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评价福田康夫为中日关系作出的重要贡献,愿与日方继续共同努力,致力于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中新社发史利 摄
版权声明: 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9月8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黄彬华撰写的文章说,国际政坛早有个共同认知,日本首相的换人就跟走马灯一般频繁,根本就不用认真牢记他们的姓名。
一年之内换了两个首相,而且还不会就此罢休,除了令人耳目一新之外,还会有好戏可看,这就非重新认识日本不可了。
文章摘录如下:
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发表施政方针演说之后突然宣布辞职,而福田康夫却又在国会召开前夕如法炮制,突然宣布下野,似乎是在比赛潇洒,不恋栈权势。但严肃的人却会说他们不负责任,破坏了日本的宪政体制。因为,如果潇洒,安倍应该在参议院选举败北之后马上引咎辞职;而福田也大可运用其首相特权,提早解散国会举行大选,让民意来决定谁来执掌政权,而不是又在自民党内作私相授受。
当然,福田有其苦衷。前任小泉以改革为名,乱搞剧场政治,不仅与邻国的关系搞到空前恶劣,还打破了大部分日本人的中产阶级之梦。自民党已经感受到选民大规模疏远的威胁,唯寄望老成持重的福田利用钟摆效应,稳定自民党阵脚,他是临危受命。对福田来说,这是迟来的官运,但攀上巅峰还不足一年,内外交困依旧,民调支持率却一路滑落,他唯有仿效安倍来个一走了之,似乎应验了福田一句惯用的名言:"如风而来,如风而去"。
在9月1日宣布辞职的记者会上,福田的解释是:他不是因健康问题辞职,这点与安倍不同。既然他老当益壮,为何也像安倍要中途走人呢?
有评论以“不平静的343天”对福田表示同情。从上台到宣布走人,前后只有343天,虽然不是现代日本寿命最短的政权,却是人们期望最高,又是最脚踏实地的政权之一。从福田倾全力与中国、韩国修补关系来看,他若继续执政,可望改写日本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史,还有可能开拓一个庞大的区域经济版块。
日本政府无法摆脱小泉时代的朝鲜政策,特别对“朝鲜绑架日本人事件”的咬死不放,最后作茧自缚,使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问题上无法使力。但外交不是日本选民追究福田政府的重点,甚至也不是在野党派追究的对象。内政不彰才是现自民党政府的致命伤。
福田上台,一是面对自民党执政长年堆积的政治与民生问题;二是国际环境不佳,包括原油、粮食等价格高涨带来的通货膨胀,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国际金融动荡,以及济济不景带来的出口停滞。虽然中国给日本带来相当的经济活力,但日本整体经济前景不佳却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福田内阁刚通过“综合经济对策”措施,强调了所得税扣税和削减居民税的措施,却被反对党猛批为“选举对策”,连执政党内部也有强烈的反对声浪,因为日本财政预算已经连年出现赤字,此时减税既不能减少国债的发行,也不一定能改善国民经济,使福田内阁进退两难。
所有反对党都主张提早解散国会,进行众议院选举,原因是自民党在去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首次遭到惨败,不仅把参议院控制权让给了反对党,还因此形成“扭曲的国会”。即使自民党与公明党继续在众议院拥有多数席位,议案却在参议院遭反对派否决,例如日本舰队在印度洋为西方盟国供油的“反恐特别措施法案”,就因参议院反对党的阻扰而受到拖延。民主党甚至扬言,除非解散国会提前大选,不然他们会利用参议院的多数阻碍政府的运作。
按照国会法令,众议院明年秋季将任满改选,但目前自民党的支持率已低于民主党,提早选举必然会使执政党全军覆没,因此自民党的策略是尽量延迟选举。但执政联盟中的公明党,发现它自己的支持率也被拖累而出现红灯。如果明年秋季同时举行众议院与东京都议会选举,公明党可能会在两大选举中成为自民党的陪葬品。公明党的势力范围集中在东京,东京都议会选举是其生命线,因此必须错开两场选举。自民党的困境是,既担心失去公明党的支持,又不能因照顾同盟关系而盲目提早大选。但公明党与它的关系特殊,既是它的执政盟友,又是它大部分选区,特别是城市选区动员选票的别动队。
福田之所以决心放弃首相位子,首先是无法打开困局,其次是确实没有把握带领自民党突出重围,第三是公明党又不停迫逼,再有是与麻生太郎有“禅让密约”之说。但是,选民要变换执政党换换口味,要求改变政治现状的趋势不改,所以自民党换一个首相,就是麻生太郎成了首相,或者选一个“花瓶”女党魁,结果还是不能坐稳,“首相走马灯”的现象依然是一种常态。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