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上学难题,怎样破解?

  时间:2008-10-24 04:02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太原市委、市政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斥资15亿元实施“百校兴学”工程,努力解决中小学生上学艰难这一“老大难”问题。
这体现了执政者人本为上的情怀,也包含着构建和谐社会必需的勇气和智慧——

  家底尚可,结构布局不合理

  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今年夏天一直很焦虑。他去年底任现职,半年后即遭遇了省城历史上人数最多的 “小升初”浪潮。

  今年太原市10个县(市、区)小学升初中人数迫近6万,较去年多出6000余人,写下了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的新纪录。人数骤增原因,大而论之有两条,一是2002年省城实施六周岁入学,当年六、七周岁合并就学的孩子同时升读初中,数字急剧扩大;二是外地来并务工人员大幅增加,适龄入学子女超过8000人。

  通过深度挖掘学校内部潜力,9月1日前,近6万名小学生终于每人分配到一个初中学位。

  考验证明,太原市基础教育的家底总体还不错,无论政府或企业举办的学校,还是小学、初中、高中,提供的总学位数够用,甚至像今年多出几千学生,挤一挤也能凑和。

  不过,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新任局长的脑海,让他一点也轻松不起来,那就是中小学结构、布局不合理,以至学生上学极为艰难。而这也是太原市民啧有怨言,太原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解决的。

  抛开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不谈,小学阶段家长和社会的容忍度略高,求学矛盾相对较小。高中有分数线卡着,最近几年招生录取政策执行得较好,同时有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民办学校托着,供需之间也相对均衡。最令人头疼的是初中阶段,一方面,家长、学校和社会公认它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度重视;另一方面,“就近、划片、免试、分配”的原则又不是刚性的,认为可以变通者为数不少。因此每逢招生季节,这一块人满成患,几乎所有人都挤进来争抢,甚至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其中原因,绝非一言能穷尽

  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好。最近几年,省城百姓对小学阶段教育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普通高中的升学需求渐趋旺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太原教育的头等大事。

  破解上学难题,剖析其中原因乃应有之义,也不无裨益。

  一些是圈内外公认的: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说起来容易,付诸实施仍困难重重。近20年,太原市各级政府投资新建的中小学屈指可数。

  ——配套建校全部落空。有一定数量的单位、楼盘和人口出现,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学校。太原市面积没变,有人居住的范围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配套建设学校略无坐实,一一落空。

  ——人口激增加剧“畸形”。即使早些年,结构、布局也只是相对合理,不可能尽善尽美。最近十年,太原市常住人口激增50多万,另有60万流动人员,新增人口密集在繁华区域,一时间水、暖、电供不应求,学位、学校也不堪重负。

  在市教育局领导看来,另有两个原因。一是分级办学,缺少协调。太原中小学,有县区举办的,有市里投资的,有省里管辖的,各有各的考虑和利益,全局观念有待加强。二是原企业所办学校“跌幅”过快,一些大中型企业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质量本来不错,与市中心的好学校难分伯仲,但由于种种原因,十多年来一步步下滑,分流学生和人口的功能越来越弱。

  而据记者调查和了解,也有两方面情况需引起注意。一是办学思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长期以来总是想打造所谓的“重点”和“名牌”,把过多资金、荣誉集中于少数学校,包括评优评先、住房分配、政策运用等,无不倾斜照顾,甚至默许、纵容一些学校违规、违纪、违法,人为制造了学校间的差别和失衡。二是违规招收外地学生,个别学校高一年级招收十几个班700多人,外地学生竟占到一半以上,要么是有钱人的子弟,要么是有权人的子弟,严重损害了太原市民的利益。

  一点一滴,弥补教育大缝隙

  今年年初,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把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绘就“百校兴学”工程蓝图,拟年内举资15亿,新建、改扩建100所中小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基础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学位。

  但远水难解近渴。市教育局除了挖掘各学校潜力外,想方设法缓解矛盾,一点一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解决“公参民”学校问题,减轻百姓就学负担。太原市此类学校共有20所,今年秋季开学前,先将其中11所或恢复为公办性质,或停止招生,相当程度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剩余9所积极准备,明年一并恢复公办。

  增加定向分配指标,均衡生源参差状况。太原市优质高中定向分配薄弱学校名额,最近几年每年为400个,降分幅度在30分以内,今年增加到1000个,降分幅度最多为50分,有力均衡了生源状况。

  实行保送生政策,缩小校际间差距。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今年太原市取消了实行20年之久的原重点学校初中毕业生只能报考本校高中的规定,尝试实行保送生政策,规定同时办有初中和高中的学校,其初中毕业生可按一定比例不经中考直升本校高中。最终保送比例达到了7%,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留在百姓心目中所谓的二、三流学校,缩小了校际间的生源差距。

  教科研团体作战,强带弱共同进步。太原市几千所中小学,不管强与弱、好与差,平时都殊少联系。今年起,太原市教育局积极协调,努力斡旋,使强校与弱校之间相互关联;同时规定每所优质学校必须帮助一所薄弱学校,在学情分析、应对高考及教科研诸多方面共同进步。

  重启教师家访制度,争取社会理解和宽容。教师家访是连接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但近年来,这种好传统已消失殆尽,家庭、学校逐渐隔膜甚至对立。新的家访制度规定,各中小学校必须有不少于30%的教师实行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和家庭需求。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较好地化解了矛盾,达成了谅解和共识,争取了理解和支持。

  布局谋篇,妙手方能解难题

  斥资15亿,新建、改扩建百所学校,手笔之大,前所未闻。不过,仅有勇气不够,还需要更多智慧。

  马兆兴说,“百校兴学”工程量大,头绪繁多,其中四个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尽力做到最好。

  一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耗时费力新建了学校,不为百姓认可,起不到分流生源和人口的作用,这样的例子不仅省城有,全省、全国也不鲜见。省城部分中小学向来口碑良好,教学和教育质量较高,应该适度增大其规模,利用其品牌效应,尽可能多的提供学位。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向城乡结合部转移。太原市10个县、市、区,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东西长140多公里,南北长约107公里;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如此大的面积和距离,百姓认可的多数学校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校与校间最远距离不超过20公里,狭小空间几成“洼地”,周边学生和家长蜂拥而至,令人紧张和窒息。把一些优质高中有序地向城乡结合部转移,既保证了求学者空间距离上的相对公平,也有利于分流生源,分散人口。

  三是让原大中型企业所办学校发挥应有作用。大中型企业举办的学校遍及太原市区外延,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有基础较好的学校,现在绝大多数已移交政府,人财物管理也已理顺并正式运转。在此情况下,要有全局和前瞻性的眼光、思维,一方面注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人员调配和教科研合作,提升教育质量。这些学校有较好的办学底子和办学传承,扎扎实实抓下去,假以时日,应当有不错的效果。

  四是尽快改造一批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学校都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

  目前,太原市“百校兴学”工程所用资金,或由政府分担,或从银行借贷,已全部落实到位;征用土地或场所工作渐次展开,卓有成效;多所新建、扩建校的蓝图已描绘完毕,招标工作正在进行;几十所改建学校正昼夜施工,指日可待。这些规划、设想一步步落实后,短至3年,长至5年,太原市中小学生上学难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教育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均衡化发展。

  记者期待那一天;省城百姓也翘首以盼!

  本报记者 侯红武

  (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