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唐山启示录:八度设防选择“原地站起”(组图)




  八度设防不屈唐山选择“原地站起”

  经过地震后14年发展,唐山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现正从重工业城市向“人居海滨”城市转变

  特派记者杨东涂劲军唐山现场报道

  这一刻,已经永远定格在唐山的历史上——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场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突然袭来,震中烈度高达11度,百年城市毁于一旦。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城市功能全部瘫痪。

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32年过去了,满载着唐山人民的血泪和汗水,唐山如凤凰涅槃般重生。

  当年的废墟,如今已被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唐山所取代。这个过程中,与那场浩劫相关的人们也将被永远铭记,正是他们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在“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笔一画地描绘出了唐山的崛起轨迹。

  A重建家园

  从地震棚到广厦万间

  “地震是个很大的灾难,但是要把它变成好事。新建的城市不能脏,不能乱,新唐山的建筑要美化一点,要异样多彩;房间高度要矮一点,加宽一点,扩大一些使用面积,新唐山要很好规划一下,不要用五十年代的观点,要用七十年代的观点,花钱一样多。”1978年9月19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唐山,对唐山恢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原唐山市委第二书记,时任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兼政委的郭耀臣,是见证这一历史的重要人物。

  第一件事是抓规划

  90岁的郭耀臣,依然思维逻辑清晰,尽管32年已经过去了,郭耀臣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临危受命,到唐山时的情景。“举目望唐山,砖头压油毡。”这句童谣是当时唐山城的真实写照,几十万人住在从废墟中刨出来的木头、砖块搭建,砖头压在油毡上的简易地震棚里。郭耀臣的使命是,尽快给他们建设一个舒适的家园。

  在几十平方公里的瓦砾上,给几十万人重建家园,难度可想而知。到唐山后,郭耀臣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情况、抓规划,大到城市布局,小到居民房屋材料选取,事无巨细。明确规划之后,郭耀臣就忙着筹集建设资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尽快给老百姓建好能避寒挡雨的房子提供了条件。”郭耀臣告诉记者,当时还是计划体制,中央及地方拨出的钱,调拨的水泥、钢材很快就到位了。“有了钱和材料,建设进度就加快了。”郭耀臣回忆道,那个时候,唐山市已经在市中心建设了3幢“抗震试验楼”,每幢楼均是3层,每层27户。试验楼按照国家规定的8度设防标准,很好地解决了楼房的抗震问题。这为唐山的恢复重建提供了“建筑模本”。

  14年建成联合国“人居”城市

  6月19日,77岁的唐山市民赵玉华在曙光小区内悠闲地哼着小调。她将记者带进了位于3楼的家:一间小小的客厅,两间卧房,外加厨房和厕所。赵玉华告诉记者:“我家的房子仍然保持着刚刚恢复重建时的格局,没有做大变动,牢固又结实。”赵玉华的房子正是郭耀臣主持建设的第一批房屋。

  1978年7月,唐山市第一批“搬倒房”开始修建,房屋全部采用内浇外挂结构。即在住宅楼内墙用14-16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每间房的楼板是一整块预制楼板,每间房的外墙也是一整块预制好的墙板,用铁制连接线“挂”在内墙的端头。这种结构整体刚度好、抗震性优良、技术经济指标较好。

  “第一批房屋建起后,唐山的楼房仿佛就在一夜之间立起来了。”郭耀臣回忆道,在全国近十万建筑大军的帮助下,唐山市的恢复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到1986年唐山复建完成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了101.38平方公里,住宅建筑面积增长了1.26倍,人均绿地面积由震前的0.77平方米提高到1.74平方米,6.7万户居民用上了燃气。一座功能分区明确、抗震性能良好,环境比较优美的新型城市基本建成。

  “这样的城市水平,在80年代末也是非常领先的。”作为唐山重建的指挥长,郭耀臣对唐山当时的建设成就感到非常满意。1990年11月13日,唐山市成为中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城市。时隔地震14年,郭耀臣等人不仅实现了“为唐山人建设一个舒适家园”的愿望,还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同。

  B重建规划

  保持历史特色原地重建新唐山

  “唐山的变化太大了,我这个老规划都快跟不上变化的节奏了。”赵振中坐在唐山市规划局的椅子上,努力地从记忆深处掏出了32年前的历史。这位76岁的老人,是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时任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规划组成员,曾就抗震救灾向邓小平汇报。

  重建地点引发争论

  1976年8月8日,国务院联合工作组抵达唐山。紧接着,国家建委、河北省建委组织了国家建委城建局、清华大学等规划技术人员60多人,冒着余震危险来到唐山帮助编制城市规划。赵振中也是规划组成员,全程参与并见证了唐山重建规划的“出炉”。

  赵振中回忆说,国内知名城市规划建设学者、专家几乎都到过这里。如上海工业设计院81岁高龄的赵深副院长,亲自绘图做方案。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国家建筑研究院总建筑师戴念慈等,来的人太多了,他们带着水壶,背着小板凳,拿着测量工具和图纸,穿行在唐山市各个角落,都提供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原地重建与异地再建,两种对立的观点摆在了规划组面前。“迁出原址,异地重建”的观点认为:在原址上重建,废墟的清理与搬运要花费较长时间,需要较多的人力与财力,且部分地域有活动断裂带,存在再次发生震灾的危险;而异地重建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加快重建速度。

  而“原地重建”观点认为,在震前唐山市原址上重建,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在地震废墟上就地重建。活动断裂带主要集中在震前的路南区,只要城市建设避开这个区域,即使再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一般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威胁;同时还考虑到唐山已有百年历史,是国内外闻名的重要工业城市,应当保持历史特色促进新唐山的发展。经专家们反复比较、论证,决定原地重建新唐山。

  震后四川应编制长远规划

  1976年10月,《唐山市总体规划》完成;11月28日,《关于恢复和建设唐山规划的报告》上报国家。1977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原则批准了《总体规划》,将唐山分成老市区、东矿区、新区三大片。老市区在原来路北区的基础上建设,保留了开滦唐山矿、唐山钢铁公司、唐山发电厂和一些陶瓷、机械工业的工厂,重建规划建设居民区,人口规模25万。而老京山铁路以南的小山地区,因大量压煤、震毁严重、工程地质条件差,规划放弃不再恢复。同时,城市用地向北、向西适当扩展。此外,在老市区以北的丰润县城东侧,还规划了建设新区,就是现在的丰润区。

  作为一个老规划,赵振中也为四川的灾后重建提出了建议:“对震后的四川来讲,如何站在高起点,避开地震断裂带和次生灾害隐患区,因地制宜地去编制一个适合灾区长远发展的规划就是当务之急。”

  C振兴发展

  从“地下乌金”到“蓝色海洋”

  在今天看来,GDP已经不是一个说明一切的数字,但翻开唐山震后30年的统计数字,GDP的每一个变化与增长,都在某种程度上诠释着新唐山变化的速度。现年76岁的唐山市原经委主任戴香,见证了唐山从“地下乌金”的重工业城市向“人居海滨”城市的转变进程。

  大地震发生后,时任唐山轴承厂厂长的戴香被倒塌的电杆压伤了腰。养好伤后,戴香很快就调任经委,负责震后恢复生产等工作。让戴香记忆深刻的就是唐山震后创造的“第一炉钢”、“第一车煤”等多个第一。震后第10天,唐山人从马家沟矿采一区推出了第一车“抗震煤”;地震后28天,唐钢炼出了第一炉“抗震志气钢”。“这些第一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作用,它向全世界展示了唐山没有倒下,唐山正在恢复、正在崛起的信号。”坐在唐山市工业经济促进局老干处办公室椅子上的戴香谈起了自己的感想。

  戴香透露了一组数据,1976年大地震后,唐山的地区生产总值变成了17.96亿元,当年工业总产值一下子退至1972年的水平;1988年,唐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个翻番;1996年,唐山跨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时,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60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262.5亿元;而到2005年,唐山市全市生产总值2027.12亿元,工业完成总产值1075.73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居河北省第一位,成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数据背后,是唐山产业调整、城市发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用10年时间将唐山恢复重建后,正赶上国家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抓住这个发展阶段,唐山市着实扶持了一些尽可能快的产业——轻纺、家具甚至自行车生产。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年光木头就批出了几十万立方米。”陶瓷、水泥乃至建材,各主导产业竞相迸发,为唐山市资本积累挣得“第一桶金”。与此同时,大批熟练技术工人诞生,成熟的配套工艺被普遍采用,唐山自身工业体系日臻完善。

  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的口号,从京唐港建设及以后的稳步发展,海港开发区、南堡开发区的快速崛起,直到曹妃甸工业区的脱颖而出,唐山人一步步实现着海洋之梦。在全球化背景下,唐山人广阔的时代视野为经济发展找到了最适宜的坐标。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