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神舟连着中南海——党中央与载人航天工程

  日行百万里,遥看一千河!

  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遨游太空68小时27分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如同每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一样,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组织、实施,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

  3天前,就在神舟七号飞船即将升空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看望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目送3名航天员从这里踏上征程,开始太空之旅……

  神舟连着中南海。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3年杨利伟叩响天宫之门,从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携手飞天到此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圆满成功,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了神舟飞天的壮美航迹。

  千年梦想终成真——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引领着中华民族踏上飞天征程

  1986年的春天,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

  这年3月3日,由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4位著名科学家撰写的《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建议,呈送给了邓小平。

  科学家们在建议书中提出,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谁把握住高技术领域发展方向,谁就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高技术研究的实效要花气力和时间;搞高技术不仅可以集中现有的科研实力出成果,而且可以培养新一代高技术人才。

  两天之后,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在邓小平亲自过问下,中央组织了数百位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制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于10月21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开始实施。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几乎就在邓小平那次著名南方视察的同时,1992年1月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召开会议,听取“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意见,决定对载人飞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同年8月1日,中央专委再次召开会议,会议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作出规划: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审议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在听取了专家汇报后,江泽民说,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载人航天是综合国力的标志,要坚持不懈地、锲而不舍地去搞。

  会议正式批复了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的中国,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历史不会忘记——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探索太空的努力。此时的中国,刚刚从战争废墟上获得新生。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角落里,一声沉闷的巨响过后,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拥有千年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从百年积贫积弱中醒来的中华民族,以超乎寻常的敏锐,回应着太空的呼唤——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还提出了分三个步骤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就在中国人造卫星躁动于母腹之中的时候,中国跨进了饥饿的年代。调整任务,收缩机构,停止大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把力量先转移到探空火箭上去,成为当时正确的选择。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的一片稻田里,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中华民族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10年后的4月24日,西北大漠深处,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一个民族从此进入了航天时代。

  作为集中了众多高新技术的领域,载人航天,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智慧和能力的制高点。

  在举国欢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上天的时候,科学家们就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航天。他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最终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历史的脚步,终于走到了一个辉煌时刻——

  1999年11月20日清晨,西北大漠深处。

  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初冬袭人的寒风中兴奋地等待着这一时刻的来临。

  6时30分,随着指挥员“点火”命令的下达,大地震颤,烈焰喷腾,长征火箭托举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腾空而起,直上云天……4年后的金秋时节,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向太空飞去。

  江泽民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发展,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在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代表党中央郑重指出:发展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作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决策……11年的实践证明,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自主创新建伟业——党中央的深情勉励,激励着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

  神舟遨太空,举国心相牵。

  2005年10月15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内,电子大屏幕上交替显示出神舟六号飞船飞行曲线和一组组技术参数,扬声器里不时传来控制中心与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进行联络的通话声。

  下午4时28分,胡锦涛来到这里,同正在太空飞行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的航天员进行实时通话,关切询问他们在太空中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殷切勉励他们圆满完成任务。

  一个月后,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强不息,自主创新——正是凭着这种勇气和精神,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奇迹般地在这块土地上变成了现实。

  中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世界航天大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经行进了30年。

  尽管我们已经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却几乎一切从零开始。面对飞天路上的一系列挑战,党中央明确要求,我们起步虽晚但起点要高,要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

  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党中央始终关注着工程的进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听取工程进展汇报,到研制和发射现场看望科技人员,鼓励他们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坚持自主创新,奋起直追。

  1999年11月24日,江泽民、胡锦涛等兴致勃勃地来到北京航天城,详细了解神舟一号飞船发射试验情况,仔细观看了一天前刚刚从内蒙古着陆场运抵这里的飞船返回舱,亲切会见了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部分科技人员。

  2002年3月26日,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视察的江泽民会见了参加航天科技人员代表。谈到头一天晚上成功飞天的神舟三号飞船,江泽民说: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今后还要搞空间实验室和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任重道远。他希望广大航天工作者再接再厉,开拓前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船发射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按计划将在2003年的秋天举行。还在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将这项工作列入这一年的工作要点。10月14日下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刚一闭幕,胡锦涛就赶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连夜听取载人航天飞行准备工作情况汇报。次日凌晨,他又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杨利伟壮行……

  党中央的深情勉励,化作了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巨大动力。1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通过突破关键技术带动着工程研制、建设的整体跃升——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迈过美国和苏联几十年间无人飞船—单人飞船—多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直接采用多人多舱的设计方案,轨道舱可留轨半年,继续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为打造托举神舟飞天的神箭,运载火箭设计制造人员开展了300多项技术攻关,进行了350多次试验,在长征2F型火箭上采用了55项新技术。

  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在世界航天界独树一帜。

  由陆基测控站、活动测控站、测量船组成的中国新一代航天测控网的迅速建成,使我国拥有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

  发展载人航天,目的在于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空间应用系统的科技人员先后研制出100余种、216件船载科学仪器和设备,开拓了我国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天文观测、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与预报、流体物理六大科学领域。

  从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的运载火箭到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飞船,从“三垂一远”的发射模式到与国际接轨的陆海基测控网,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越来越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一系列新技术、新创造、新突破,在世界航天史上书写下“中国式跨越”的新篇章。

  从1999年神舟一号初样产品上天到神舟二号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一样,从神舟三号装载形体假人升空到神舟四号载人航天所涉及的各系统全面启动,从神舟五号“1人1天”、神舟六号“两人多天”航天飞行到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在短短9年间实现了7次重大突破。

  “发射一次,前进一步”——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再一次雄辩地向世界证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

  科学管理创奇迹——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汇成了托举神舟飞天的不竭动力

  载人航天,成败系于毫发,质量高于一切。

  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后,党中央十分关注工程的进程和质量。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航天工程要坚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一丝不苟,分秒不差”。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夕,江泽民听取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关于神舟五号发射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他说,即将进行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展的一次检阅,举世瞩目。希望你们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精心组织指挥。

  2005年9月23日上午,就在神舟六号启航的20天前,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情况和实施意见汇报。

  胡锦涛指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内容新,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务必要精益求精、确保成功。他要求有关方面加强统一领导,实施强有力的组织指挥;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确保万无一失;遵循科学规律,保证任务成功;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加强各方面的大力协同,形成强大合力,夺取最后胜利……

  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强调,要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越是现代化,越是高技术,越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建设项目,越要加强科学管理。

  严格对工程全过程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确保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稳步发展——这是党中央对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提出的又一个明确要求。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中国航天人始终把质量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命,把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作为工程建设、研制、试验的最高原则,通过狠抓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努力培育和锻造良好的科研作风,使每次发射试验都真正做到了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

  “归零”,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名词。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管理规定中,这个可以简单解释为“从头开始查找故障原因”的词语被进一步细化为5个步骤,即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

  正是这种严谨细致,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在神舟七号飞行中,飞船、火箭的表现堪称完美,数千台套地面设施设备无一故障,全系统数万个口令无一差错,操作无一失误,北京、酒泉、西安和分布在国内外的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都精确、及时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作为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汇聚了全国数千个单位,仅参试的工程技术人员就超过10万人。如此规模的队伍,离开了团结协作,就不可能有神舟飞船的7次成功发射。

  16年来,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全国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努力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10多万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攀登的浩荡大军——

  依靠团结协作、万众一心,依靠现代化的交通,在西安生产的火箭发动机,在天津制造的飞船太阳帆板,在上海制造的推进器,在四川制造的元器件,在哈尔滨制造的控制器……最终组装成了神舟飞船的船箭组合体……

  科学管理、团结协作——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具体部署下,中华民族在太空中一次次唱响众志成城的时代最强音。

  历史将永远记载这个伟大的合力,伟大的合力定将创造出新的中国奇迹!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邓小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