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文明办” 英文名称敲定
本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名” 将从8月8日起正式“上岗”
本报讯(记者李洁)本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的统一“英文名”将从8月8日起正式“上岗”。之前社会关注的“老干部”、“精神文明办公室”、“巡视员”、“调研员”的翻译方法已确认。
|
市外办有关负责人透露,本市地方标准《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法通则》8月1日已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8月8日正式实施。届时,本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的统一“英文名”将陆续出现在各级公务人员的名片以及组织机构对外交往的公文信函上。
据了解,之前备受关注的“老干部”、“精神文明办公室”、“巡视员”、“调研员”的翻译方法已确认。例如,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翻译为“Capital Civic En-hancement Committee Of-fice”,以便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巡视员翻译为Counselor、调研员翻译为Consultant。
此外,《译法通则》中还对部分单位现用的英文译名进行了规范,修改了错误译法。例如,目前“交通”译法多用transport、transportation、communica-tions,经过专家讨论,commu-nications一词意指广泛,包含“航空、通讯、路面及海上交通”等多层次含义,如果仅指路面交通,则使用 transport或 trans-portation。
作为全国相关领域中首个标准,本市出台的《译法通则》统一了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法,使来北京工作、旅游、生活的外国人更加准确地了解北京、了解中国。
背景资料
7月初,《译法通则(讨论稿)》曾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短短一周时间,市外办接到社会各界百余条反馈意见,一位88岁的老人特地写信提出修改意见;一些在京居住工作的外国人也建言献策。随后,市外办邀请外交部、北外、二外、中国日报社等机构的中外英语专家对群众意见加以审查确定,最终完成了标准的修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