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佛山传媒集团
佛山传媒集团联合采访组记者 王薇薇于圣路易斯报道
10月28日深夜,采访组抵达密苏里州的最大城市圣路易斯。一下机,我们才知道受到了双重打击:一是时间不见了2小时,二是温度下降了二十度(华氏,下同)。
10月末的圣路易斯寒气逼人,我们刚从加州的90多度高温中过来,身上的单薄衣衫根本抵挡不住夜露霜重,冷得双唇发白,脸色发青。更为糟糕的是,另一个打击马上又接踵而来。
为了节省开销,我们此行的所有酒店都是自己在网上预订的。在圣路易斯,我们预订了离机场较近的一家Motel(汽车旅馆)。原本我们六个人订了四间双人床房间,谁知在登记入住的时候,那个头上包着白巾的印度老板告诉我们,他们没有双人床房,只有大床房,我们只能两人同床共眠。因为大家写稿的进度不一,同床共眠会相互影响,十分不便。可那时已是凌晨时分,再换地方一番折腾就无法赶稿,于是只好无奈妥协。
接着,还有更大的挫折在后面等着我们。一番繁琐的手续之后,进到房间才发现,这家旅馆的条件差得可怕,墙上黄斑点点,毛毯破烂肮脏,甚至竟连床单都没有;幸而网络还算健全,并不会影响发稿。大家连忙放下行李,打开电脑开始工作。突然,独自住在楼下的诗华拎着大箱小包逃了过来,神色慌张。原来,她打开房门去隔壁找宋卫东借网线时,旁边的一个黑人竟走进了她的房间,把她吓得一声尖叫。其实,我们都没敢告诉她,经过几天的奔波忙碌和通宵熬夜,她眼圈发黑、脸色灰暗的残样可能分分钟会先把那个黑人老兄吓倒。
不过,所有的这些不愉快,很快就被一连串开心的好事冲淡了。首先,我们遇到了司机兼导游路先生。路先生是江西人,移居圣路易斯已有二十多年。在机场一见到我们,他就一一叫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甚至连我们的职务都一清二楚,还脱口说出了我们出发前那几句发酸的行动感言。起初,我们以为他是从旅行社获得的信息,后来才知道,路先生一直非常关注我们采访组的动向,并在网上浏览我们从美国发回的所有报道,包括《佛山日报》、《珠江时报》和《珠江商报》上的每一篇文章。能在美国找到一个如此关注我们的知音,所有的不开心都烟消云散了。
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我们的开心指数更是直线上升。密苏里新闻学院位于密苏里的哥伦比亚市,校园宁静开阔,树木婆娑,疏落有致。秋日的阳光下,层林尽染,景色美到极至。在这个培养出埃德加·斯诺和无数普利策获奖者的一流新闻学院,我们和媒体融合实验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请教他们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具体操作经验。对于我们这次的联合采访行动,新闻学院中来自广州的章于炎博士说:以媒介融合的方式来美国采访报道大选的媒体,全国只有佛山传媒集团一家。
尽管这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但我们还是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表扬。熬夜赶稿虽然辛苦,但每次想起这句话,大家的心里总算有股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