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有一伙骗子频繁出现冒充港澳籍学生骗单身女性
警方提醒:遇到这伙骗子一定要警惕,条件允许下,可悄悄报警
说着带有粤语的普通话,言行举止很文雅,打扮也挺时尚,看起来像学生……一个月内,天一广场内经常出现一个或者是几个自称来自“港澳”的小伙子,谎称来到宁波后无法取出信用卡里的钱,向路人求助。
本报6月24日A8版《好心女子相助“外国人”被骗4000元》一文,讲述的是宁波徐女士在天一广场被一个身着名牌、谈吐礼貌假冒“外国人”的小伙骗走4000元的遭遇。原本以为,这仅仅只是一起个案。令人吃惊的是,记者昨天通过本报热线以及相关部门获悉,从6月初开始,天一广场内以及周边一些商业地带,几乎每天都有人遭遇与徐女士类似的骗局。
骗钱个案
借卡汇钱最后借钱骗钱
6月27日下午3点,在宁波某高校读大一的小陈,在药行街上遇到了一20来岁的小伙。后者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询问小陈,哪里有汇丰银行。小陈仔细打量那个小伙:一身运动装,衣服、鞋、手表、背包,全是名牌;外表很清爽,面带微笑,像学生。小陈失去了警惕。
“汇丰银行?”小陈感觉这银行在宁波还没听说过。“我不知道啊,我对银行不太了解。”小陈话刚一说完,又有3个小伙子从一旁走来,打扮和那个小伙几乎一样。
“是这样的,我们是香港籍在韩国读书的学生,前几天到宁波来玩,今晚就要回香港了。但现在遇到难题了,我们的信用卡在中国银行取不出钱来。”小伙说着略带粤语的普通话,手指中国银行说:“你能不能帮帮我们,借你的手机和信用卡一用,我们的手机在宁波打不通,先和香港的朋友通个电话,然后将钱汇到你的卡里,可以吗?”小伙讲话很有礼貌,小陈一口答应。
随即,小陈将自己的手机交给小伙,后者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手机卡,插进手机内,拨了一个号码,说了一句粤语后立即挂掉。几秒钟后,手机铃声响起,小陈瞄了一眼,是一连串的长号,从未见过。至此,她更加坚信,4个小伙确实是“香港人”。通话时,小伙示意小陈报出信用卡账号。
通话完毕,4个小伙主动邀请小陈去肯德基坐坐,等待资金到账。聊天时,小伙主动掏出皮夹,里面有厚厚一叠花花绿绿的纸币。“他们是故意拿给我看的,意思是他们有钱,不是骗子。”小陈后来对记者分析道。
大约半个小时过后,小陈与他们来到中国银行取现金。结果一查,资金并没有到账。“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们是想看看我卡里有多少钱!”小陈说。
一看资金没有到账,小伙再度给朋友打电话。打完后,小伙一副沮丧样。“我朋友说钱汇不过来,你能不能帮帮我们,我们今晚就要离开宁波,酒店的钱还欠着!”一听要借钱,小陈有些犹豫。见此情景,小伙掏出皮夹,拿出里面的学生证以及外币,表明自己的确是香港籍学生,如果为难,可以将外币拿走。
“算了,算了,我就只有4000元钱。你们拿去吧。”就这样,小陈将4000元钱稀里糊涂地给了小伙。
归纳分析
行骗的手段、目标及活动范围
通过6位被骗者打进本报热线所叙述的经历,记者将所有采访笔记归纳在一起,得出这伙骗子的骗钱手段,大致如此:冒充港澳籍学生向路人求助,说话时略带粤语,让人确信;谎称自己的信用卡在宁波无法取现,急着回家,希望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借手机和信用卡一用,让朋友汇钱过来;最后以资金无法汇到宁波为由,向好心人借现金;如果没有现金,想方设法骗出密码,最后取现。
骗子基本是20来岁的年轻小伙子,骗子行骗的对象几乎是清一色单身女性,女性年龄在18—30岁之间。遇到年龄稍大一些的,骗子基本一个人出现;遇到年纪小的,4个人合伙唱双簧。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一广场以及城隍庙,有人遇到了冒充港澳籍学生的女骗子,手段和上述小伙一模一样。目前暂不能得知他们是不是同一伙人。
天一广场、鼓楼、江东百丈路一带,都是骗子的活动范围。
另外,所有受骗者都表示,遇到这伙骗子,起初意识还很清醒,但随后就昏昏沉沉,不知干了什么。
警方提醒
不要轻易将财物交给陌生人
按理说来,这伙冒充港澳籍学生的骗子,行骗伎俩并不高明,但为何有那么多女性,面对骗子时纷纷“慷慨相助”?
“之前总以为骗子都是长相很猥琐的那种,现在才知道,穿着打扮时尚的人,也有可能是骗子。”所有被采访者一致表示,看到4个小伙一身名牌,讲话也很有礼貌,全都失去了警惕,“压根没把小伙与骗子挂钩,我们犯了以貌取人的常识性错误。”
此案已引起警方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全力侦破中。另外,警方还提醒市民,切不可轻信陌生人,不能把信用卡等财物轻易交给他人,如果遇到文中所提到的骗子,一定要提高警惕。条件允许下,可以悄悄报警。
记者 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