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区万里交通线抢险保运纪实 极限穿越

  极限穿越—四川地震灾区万里交通线抢险保运纪实

  新华社成都7月3日电 (记者周正平)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重创了川西龙门山区,四川震区公路网全面瘫痪,一座座县城,一处处乡村,对外交通完全断绝。

  共和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抢险抢运行动,在四川地震灾区立即全面展开。

  短短50余天,四川交通运输人在解放军工程部队、武警交通部队和兄弟省、区、市同行的援助下,面对频繁发生的余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威胁,抢通了2万多公里受损道路,运送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近百万人,抢运救灾物资约800万吨。

  这是一场在肉体和精神上,考验交通运输人承受极限的战役;这是一次交通运输人和时间赛跑,与死神竞争,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壮举。

  舍生忘死,交通人接续震区生命线

  汶川大地震,使四川交通基础设施遭受空前浩劫:2.2万公里道路被摧毁,2900多座桥梁倒塌,27个隧道受损。

  仅仅50余天,因震损毁的四川全省干线公路,迄今只剩汶川县映秀镇老虎嘴至草坡乡彻底关大桥、映秀镇至耿达乡、北川县擂鼓镇至禹里乡三处断点。

  据四川省交通厅提供的最新情况,目前四川国、省干线公路网络运行正常,运送救灾物资和伤员的车辆可从多个通道到达所有地震重灾县,254个震后公路交通中断的乡镇,已抢通248个。

  这些数字的背后凝聚着交通人多少血汗和艰辛。

  地震发生后,当一群群受灾群众向外撤离时,一队队穿着橘红色施工服和迷彩服的交通抢险队伍,却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和泥石流、滑坡和飞石的危险,向震中开进。

  向震中挺进的队伍中,有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的身影。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亲自踏勘了大大小小100多处塌方现场。

  为了尽快抢通进入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的道路,5月12日晚,他和四川省交通厅厅长高烽不顾大家的劝阻,在余震中,摸黑冒雨沿着陡峭的山崖,向映秀镇进发探路,实地勘察如何抢通路线。午夜时分,翁孟勇和高烽攀上了紫坪铺大坝。天刚放亮,他们俩又乘坐冲锋舟,在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时有发生的危险中,深入紫坪铺水库察看开辟进入映秀的水路运输通道的可行性。经现场勘察和反复分析,制定了路水并举、水路先行的抢通策略。正是这一决策,在陆路交通一时难以抢通的情况下,用水路及时向外转移了大批受灾群众和伤员,向映秀运送了一批批救援人员和物资,最大限度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

  队伍中,更多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邓健,一名机械操作手,当他在巴朗河桥抢通作业时,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头从山上飞下来,直奔他的面部,他本能地一闪,石头砸破驾驶室的挡风玻璃,擦伤了他的耳朵。但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向公司领导交了一份遗书,又咬着牙登上了挖掘机。

  队伍中还有这样一位女人——省交通厅副厅长张晓燕,她受命担任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前线指挥部指挥长。都汶线是通往震中汶川县最近的道路,也是抢险任务最艰巨的公路,沿线山体滑坡的塌方量就有5000多万方,清理这些塌方抢通道路,相当于要在四川新修一条长300公里的高速公路。张晓燕组织抢险队伍,采用多头推进、中间开花、两边夹击的方法,只用了5天5夜,就打通了进入震中映秀的通道,目前,国道213线都江堰通往汶川的道路,仅剩老虎嘴和彻底关大桥两个节点尚未疏通。

  队伍中,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交通局在岗职工147人中,死亡、失踪30人,11人受伤,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家庭。然而,北川交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没有被灾难摧垮。他们顾不上料理遇难家人的后事,虽然对外通信完全断绝,接收不到上级部门的指示,但他们在局长程波的组织下,迅速组成了6支抢险队伍,四处寻找残存的施工机械,第一时间投入到抢修损毁乡村道路的工作中。

  外界的支援队伍陆续到来后,这些失去家人的北川交通局干部职工,至今仍然自觉而又坚定地行使着交通人的天职,继续坚守在在北川乡村道路的抢通、保通工地上。

  “我们是交通人,别人可以避开危险,我们却没有选择。面对死亡威胁,我们交通人没有一个是逃兵。”四川省交通厅厅长高烽对记者说。

  共和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应急运输行动

  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运力调度与集结、范围最广的跨区域协同运输、难度最大的运输保障、最大规模的应急运输行动,50余天来,沿着筑路人抢通的四川地震灾区的崎岖山路展开。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四川省公路客运管理局共向社会征集客车17299辆、货车39490辆,投入到抗震救灾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中。

  5月12日晚,成都市通讯刚一恢复,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立即向各市州运管机构发出紧急征调令,400余辆外地客货车星夜赶到成都!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跨省运力集结和调度也在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下进行。邻近四川灾区的重庆、云南、贵州、陕西四省市交通运输部门迅速组织运力,驰援灾区,短时间内组织了980辆车况良好的客货车、1200余名技术精湛的驾驶员,抵达成都。

  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任胜平告诉记者:“灾情严重,应急运输需求压力大,那时我们都急了,走上成都街头拦车征用,虽然没有拿出红头文件,也没来得及制定补偿标准,但被拦下的司机一听是去抗震救灾,就听从指挥赶往集结地点。”

  就这样,大地震后3天内,省交通厅运管局就向社会调集了上千辆客车,运送了3万余名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部队和医护人员赶赴灾区;征集到5000多辆货车,昼夜向灾区抢运救灾物资。

  在抗震救灾运输车队中,不乏夫妻相伴进灾区的车辆。任胜平介绍说,目前四川省的客货车大都属个人所有,每一辆客车或货车,都是一个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每一名司机的安危,都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那些刚刚抢通的灾区道路,根本就不具备正常通行能力,加上沿途山高坡陡,余震、滑坡、泥石流、飞石时有发生,因此,每个被征调前往灾区的司机,其实都身处危险之中。

  川S18898货车司机郑守和和妻子段昌芳,就是其中的代表。段昌芳对记者说:“来到灾区看到震后的惨景,我哭了好多次,有我看着路,老郑开车更放心、更安全。”

  十三省市区交通系统紧急增援四川地震灾区

  全国交通一盘棋——这句话,在四川地震灾区交通生命线抢险保通行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大地震发生后,交通运输部至今已从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贵州省、云南省和甘肃、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紧急征调了大批人员和设备,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

  湖南交通抢险队是最早抵达四川地震灾区的外省交通支援队伍。5月15日,130多人的抢险队伍自带食品、衣被,抢险机具和油料,从湖南出发,于5月19日到达重灾区理县,担负起317国道理县至汶川段的保通任务。

  理县余震不断,泥石流、滑坡和飞石等次生灾害时常发生,常常是上午清理好的路段,下午一场风,晚上一场雨,又裹着石块和泥土覆盖了道路,但湖南交通救援队24小时待命,随时清理道路新的塌方,保证了5月19日以来,这条进入震中汶川的生命线畅通无阻。

  青海省交通部门并没有列入交通运输部的对口支援计划,但他们并不甘人后,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指挥部署下,紧急集结150多名专业能力极强的工程救援队,火速奔赴重灾区。使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交通抢险保通队伍,增加了一支编外生力军。

  在绵竹市金花镇至广济镇的一条乡村公路上,记者遇到了正在这里抢通道路的山西省交通系统援川工程队。带队的山西省交通厅副巡视员郭贵平告诉记者,工程队共有117人,其中有7人原本不在被批准的援川行列,但援川队伍从太原出发时,他们硬是爬上车跟来了。

  山西工程队施工的现场,一边是陡峭的高山,残留着处处塌方的痕迹,一边是水流湍急的深渊,艰险万分。27岁的山西路桥一公司职工、挖掘机手王华军介绍说,这条路他们已经抢通了两次,但又很快被洪水和滑坡阻断了。

  他告诉记者,女朋友是一位教师,如果不是这次来援川,他们就结婚了。到四川后,王华军每天天色放亮就要出工,天黑了才能回到驻地。但每天再苦再累,也要和女朋友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让她知道自己平安的消息。“我总是说在四川吃得好、住得好,安全得很,其实,这里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危险,有一次,塌方把我开的挖掘机前轮都埋住了,落石砸得驾驶室顶砰砰响,但我怎么忍心告诉她这些呢?”王华军说。

  迄今为止,各省市区交通系统援川单位,共向四川派出支援人员近2000人,投入机械设备500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