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浦奕安)北京奥运会即将闭幕。奥运开幕前,一句“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让世界把对人文奥运的期盼放到了中国,放到了北京。从气势恢弘、精致绚烂、处处彰显中华文化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从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奥运场馆匠心独具的中国元素运用上,从遍布京城各处特许专卖店里随处可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商品上……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身边的人文奥运。
奥运闭幕前夕,本网专访在人文领域颇有建树的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
把北京奥运办成人文奥运,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 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较好地用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葛剑雄说,以前我们在选择中国元素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外国人是否喜欢,而这次,开幕式选择的内容尽管外国人不一定懂,但较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中有许多代表性元素,要在一小时里全面展示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舞台、道具和恰当的解说来尽力呈现。
葛剑雄说,通过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国人表现出了自信和坦诚。“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部世界的批评是难免的,只有这样才促使我们不断改进,”葛剑雄表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增进理解的契机,我们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寻求共识。
“我到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去,每天早上练长跑的孩子很多,非常辛苦。发达国家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他们。但埃塞俄比亚的朋友却告诉我,这些孩子做梦都想拿冠军。”葛剑雄说,各个国家情况不同,大家都要互相理解,这也是人文奥运的一个方面。
要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次“人文奥运”。葛剑雄表示,第一,奥运会本身要提高文化含量;第二,奥运期间要突出文化含量,举办城市和所在国家要显示文化优势,并给全世界以感染;第三,参加奥运会的人,无论运动员、裁判员还是各国观众都要显示人文精神,体现人本关怀。
他说,从开幕到现在,人文奥运得到了充分体现。运动员不是单纯追求金牌,观众为胜利者也为失败者鼓掌,为中国运动员加油也为外国运动员加油。这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也体现了人文的精神。
赛场上的亲情力量世界共通,体现以人为本 奥运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较高的文化含量。不少外国记者用很大篇幅报道了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关注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关心中国人和外国人怎样相处,这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正如奥运会主题歌中所唱的那样,“我和你,在一起,同住地球村”。
亲情无国界。葛教授发现了一个细节,在游泳赛场,美国的菲尔普斯和中国的吴鹏的妈妈都来了。菲尔普斯获得8金后,他妈妈说“他拿到再多的金牌也还是我的儿子”。有的运动员失利了,父母也会安慰他们。亲情的力量,在全世界都是共通的。在奥运赛场上展现人性美好,就是人文奥运的一个侧面。
在他生活的奥运协办城市上海,葛教授也同样感受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他说,上海从筹备奥运之初就提出,一方面要协办好北京奥运,一方面又要减少对城市正常生活的影响。比如每年8月举办的书展,是上海文化领域的一场重头戏,今年不但照常举行,而且人潮如涌。葛剑雄说,办书展与协办奥运也是互相促进的,书展其实也是读书人的奥运。他注意到,北京在奥运期间也有很多展览,给北京奥运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奥运繁华终将落幕。但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将愈发强健,迎接一个真正人文时代的到来。正如葛剑雄教授对奥运的祝福:“作为具体的奥运会总是有结束的时候,但奥运精神和奥运彰显出的人文精神将是永久的。愿中国永远保持奥运精神。”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