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日本地震博物馆真实重现灾难 愿与中国分享经验

震波图被记录在通往博物馆的路上。陈姿妙/摄
震波图被记录在通往博物馆的路上。陈姿妙/摄

大门虽然完整,但后面的校舍已倒塌。陈姿妙/摄
大门虽然完整,但后面的校舍已倒塌。陈姿妙/摄

  纪念碑刻满遇难者名字

  镇魂碑,故名思义,那是为这场地震死难者修筑的纪念碑。

  由三个金字塔形状的联体建筑组成的纪念碑,取名为“没什么大不了”,象征着地震时大家手挽手共同面对灾害。

  池本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很多人主动担任志愿者,去救助别人。“幸亏有了他们,到了晚上,我们町(社区)所有人都找到了,没有一位失踪者。现在日本社会邻里关系没以前那么紧密了。

我们想通过这个纪念碑告诉大家,如果平时联系不紧密的话,灾难来临时是很难互相帮助的。”

  在镇魂碑的旁边,还立着一块牺牲者慰灵石碑,上面刻着小仓地区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池本说,每年1月17日都会在慰灵碑前举行悼念死难者仪式。

  看不到悲惨的照片

  一路走下来,记者很惊讶地发现,馆内没有一张强调受灾者悲惨遭遇的照片。池本说,“我们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范意识。”

  这让记者想起了“记忆屋”墙上贴着的一段日记,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写道,“我一回忆地震,就会想起死去的好朋友。以前我总会想‘只要不地震……’不过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开始思考‘如果地震来了的话,我该怎么办……’”

  “愿意和四川分享经验”

  北淡震灾纪念公园建成后的头几年,每年参观人数都达到270万人左右,这大大超过了馆方30万人的预期。

  1999年中国台湾遭受大地震后,也向日本学习,建立了类似的地震博物馆。据池本介绍,北淡曾派专家赴台指导,还带去了断层保护的专用药水。

  来北淡参观的人中,也有不少中国大陆的地震学者。池本回忆,今年年初还接待过中国大陆的地震研究人员。“如果四川灾区要建纪念馆的话,我们很愿意把所有经验教训都和他们分享。”

  台湾:中学废墟上的纪念

  9·21大地震:1999年9月21日清晨1点47分,台湾南投、台中地区发生里氏7.6级强震,这场台湾百年未遇的强烈地震,导致2415人丧生,台湾中部地型地貌发生巨大变化,包括日月潭在内的美丽景致面目全非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姿妙发自台中 虽然远在台湾,但对这次四川遭遇的不幸,笔者感同身受。尤其令我感到痛惜的,是一些中学和小学校舍的倒塌。在台湾,也有一座建设在地震遗址上的博物馆——台中县雾峰乡光复国中校区遗址、即台湾9·21地震博物馆。地震前,这里也曾是学子们求知成长的乐园。

  完整保留地震断层

  9年前的重创,使得台湾面对地震更为谨慎小心,这同样体现在地震博物馆的选址上。当时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仔细会勘后,认定光复国中校区遗址是所有受灾区中,断层错动、地表隆起、及建筑物倾倒等条件中,最具特性及教育意义的灾后现况的活教材。所以,今天来到这座地震遗址,你会发现,这里的断层——我们管它叫“车笼埔断层”——是9·21地震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这个展区的设计概念是以不破坏地震后的原有景物为原则,建筑手法未使用任何梁柱,而是以PC板及玻璃建构起整个参观廊道。当你走在参观廊道时,光线明亮,是个非常舒服的参观空间。而穿过玻璃廊道,你可以看到当时9·21地震时,因断层错动而使得学校操场地表隆起的遗迹。那隆起的高低落差高达150~200厘米,让人不禁庆幸当时地震发生时间是在半夜,没有学生在学校上课,否则会有多少父母哭断肝肠。

  整个廊道设有多个互动性强的地震教学仪器,引导着参观者跳脱沉闷的文字解说,而是以声光影像及游戏的方法来认识地震。当我在现场时,正好有一群香港游客来访,那时导游请所有团员一齐往上跳,落地时所产生的震波强度,你可以直接从仪器上看到。

  倒塌校舍令人怵目惊心

  站在遗址外面,你会发现,整个博物馆的建筑是沿着操场跑道弧线兴建的,这是为了提醒参观者,这里可曾经是学子们下课游戏的嘻闹之处。

  当参观者在各个展馆之间穿梭时,会不时经过毁损的教室,看得到钢筋外露的梁柱,剥落的墙面上的黑板,以及后墙上贴着的当时学生在教室专心上课、埋首考试、办活动的各种照片。

  除了毁损教室区,大面积校舍倒塌的场景更令人怵目惊心。熟悉的“礼义廉耻”四个红字告诉着我,现在位置是之前国中校园大门口前的川廊,因为这四个字是每个岛内中小学生在校园常常会见到的。通常会用红漆将字挂在每个师生举手投足都看得到的醒目地方。原本三层楼高的校舍,竟像骨牌似的层层叠在一起。有的三层变一层,有的只看得出来一堆石块,若不是旁边半毁的校舍提醒你,你大概根本猜不出这个建筑物的前身竟是孩子们学习上课的地方。

  影像馆里感受灾难时刻

  在影像馆,藉由历史镜头,我们重回9·21当时灾后的情景。走在回廊中,断垣残壁、惊恐的脸庞、无助的眼神、半毁的家园、国际救援工作、民间志工赈灾……一张张照片拼凑起对9·21大地震的回忆。有一面电视墙则播放着当时岛内外媒体报道9·21大地震的新闻画面。

  我相信即使是未亲身感受过地震灾害的参观者,看到这完整保留的灾后遗迹,也不难想像出当时地震发生时,中台湾人民的惊恐、以及同悲携手度过的那段艰苦的重建岁月。

  保留共同记忆 体会天地无情

  走出最后一个展馆,会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可能是下过雨的关系,感觉空气异常清新,让刚刚沉重的心情稍稍舒缓,令人有股重生的喜悦之感。

  这个地震博物馆的整体设计,知性及感性兼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像在其它博物馆,是将遗迹一块块搬进现代大楼内,放在展示橱窗中,辅以照片让游客体会当时场景。这里是将部分遗迹直接以灾后原貌,巧妙融合在新建的建筑物上,使两者合而为一,又不令人感到冲突。使得你能在获取新知的同时,还保有对9·21共同的记忆,也能从中体会无情天地给世人的考验。(国际先驱导报)

[上一页] [1] [2]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