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地震博物馆选址穿心店

  首个地震博物馆选址穿心店

  专家建议遗迹不宜大面积保存,以免触动灾区人民悲伤情绪

  “2500多年的李冰陵,已经毁于一旦。”地震已过去1个多月,什邡市委副书记李成金提起被损毁的文物古迹,依然忍不住痛心。“我们刚做完调查,馆藏文物损毁较轻,但古建筑损坏严重。比如四川省唯一的后蜀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居寺,围墙200米倒塌、三个大殿的一些构件已经跌落,正组织专家进行抢救性修复。”“除了修复外,我们还要保护一部分地震后形成的废墟,建立地震博物馆,使之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灾区首个地震遗址博物馆已经选址穿心店——这里曾是当地支柱性产业宏达集团的生产基地。

  保留遗址要照顾群众情绪

  “地震遗迹类资源的开发比较特殊,是一种与死亡、灾难密切相关的旅游活动,在学术上属于国际上近年来讨论的黑色旅游(Dark Tourism)。”震后便开始实地考察的清华城市规划研究院专家杨明不断对记者重复两个字——慎重。“如果大面积地保存地震遗迹,或过度宣扬地震所带来的悲伤情绪,不仅不利于灾区灾后重建工作,而且容易伤害灾区人民的感情。”他建议对那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地震遗迹加以保留和保护,“比如绵竹汉旺镇停在14:28的大钟,什邡的工业遗迹等,可以进行相应的景区建设。”

  当地居民应参与遗迹选址

  针对遗址保护,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在印尼亚齐的海啸重建项目的规划顾问吉·埃里森提出了更具体的措施。“灾后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保护遗址,以保证不被进一步损毁。比如说,确保那些破损的下水管道和排污管网的污水不渗透损坏遗址。”他提醒,在清扫中要避免动用重型机械,“要由一支专门的工作队来实施,以免无意中损坏。”

  由于有了在班达亚齐援助“Putroe Phang”遗址公园的经历,他强调当地政府可以促进民众在决策过程中参与。“在班达亚齐,许多涉及村落重建的规划活动都召开了当地村民的协商会议。会上,政府规划人员向村民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以及村民认为对自己很重要的因素和各类公共设施的定址意向等。这种做法让参与的村民了解到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地区其他居民的想法是否一致。我们从基层村落开始,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关注点;然后再放到更高层面上去综合考虑问题;这样所有基层社区的意见就得到了充分尊重。”(来源:北京晨报)

  信息发布:什邡市抗震救灾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