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大公报:借鉴美国经验治理中国通胀(图)

  8月1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6.3%,较上月回落了0.8个百分点。中新社发郑雄增 摄

  中新网9月8日电香港《大公报》9月8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导致中国结构性通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成本因素,也有需求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发展因素,也有改革因素。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需要全面分析各方面成因和相互影响,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反通胀政策和策略。
特别是应从美国几十年来应对通胀的利弊得失中有所启发和警示。

  文章摘录如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之所以陷入长期恶性通胀,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在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胀之间的犹豫不决,助长了越来越大的通胀预期,结果付出了更加惨痛的代价。从中国的情况看,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胀的关键也在于尽快遏制通胀预期。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间,防止通胀一直是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货币和财政等宏观经济政策,从控制总需求、增加总供给、直接价格干预等手段进行物价调节。当然,政府对物价的直接管理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美国治理通胀的利弊得失对于面临通胀难题的中国来说不无借鉴和警示意义。

  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物价上涨源于需求过度,也可理解为货币发行超过商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因此抑制通胀可以通过加税或压缩(政府)支出减少总需求,也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达到同样的目的。由于加税和压缩政府开支会导致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或社会福利减少,往往面临很大的社会阻力,因此美国政府通常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主要手段。

  具体而言,应对通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即通过向金融机构出售国债回收市场流动性;二是调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三是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三者都可以起到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从而抑制总需求的作用。负责执行上述政策的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它根据不同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设定具体的CPI调控目标。例如目前的所谓“舒适通胀区间”在1%─2%之间,当CPI高于或低于上述空间时,美联储就考虑运用货币政策加以调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美国面临严重通胀时,美联储一度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0%以上。

  里根政府时期盛行的供给经济学派认为,物价上涨反映了总供给不足,因此可以通过减税、减少社会福利和放宽政府监管等政策刺激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生产加以解决。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依然因袭了这一思路。

  尽管美国政府对物价的调控主要通过货币政策等宏观手段,但也不排除对物价的直接干预。

  第一,战争时期的物价管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先后对多种紧缺原材料和消费品实行价格管制。主要对除农产品以外的其它商品设定限价,对各种紧缺商品实行配给,包括汽车、轮胎、鞋子、糖、汽油、燃料油以及主要食品等。价格管制确保了战时军需和民用品的基本供给,稳定了市场和社会秩序。随著战争结束和经济生活恢复正常,大部分价格管制逐步取消。

  第二,经济危机时期的工资与物价冻结。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美元大幅贬值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70年和1971年的CPI分别达到5.5%和4%。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恐慌,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发布命令,实行为时90天的工资和物价冻结,而后实际上维持了近1000天。这期间,除特殊情况外,所有商品和服务涨价都需要经过政府审批。这次价格管制成了美国经济史上和平时期政府全面干预价格的一个特例,也被经济学家们批评为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因为限价措施在抑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严重打击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造成社会商品供应不足,更重要的是并未起到遏制通胀预期的作用。在1974年政府被迫取消工资与物价冻结后,当年CPI迅速反弹到12.2%,恶性通胀一直延续到1982年才告结束。此后,美国政府再未对消费品和工资实行全面限价。

  第三,针对特殊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价格管理。美国法律允许政府在一些缺少竞争的领域,特别是公共服务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价格干预,确保民众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服务,同时使投资者也能获得一定的回报。然而,这些价格干预主要是由州政府进行的,各州涉及的服务领域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供电、天然气、水、电话、废水处理、出租车、公共交通和出租住房等。

  尽管美国政府直接管理价格的做法往往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仍受到许多批评。

  导致中国结构性通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成本因素,也有需求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发展因素,也有改革因素。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需要全面分析各方面成因和相互影响,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反通胀政策和策略。特别是应从美国几十年来应对通胀的利弊得失中有所启发和警示。

  美国作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紧缩货币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主要手段也经常力不从心。而中国仍处于经济转轨阶段,金融机构和人民币汇率改革仍在深化,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尚不完善,特别是利率传导机制仍有待疏通。因此,更需要综合运用货币、汇率、财政、税收、分配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握好调控的方式、时机和力度。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胀一旦持续,会出现自我加速,从而逐渐形成对长期物价上涨的预期,导致恶性循环。还有观点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之所以陷入长期恶性通胀,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在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胀之间的犹豫不决,助长了越来越大的通胀预期,结果付出了更加惨痛的代价。因此,美国上世纪70年代通胀治理的最大教训在于,即使牺牲短期经济增长,也应当大幅度提高利率,尽早扼杀通胀预期。从中国的情况看,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胀的关键也在于尽快遏制通胀预期。(记万事)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