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是“蒙古包革命”幕后推手?
本报特约撰稿 侯艾君 (中国社科院中亚问题专家)
7月1日,蒙古发生大规模暴乱,期间发生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
随即,蒙古国政府采取戒严措施,暴乱目前已经平息。7月6日,蒙古国总统恩赫巴亚尔宣布紧急状态正式取消。有俄罗斯媒体认为,暴乱是外部势力挑起的又一起流产的“颜色革命”,并称其为“蒙古包革命”。那么,沉寂多年的“颜色革命”为何又在我国的北方邻国卷土重来?
美想成立“亚洲版”北约 至今为止,各国观察家对蒙古发生的事件仍无定论。赞同“蒙古包革命”说的一方认为,对美国来说,蒙古战略价值重大,是遏制中、俄的最佳战略平台,西方在这里有巨大的军事、经济利益。
在蒙古大呼拉尔(议会)选举期间,讨论的主题涉及蒙古国矿产资源分配的问题(有铀矿、黄金、煤炭等,而其铀矿的探明储量就达10万吨),包括执政党人民革命党在内的各党派竞相许诺,要让人民得到最大实惠。虽然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想控制蒙古的矿产资源,但人民革命党领导人宣称:准备将有色金属矿交给中国或俄罗斯的企业开发。
美国早就希望在蒙古拥有军事基地,甚至想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蒙古吸纳进来,成立“亚洲版”北约。但新选举出来的大呼拉尔要是由人民革命党成员占多数,美国在蒙古获得军事基地将会遥遥无期。而且,美军在“可汗探索”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中的活动范围,将大大缩小。据说,应中方要求,原计划在近期举行的该项联合军演已被推迟到9月份(北京奥运会)之后。
此外,在大呼拉尔选举前几天,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称:如果美国政府无视俄罗斯对蒙古的觊觎,那么,亚洲的民主发展将受到威胁,美国也将在这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面临战略性挑战。
暴乱参加者说拿了钱 目前,暴乱虽已初步平息,但事件的幕后主使者还未查明。蒙古国的司法和内务部长孟和·奥尔吉表示,警察一共逮捕了728人,但主要的组织者早已逃之夭夭。被捕的参加者大多数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他们都还不是真正的政治活跃分子。在该国的电视节目中,一名暴乱参加者说:他参加暴乱,是因为拿到了100万图格里克(蒙古货币 100万约合6020元人民币)。据目击者称:暴乱人群是有组织的,他们使用了汽油瓶、石块、自制的燃烧弹等。
但是,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反对党领袖,都拒绝对事件承担责任,他们纷纷表示:他们党派的支持者只参加了和平集会,在暴乱发生前,本党的集会者早已散去。
那么,谁是暴乱事件的幕后主使?显然,只有查到元凶,才能确知事件的原委。
不过,赞同“蒙古包革命”说的人认为,幕后主使者显然就是西方国家。
反对外国开发资源 不过,也有人认为,事件的主要推动者在蒙古国内,而不是国外。抗议的组织者应是蒙古民主党,该党宣称执政党在选举过程中舞弊。因此,这事谈不上是“颜色革命”。
蒙古国的政治多元化进程从1996年就已经开始了。当年,执政多年的人民革命党下台,由反对派组成联盟共同执政。但到了2000年,人民革命党再次执政。2004年,人民革命党与民主党结成联盟,共同执政。但联盟很快破裂,只剩下人民革命党一党继续执政。
2006年开始,蒙古国内发生多起大规模暴乱和抗议活动,口号就是反对国内的政治腐败、反对外国对蒙古的资源开发(尤其是中国和加拿大企业),等等。按照该国学者判断,虽然人民革命党似乎掌握了权力,但该国多年来已有许多政党和政治反对派在活动,政治多元化趋势已非常明显。
当然,蒙古的这次暴乱也有其社会基础:蒙古的社会经济形势比较差,有1/3的国民生活在贫困线下。
事情还远未结束 游行示威者采取的打、砸、抢、烧的暴力手段,也为蒙古政府的强力镇压提供了理由。蒙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俄外交部立即发表声明:“我们认为蒙古政府在乌兰巴托采取的紧急状态是有理由的。”俄罗斯政府甚至明确称:是蒙古民主党在首都搞了这次大规模暴乱,当他们不同意选举结果时,就决定“按照颜色革命的版本,推翻合法政权”。
当然,俄罗斯在蒙古有巨大利益。俄罗斯希望蒙古人民革命党继续执政,因为该党支持俄罗斯投资者开发蒙古国的重要战略资源。此外,俄罗斯企业家还希望参与到蒙古国正在开始的对工业设施的私有化进程中去。
笔者认为,蒙古国的暴乱只是开了个头,还远未结束,很有可能卷土重来。不论这次暴乱是否为“颜色革命”,其组织者都不会就此罢手。因为“颜色革命”的手法虽已无秘密可言,但“颜色革命”的成本非常低廉,这对很多国际政治的大玩家来说,其“低投入、高产出”的诱惑力不言自明。
另外,蒙古国本身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是滋生民众不满的温床:国民贫困、经济恶化、失业率高、政治腐败,等等。考虑到蒙古国是中国的近邻,其事态值得进一步关注。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