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俄能源合作顺理成章 金融危机促俄让步
【新民网·独家报道】10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莫斯科与俄罗斯领导人签署了多项协议,其中包括拖延已久的从西伯利亚至中国的石油管线协议,该管线一旦建成,年输油量将达到1500万吨。
对于此次中俄石油管线协议的签署,上海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丁佩华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成键在接受新民网记者采访时均指出,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俄在石油管道合作上有了“重大突破”,符合两国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共赢”。而俄罗斯之所以对中国做出“让步”,金融危机给俄造成的冲击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俄借中国之力抗欧美
从1994年中俄两国能源部门开始接触算起,中俄探索合作建设油气管道至今已走过14年的历程。而从1999年开始,中俄双方正式启动了两国输油管道建设项目的谈判,不过,遗憾的是,在此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双方谈判一波三折,一直未能达成最终协议。
“过去几年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中俄石油管线合作始终没有很大进展。如今石油价格一路暴跌,再加上俄格冲突导致俄美关系进一步陷入僵局,中俄管线合作反而迎来了新的突破。”丁佩华说。“中俄如今签署的这一石油管线协议,从经贸与能源领域合作来看,是有重大突破的,确实可以用‘里程碑’来形容。”
而就在中俄达成能源合作协议后,众多西方媒体从地缘政治出发,普遍猜测“俄罗斯在借中国之力抵抗欧美压力”,并认为协议签署标志着两个大国关系进一步密切。
针对这种说法,丁佩华分析认为,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其奉行的是实用主义,俄格冲突使俄美关系进一步陷入僵局,俄罗斯可能会考虑放缓和美国的能源合作。但就中俄关系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又是相互友好国家,两国的合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此,成键表示了赞同。他认为,这样的合作对于中俄双方都是需要的。“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大国,在国际社会上,如果两个国家能够发出共同声音,无论是对欧盟还是对美国来说,都将形成不容轻视的力量。”成键说。
金融危机促使俄“让步”
俄《生意人报》近日刊文透露,俄罗斯石油公司在2009年夏季之前要偿还134亿美元的债务,而国际油价的走低大大缩减了该公司的利润。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西方的债主们已开始纷纷向俄油气公司讨债,而这些公司已无法像以前一样借新债还旧债了,因为西方银行和信贷机构已开始自保,无力再向俄企业放贷。
因此,丁佩华认为,中俄此次签署石油管线合作协议,除了符合双方需要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亦是俄罗斯向中国做出“让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石油价格已经下跌到令俄罗斯害怕的地步了,加上俄罗斯银行的大量贷款都从西方来,西方也有信贷危机,俄罗斯自然要受到影响。对俄罗斯来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帮助了他们;对中国来说,则首先保证了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其次是安全,降低了风险,第三是比起其他运输,管道输油成本更低。”丁佩华说。
对于未来的中俄能源合作,丁佩华预测说,中俄双方亦可能展开和落实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包括俄罗斯石油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在中国建加油站等等,而中国公司进入俄罗斯勘探和开采油气的想法若能实现,则将是更大的一个“突破”。(新民网 黄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