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评论:“灾区校长荐儿免试上大学”何以难服众

  若论抗震救灾英雄事迹,中学生小文(化名)可能并不是四川“抗震救灾优秀学生”中最突出的一个,却是眼下最有“名气”的一个——汶川县威州中学200余名师生联名举报,质疑其获得“抗震救灾优秀学生”资格,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


  质疑的焦点在于小文“抗震救灾优秀学生”的申报程序。举报材料中的“校长父亲”、“内举不避亲”、“免试升复旦大学”等等关键词,给人无数想象的空间。而当地调查部门所谓“笔误”的解读,非但没有遏制这种想象,反而更延伸出许多曲折的枝蔓,令当事者如芒刺在背,旁观者如骨鲠在喉。

  此次“灾区校长荐儿免试上大学”事件,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应不可谓不快,但结果却难服众,除了事件本身扑朔迷离之外,还因为,该事件恰巧集中反映了“免试上大学”政策执行中的软肋——如果缺乏有效的公共监督,一项原本作为高考制度补充和平衡的公共政策,非但不能造福大众,甚至可能走向政策的反面,成为消解社会公平竞争价值观及政府公信力的“恶之花”。

  “免试上大学”政策可算是政府对社会道德标兵或竞技英雄的一大“奖赏”。在我们这样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国家,“免试上大学”,尤其是“免试上名牌大学”,其含金量之高,众所周知。从一定角度而言,“免试上大学”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少年英雄——他们见义勇为,品德高尚;他们勤学苦练,为国争光。

  但是,要让一项政策发挥其社会效用,关键还在政策的执行力。“小文事件”中被质疑的两点——“抗震救灾优秀学生”评选标准模糊及选拔过程监督不力,均是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在震灾面前,什么样的行为才算得上“最英勇”,什么样的表现才算“最优秀”,至今仍有争议;至于选拔过程,当地有关人士也承认,小文的事迹并不是最突出的,但“先进材料”写得生动,所以更能引起注意。而小文“先进材料”的曲折上报路径,则更不为外人所知。

  对于“小文事件”,继续调查事实真相,给出令社会公众信服的理由,是当地政府应尽的义务。而在这起事件之外,对于类似的“免试上大学”政策执行程序的规范和监督,当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在没有找到比考试更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之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制度仍有其现实合理性。“免试上大学”之类制度以外的补充政策,往往是以行政方式介入高等教育这一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其分配标准、分配程序的公平公正与否,都涉及政府公信力。在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类似的政策很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通道。为了局部利益,有些地方甚至随意变更政策,这在“高考加分”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以至于出现纳税大户子弟、博士子女、见义勇为者子女加分等匪夷所思的“子承父荫”的政策。

  公众多久才能透过迷雾看到一个真实的“小文”,我们不知。但可以预见的是,社会对“免试上大学政策执行不力可能导致腐败”的担心和追问恐怕不会停止,它不仅关乎众多年轻学子的命运,也关乎一个社会对制度建设的态度。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