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婷
在"2008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之时,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两个关键部门——省经委、省环保局日前向四川环保世纪行组委会报告了有关情况。
指标稳定下降,但仍有很大差距
2007年,我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较好成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77.13万吨,比2006年削减3.47万吨,下降4.3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7.9万吨,比2006年削减10.2万吨,下降7.9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7.0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1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3.75万吨,同比下降5.04%。
“指标稳定下降,但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省环保局副局长谷声文指出,我省面临的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国家要求,到2010年,我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分别从2005年的78.3万吨和129.9万吨下降到74.4万吨和114.4万吨,分别削减5%和11.9%。而以2007年的数据计算,上述两项指标分别比2005年累计下降1.49%和9.21%,在化学需氧量指标上差距还比较大。
据省经委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为429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增幅的回落,是成绩,也凸显难度。
而在国务院对我省2007年节能工作考核中,国家现场评价考核组认为我省投入不足,存在节能投入额度较低等问题。
灾后重建带来机会与挑战
汶川特大地震给我省污染减排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全省495家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更为突出的是,受地震影响,我省部分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受损严重、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不同程度受到损坏,一些在建的减排项目进度延缓等,加大了完成任务的难度。
监测显示,上半年我省水泥、焦炭、电解铝等高二氧化硫排放行业增速较快,均高于GDP增速。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展开,对钢材、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产品需求将大幅增加,二氧化硫减排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
不过,在谷声文看来,灾后重建对我省节能减排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次地震造成一些工厂倒闭,客观上形成了自然减排的效果。“灾后恢复重建并不是在过去基础上的简单复制,而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更多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
怎样在更高起点、更高标准上进行恢复重建,在恢复重建中推进节能减排?有几方面工作需要加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坚决淘汰污染重、能耗高、效益低的产业;积极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严格环评审批,提前介入重建项目审批工作,确保重建项目尽快上马。
省环保局已出台《关于加强恢复重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坚决不予报批”的十类项目。省经委副主任杨自力也表示,将围绕“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工作思路,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务求完成今年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