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石油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与上世纪70年代不同,新能源成本正随着行业规模和技术进步而迅速降低。成本下去了,则再多的产品也不愁卖。基于这一点,再看看未来新能源的成长空间、新能源日益显现的成本优势,没有理由不看好整个新能源产业。
而如何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新能源行业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15世纪煤炭取代木柴,到20世纪石油取代煤炭,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每一次能源格局的演变都最终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的革命。过去一个世纪,受益于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人类社会创造了盛况空前的文明。事实上,社会文明度、复杂度越高,维系这样的社会所需的能源使用量越多。
然而,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终将面临消耗殆尽的窘境。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石油价格多次冲高。过去150年,石油价格此前曾有两次接近或超过100美元/桶的高价。一次是石油刚刚大规模使用之初,其开采量有限,而用途范围迅速扩大导致价格高涨;另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因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先后进行,推动国际油价达到34美元/桶的高价并维持半年,折合为现在的油价约为80美元/桶。最近一轮油价的上涨,从2003年的平均30美元/桶上涨到2008年7月超过140美元/桶。
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刺激起一轮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在内的新能源热潮。几十年过去,今天,人类又面临了全新的、更严峻的能源危机,这个时候的新能源,处在怎样的时势和机遇中呢?
牛市在望
要了解新能源的未来,得先来看看传统能源的今天。
目前的数据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全球储量分别还够使用的时间约41年、63年和147年。有个妇孺皆知的事实是,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污染物排放,给全世界带来了以温室效应为代表的巨大环境危机。
在能源和环境的巨大挑战面前,世界各国就此达成了一个共识:目前的能源格局是不可持续的。在传统能源不断消减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新能源行业牛市在望。
首先来看看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新能源战略。2007年初,欧盟提出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要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到全部发电量的30%。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2017年2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2002年已经达到12%)。日本的目标是,2010年光伏发电要达到483万千瓦(2003年为88.7万千瓦)。
拉丁美洲,2010年整个能源的10%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另外,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中国等国也制定了明确的新能源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