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曾遇到危险
主持人:我们刚才聊完了航天器,也聊过了航天服,接先来跟庞老师再聊一聊航天员的话题,世界上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哪个国家的?
庞之浩:是苏联的列昂诺夫,1965年进行了太空行走,当时主要是美苏竞争,一个是竞争多人上天,刚开始像加加林一个人上天,后来苏联听到美国想多人上天,本来是研制联盟号飞船,结果一看要多人上天,就在原来东方号的飞船基础上改成上升号飞船,三个人上天,后来听说美国要太空行走了,苏联就把上升号飞船加了简易气闸舱,把列昂诺夫送上了太空,但是那次是最危险的。
当时航天服限制层没有做好,本来说航天员出去10分钟,列昂诺夫出去了以后10分钟准备回来以后回不来了,因为航天服像皮球一样,气闸舱的口比较小,进不来了,这时候列昂诺夫艺高人胆大,也跟地面联系不上了,他就把航天服的压力降低了20%以上,等于像气球一样缩小了以后人进来了。
主持人:他擅自把这个压力减少的话对他自己是有危险的。
庞之浩:有一定的危险,但是他还没有完全把气体全部放掉,所以基本上快接近极限的情况下就回来了,光回来就花了14分钟,本来太空行走10分钟,而且他的面罩除雾系统也坏了,也看不到前面了,也看不到了、也听不进了,非常危险,他等于像救生圈一样的,有塞子可以放气的东西,他放气后才回来。据说这一趟太空行走身体减了5公斤左右。
主持人:就是返回舱门的过程吗?
庞之浩:不是,就是整个太空行走的过程,非常劳累的。而且祸不单行,回来以后在抛弃气闸舱的过程中,把飞船的导航系统弄坏了,结果这两个航天员没有在预定地点降落,而是降落在离预计地点几百公里以上的森林里,幸亏直升机找到了。当时总负责人叫科罗廖夫,当时他非常着急,泪流满面,一定要找到。当时直升机也降不下去,就给他们投了衣服和食物,并让他们回到舱里头去,舱里暖和点,到离
主持人:这幅画等于他在太空失重的状况下随意的画。
庞之浩:不是,从太空行走回来以后凭印象画了一幅画,现在这个画在网上能搜寻到。
主持人:聊过了他之后,我们来聊一聊第一个女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行走的,她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庞之浩:第一个女航天员也是苏联人,当时在美苏竞争中,载人航天中苏联创造了很多纪录,这个女航天员叫萨维茨卡娅,原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列昂诺夫是1965年出舱,她是1984年出舱,隔了很长时间了,也是苏联第二个女航天员,她上天两次,第二次的时候进行了出舱活动,和另一个航天员一块出舱。主要完成什么任务呢?一个是太空切割,就像电焊工一样切割,切割完以后在太空焊接,太空焊接也不容易,因为太空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她焊接的很好。第三个是太空喷涂,她把银喷涂到铝制材料上,就像电镀一样的,把这个工作做好,顺利的完成任务。回来以后,据说行走一次也掉了几公斤的肉,而且她回来以后两年,在38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小孩,很健康,所以她证明太空行走对生育影响不大。
主持人:男航天员和女航天员他们在太空生活中有什么区别吗?因为我感觉好像还是男航天员上去的比较多。
庞之浩:男航天员比较多,尤其是太空行走,现在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上去只走了9个人,可能有20多个人次,有的航天员可能走几次,在太空中行走的男航天员已经有几百名了,总共到07年底差不多有400多名航天员行走,但是其中只有9名女航天员行走。主要的原因,整体是女航天员上去的比较少,所以太空行走就更少了。第二个,航天服不分男女,包括俄罗斯奥兰M和美国的航天飞机航天服不分男女,所以很多女航天员非常不适合这些服装,因为女航天员都比较瘦小,所以走的机会更少了。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着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能设计出越来越漂亮的,而且越来越实用的女航天员的服装。
庞之浩:其实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其实在太空男女混编的航天组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男航天员有男航天员的优势,女航天员有女航天员的优势,据说女航天员适应性比较强,不容易得空间病,第二,遇到紧急情况能够比较镇静,能够调节气氛,因为太空比较孤单嘛,有时候脾气比较急躁、暴躁,女航天员上去能够调节一些气氛。
太空行走有哪几种形式
主持人:庞老师,您接下来再给我们介绍一下,太空行走有哪几种形式?
庞之浩:按照不同的目的、场所,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比如按照场所分:一种就是在母航天器外行走,比如在“国际空间站”或航天飞机外行走,这是一种形式,还有一种是在月球表面,以后还有在火星表面行走。第二个,按照太空行走的计划,还有应急方式来进行分类:一种叫计划内的太空行走,还有计划外的,即临时增加的,第三种是应急太空行走,突然出现问题了进行太空行走。按照任务分,目前有验证类太空行走,还有组装类太空行走,还有维修类太空行走,还有有效载荷类太空行走。像美国、苏联第一次太空行走,都是验证式太空行走,都是看看技术掌握的怎么样;组装类的就是组装空间站;还有维修类,就是维修航天器;有效载荷类太空行走,就是做一些实验,包括在月面安装一些试验设备。还有一种分类方式,就是按照生命保障系统。采用哪种方式,一种叫“脐带”式,就像一个婴儿的“脐带”式一样的,那个“脐带”起两个作用,一个是里面的生命保障系统通过这个“脐带”输送给航天员,包括里面的氧气、包括二氧化碳排除、包括温控、包括电源、包括通信,第二个作用是起保险绳的作用,但是现在不采取“脐带”了,因为“脐带”式虽然简洁但是距离有限。现在大部分采取“自主”式,就是像背包一样把生命保障系统背在航天员的背后。当然有的时候看到舱外好像航天员还有绳,那不是“脐带”是安全带,腰上挂两根绳,挂一个挂钩,防止航天员飘走,另外固定在一个位置,可以更好的作业。所以分类有多种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