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08奥运会闭幕后的第一天,北京奥运村免费对公众开放了部分场地,中外游客“乐”游其中。 中新社发 追影 摄
8月25日,2008奥运会闭幕后的第一天,北京奥运村免费对公众开放了部分场地,中外游客“乐”游其中。 中新社发 追影 摄
中新网8月28日电美国《侨报》8月27日发表中国时评文章指出,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了物质繁荣,今天,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这个国家步入一个全新时期。奥运凝聚了民心,锻炼了中国领导层的执政能力,这样的态势中,外界所担心的奥运“后遗症”恐仅是一个善意假设罢了。
文章摘录如下:
从本周一开始,中国佩戴着100枚奖牌正式进入“后奥运”时代,这不是炫耀,也不是张扬,而是一个古老民族在历经沉痛苦难后向世界宣告强大的决心。
“后奥运”论者多以经济观点评述后京奥效应,国际社会在奥运开幕前就开始关注奥运带给中国的“后遗症”及“后奥运”中国的走向。
有论者认为,“奥运低谷效应”是任何奥运会主办国难以摆脱的阴影,中国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将随京奥的落幕而画下休止符。
但笔者以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增长远非依赖一届奥运会所能拉动得了,而是在强大消费需求和投资增速较快的支撑和速效的宏观调控下的“中国式”增长。
虽然北京奥运会预算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但是对规模庞大的中国经济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毕竟与经济增长缓慢的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奥运的投资分摊到7年的筹备期中,可谓“小事一桩”。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中国民众本就属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经济的发展都是一项重任,这似乎与奥运无关。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增速在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正在步入一个“缓慢期”,但同样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今年将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三。而且早在奥运开幕前的去冬今春,中国政府就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计划和股市、楼市“挤泡沫”行动。
如果说中国将遭遇“后奥运”效应,那么更为严峻的挑战或许是,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盛赞京奥之语)的中国民众,心中有了“奥运高标准”,难免殷望当局把蓝天保住、令交通通畅、给百姓安全等系列民生诉求,最好让中国“天天在奥运中”。
同样,回应国际舆论方面,环境、腐败、城乡差别等问题必将再次凸显在国民面前,中国政府必须正视并谋求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也应该正视这种现实。
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了物质繁荣,今天,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这个国家步入一个全新时期。
奥运凝聚了民心,锻炼了中国领导层的执政能力,这样的态势中,外界所担心的奥运“后遗症”恐仅是一个善意假设罢了。(钟海之)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