监察系统同步开通了赈灾监督电话12388,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截至6月12日,仅省纪委监察厅开通的举报电话已接听7696次,受理赈灾监督电话1310个,网络举报132件。

  省监察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网络上发布救灾款物出现问题的情况,他们也及时进行了调查。如有网民在网上指出四川省委党校内搭建救灾专用帐篷,经查此帐篷是党校内一工人在成都荷花池市场购得。

  公开:村民小组天天公示

  “每一件出库的物资都能知其来源和去向。”江油市纪委书记张斯恩告诉记者,灾情发生后,江油市立刻成立物资调配中心,对每一笔救灾物资都进行明确记载,设立台账,对其接收、管理、配送、发放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从15日起,江油市通过媒体和政府网,对全市救灾物资捐赠、接受和分配情况进行公示、公布。“各村也有直接面对受灾群众的物资分配程序和方案,方案由村两委每天制定,交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天天公示,接受监督。”

  在都江堰市,市纪委2/3的人员在物资调配中心的登记、入库、发放、出库、接收五个环节进行监督,剩余1/3的人组成督察组随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该市已对4名抗震救灾不力的干部就地免职。

  “为进一步规范救灾款物公示程序,近期,省级部门单位对救灾款物接受、划拨、分配、使用的公示将统一到四川省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省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文中告诉记者。(本报记者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