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君
22、人类智慧是一种稀缺资源,
理性过度会演化为愚昧
人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在博大无边的混沌大智慧面前,人类那点理性和智慧显得过于贫瘠。人类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知识和真理,拥有“完全理性”只是一种假设或希冀。
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和真理只是茫茫知识大象中很小的一部分。雅典德尔菲神庙石碑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谕,埃及法老、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穆罕默德、孔、老、孟、庄等先知们无不告诫人要“自知”、对“未知”要有敬畏感。天底吴楚,狂妄自大,不仅可能成为愚昧的展览,还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理性的自负”一直是人类延续至今的毛病,从圣经上的“通天塔”记载,到今天的核武器、克隆羊、“人兽同体”器官培育等,都是这方面的明证。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正是种种过度的自信和胆大妄为,人类已给自身带来了极大风险——今天人类已步入一个风险社会(RiskSociety),而其中大半恰恰是人类自我铸就的。
23、创新是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
但创新强度必须合宜
创新是人类文明生长与变迁源源不绝的活力源泉,是历史风物景观最本原的底色。创新生发于对自然、社会、人三者关系的历史性演绎和对生存内在驱动的回应。当人类生存境遇遇到巨大挑战时,创新需求和创新自觉的数值最大。在“轴心时代”,人类已整体性地在哲学、文学、宗教、政治、科学等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创新能力,并由此构成了诸民族文化特质的基型,奠定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此后,各文明形态由创新的不断激荡而一次次获得新的生命亮泽。创新在本质上,是人类“族类”特质之外化。然而人类的经历表明,创新强度必须恰当,必须保持在一个“恰当的点”上。没有创新,文明很容易划出抛物线;创新强度过大,则折足覆束,超越了群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无力应战或在一次性的应战中耗费过大而不能应对下一轮的挑战。适度的创新挑战,不仅激荡民众成功地进行当前的应战,而且还使其有能力凝聚起更大的力量,去进行创新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