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于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
新闻背景:某媒体组织的“改革开放风云人物评选”中,李宇春与袁隆平、杨利伟等一起成为百名候选人之一。虽然其上榜的理由看起来很有说服力———她的成名被视为我们认同了一种公众化的参与方式。
但是,反对声浪依然很大,有人质问李宇春与改革开放何干,最多只是娱乐圈风云人物而已……
龚丹韵:作为学者,您对李宇春的入选持怎样的态度?
于海:李宇春从来就有争议,这种争议也许没有最终答案。所以,我觉得更有意义之处在于:通过带有争议的评选,到底怎么看改革开放的进步、怎么看新时代形成的标志性精神,大众能有更全面的认识。支持者并不只是为李宇春辩护,更是为她所代表的一系列新标志、新突破辩护。双方其实都是在探讨一个是否“够格”的问题,也就是大众心目中,改革开放的成就究竟哪些够标志够突破的问题。两方的观点都有贡献,它们一起在诠释什么是时代精神,何为风云人物,借此重温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挖掘它的含义。最终虽也未必能达成共识,但肯定会推进我们的认识。
龚丹韵:那李宇春究竟与改革开放有没有关系?支持者的诠释有道理吗?
于海:某些说法之前就有不少人提过。我一直认为,用手机发短信并不是“参与公共事务”,这和消费者用钱投票“表达个人偏好”没有本质区别,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人、自己偏好的风格,甚至唱歌水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某种人格魅力。真正的公民精神,是以公共参与的方式,争取和维护自己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或者是超出一己之利,对更大集体命运和公共利益的关怀。而“玉米”们为了选票,不仅拿自己的手机发,还买更多手机卡一起发。换言之,这里没有一人一票的制度公平,没有对公共议题的理性观点,在商业运作下,一个人可以表达1000个人的意愿,它强调的不是公共意志,而是个人偏爱,大拇指所指也不是公共表决,而是高度个人化的感情井喷。说到底仍然是娱乐+商业的产物。
如果从社会学角度看其中有什么进步的话,我想说,超女的选秀为平民表达自己的偏好提供了可能。平民的偏好本来难以成为选择,一向由圈内人士、权威人士来决定。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你会发现,最积极的还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期待更多表达机会。现在,李宇春能成为符号,就是因为她集中和象征了平民表达。年轻人可以借李宇春抒发自己的偏好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向往,也在粉丝群中找到分享的归属感。
龚丹韵:言下之意,您并不完全认同上榜理由,但仍觉得李宇春与改革开放有关系?
于海:是的。在宏大话语下,风云人物必须在某领域有突破、与国家的经济政治荣誉直接相关联,如果这样才算改革开放的标志人物,这代表了我们对改革开放的一种认识。
李宇春也是改革开放30年间出现的一个标记,这个标记过去没有,今天有了,那就是平民表达、个性张扬。这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按照传统的标准,李宇春根本选不上。而今天,不专业的歌手依然能成为流行时代的巨星。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巨大改变,就是在弘扬民族集体价值观的同时,也同样肯定了个人感性的权利,肯定了个人追求财富、追求幸福的权利。延伸到当下,当然包括肯定个人的偏好。这不是标记么?
第二个标记,是技术。如果没有手机、网络等通讯的发达,李宇春不可能被选出来。过去,高端技术并不普及,今天技术就是平民主义的,手机是最好的例子。改革不只是制度的改革,也包括了全民对先进技术的广泛拥有。中国人对手机超乎寻常的热情,不正是手机满足了亿万普通男女对表达的需要吗?技术的极致发挥,不是标记么?
第三个标记,是娱乐。不得不承认,娱乐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记,不管你认为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电视成为一个敢笑、敢哭、敢闹的平台,评选都带着娱乐成分。如果从娱乐角度看,这样的评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甚至有人说袁隆平给百姓提供了物质食粮,李宇春则给公众提供了娱乐食粮。理解了公众的娱乐需求,那么我们也就不必对任何一方义愤填膺。
李宇春或许只是时代诸项突破的被动结果,但她贡献了自身的独特性,才会成为一个标记。种种一切新突破汇聚在她身上,令她有了足够的象征意义。
龚丹韵:如此说来,谁算风云人物,很难框定一个原则去衡量。究竟什么才能代表改革开放的标志符号,有没有标准可言?
于海:在改革开放30年历程中,多少大事小事风云变幻,如果把全面的、深刻的总结任务交给一档普通的媒体人物评选,这是可笑的,已经超出它所能负担的分量了。历史本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李宇春之外还可以放易中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道理。
也许平民偶像的诞生过程非常肤浅,完全没有哲学,但是作为公众事件,它还是体现出了社会价值观的演进。年轻人有做梦的权利。给他们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人生,即使没有成功,但未必没有成长。我年轻时做的是解放全人类的梦,当代人有当代人的梦,未必伟大深刻,但本质一样,都是释放青春的活力和能量。做梦的过程就是不断校对自己人生的过程。万千人失败了,而李宇春成功了,那万千失败者仍然从她的成功得到希望,因为在她的身上,集中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表达了新一代的某种心声和寄托。这个时代,大众想选的不是高大全的完美人,而是其某种天分和才情足以把你“雷”一下的普通人。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