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抗震救灾英雄谱:甘肃省陇南军分区司令员崔喜春,汶川地震发生时,甘肃省陇南军分区司令员崔喜春正在兰州开会,他立即返回陇南,途中严重的灾情传来,宝成铁路109隧道塌方,满载航空燃油的12节车皮随时可能爆炸。
嘉陵江被拦腰切断,积水迅速上升,严重威胁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往最危险的地方赶,崔喜春命令司机调转车头,直奔出事地点,嘉陵镇。从灾情发生到5月30日,崔喜春一直奔忙在重灾区靠前指挥,一个多月就没有沾过床。在他的带领下,军分区全体官兵和广大民兵坚持在抗震救灾最前线,被灾区群众誉为危难时刻的主心骨。崔喜春说,面对灾难挺身而出,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是我这名老兵义不容辞的责任。
主持人:抗震救灾英雄谱:第一个进入震中汶川的记者徐壮志。5月14日12时,一张用傻瓜相机拍摄的图片,加上一则不到400字的文字稿件,传递了一个让全世界欣慰的消息,汶川还在。这是第一张关于震后汶川县城的图片和第一则文字稿件,作者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采编副主任徐壮志。徐壮志是第一个进入震中汶川的记者,随后他又进入同样是孤岛的茂县县城,发出了关于震后茂县的第一批报道,在震后几十天里,徐壮志走遍了各个重灾区,发出了大量图片和文字报道。在地震灾区,徐壮志已经不仅仅是一名记者,当地群众纷纷拿着写有亲人名字和电话号码的纸条请他代报平安。一连几天,徐壮志彻夜拨打电话,传递着平安的消息。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