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玩意”改变公信力
用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凡事都应该有参照物。如果同一种事物,有中外之别、东西方之分,在相互汲取的基础上,相信这一事物肯定会茁壮、快速成长。
■ 本报记者 白晓威
每当一接触到洋玩意时,不管它好与坏、大与小、黑与白,总有一种新鲜感不经意露于言表。
说到这,肯定有人说这人崇洋媚外,但是仔细想想,如果将这些洋玩意用于和自己的东西做比较,那便没有崇洋媚外之嫌了,而且还会发现其惊人之处。
更何况,吸纳“舶来之物”本来就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精神。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立在扬弃外来事物的基础上。
用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凡事都应该有参照物。如果同一种事物,有中外之别、东西方之分,在相互汲取的基础上,相信这一事物肯定会茁壮、快速成长。
早在社会组织发展之初,我国的民间组织不管是知识经验、还是技术设备都十分欠缺。这时,国外社会组织便成为参照的唯一对象。诸如990表、SA8000、星级基金会评比、10%管理费、商店模式等舶来之物都纷纷被引进国内本土化,为我国公益事业的迅猛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慈善机构之所以拥有极高的公信力,能在国际上募得巨额善款,就是凭着“注重自律与监管并重”,具体地说就是采用公司化运营模式、行业自律、公共监督。再加上多年的摸爬滚打,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机构自律和政府监管机制。
其次,在德国。之所以德国企业、团体和个人每年捐款总额在30亿欧元到50亿欧元之间。是因为很多时候有像德国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DZI)和德国天主教联盟(DEA)这样的监管机构把关。负责监督公开募捐的社会福利组织和慈善组织对善款的使用情况。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洋玩意的精髓吸收,那必将提升国内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