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结果是如何出炉的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新华社记者吴晶晶)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公众及媒体对地震引起的地形变化众说纷纭,有媒体甚至报道说青藏高原因汶川地震隆起数米。这些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为了对汶川地震引起的地形变化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于2008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共同组织实施了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与分析工作,并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最终得出了科学的监测结果。


  科学施测

  科学的地形变化监测结果对汶川地震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也将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们对此高度重视。

  为了科学实施监测分析工作,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对监测范围、监测手段、资料情况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详细的监测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本次监测的重点区域是龙门山断裂带、陕西南部和甘肃陇南等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及周边地区。同时,鉴于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造成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释放的机理,也部署安排了对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监测,以获取青藏高原震后运动趋势。

  5月下旬,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组织了近百个专家技术组,开展野外监测工作。在青藏板块监测过程中,施测了五道梁、安多、当雄、日喀则、拉孜、定日、珠峰地区等地的多个GPS点,并在由拉萨至珠峰北测量路线沿途加测了重力点。通过将这些监测数据与1995年、2000年、2005年开展的三期青藏高原地形变化监测观测数据比对,分析汶川地震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在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陕西南部、甘肃陇南等地区,专家技术组监测了100多个GPS点。与此同时,收集了上述点位2005年至本次地震前的测量数据,以及全国范围的28个国家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在汶川地震前后各10天的监测数据。

  技术专家组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利用国际全球导航卫星定位服务精密星历、国际全球导航卫星定位服务跟踪站及我国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点坐标和速度场信息,通过对地震前后的观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形成监测结果。

  严格审定

  震中区域监测点的水平位移238厘米、沉降70厘米、隆起30厘米;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块体向东偏南运动,位移达20至70厘米;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监测点水平和垂直方向位移量均为2至3厘米……监测分析结果与之前部分研究机构和媒体的报道大相径庭。

  7月11日,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专家评审会,由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和国家测绘局陈俊勇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中科院测地所许厚泽院士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监测分析结果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监测分析工作严谨、科学、可靠,对汶川地震引起的地形变化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认为,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的研究结果,科学地揭示了汶川地震引起的地形变化特征,为灾区恢复重建、地球科学研究、国家大地基准框架的维护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8月22日,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联合向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上报了“关于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结果的报告”。

  意义重大

  阴朝民表示,此次监测结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明确了结论,通过直接观测的资料,对地震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有了客观科学的认识。二是提供了基准,汶川地震引发了地形的变化,在该地区的大地控制点坐标也发生了变化,如果继续沿用震前的点位坐标,势必使灾后的重建等工作产生地理坐标的偏差。通过大地控制点坐标的调整,对恢复重建提供了精确的地标服务。三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特别是为地震烈度分布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约束条件,使科学家能进一步对地震引发的自然现象以及机理进行探索。

  “地形变化监测结果还使我们能准确掌握地震对国家测绘基准基础设施、国家地震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说。

  据了解,作为灾区恢复重建的保障,测绘部门将力争到2010年建成灾区新一代测绘基准基础设施,测制完成灾区1∶50000、1∶10000、1∶2000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和正射影像图,建设和更新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面满足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