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涉嫌受贿,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杨锦福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检方指控,杨锦福曾利用职务之便,在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工作中,通过批准相关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学校成立、批准取得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定点资格、批准增加培训指标等方式,多次收受他人贿赂87.2万元。
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补贴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根据国家规定,每个农民工均可接受免费培训,每培训一名农民工,培训机构可获得500元至800元财政补贴经费。各级劳动社保部门负责审批职业培训学校,下拨培训指标并认定培训合格后的实际人数,培训学校据此向财政部门申请补贴。通过培训让农民工受教育,更让农民工得智慧、得实惠,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找到发家致富的途径,那么就是说政府给农民工带来了知识,也增添了本领,让他们遨游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
就此民生工程,却被以杨锦福为首的社保干部看在眼里,吃在锅里,于是上行下效,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杨锦福的参与,其他社保工作人员也就紧随其后,积极参与其中。培训农民工就成了一块肥肉,也是一块唐僧肉,想成“佛”的人都想吃他,况且也是那些在行里的妖魔鬼怪。如果不是社保干部,其他人就没有这个门路,更没有机会。于是一些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与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互相勾结,弄虚作假,大肆套取农民工就业培训资金。
为何社保干部看上了这块唐僧肉?笔者想,一方面是这块资金好赚钱,真是太容易了,弄几个身份证,和培训机构一联合,这些钱就可以进入自己的腰包。正是太容易,连社保干部也出资办起了培训学校。红花岗区社保局副局长舒秋和就业培训中心主任张吉英,伙同他人,出资30万元成立了“创立职业学校”,以每人150元的价码委托创立学校副校长刘文勇和一些社会无业人员分别到正安县、遵义县虾子镇收集当地农民的身份证及照片等搞虚假培训资料。另一方面,我们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给社保干部留下了贪污侵吞的漏洞。监管缺失,制度缺失,因而给腐败分子有机可乘。2006年5月,贵州劳动保障部门开始试点启动培训工作,可试点工作没有制定文件、没有明确资金补贴办法、没有确定监督检查措施等,就允许少数省级认定的培训机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农民工培训,只凭学员花名册等简单资料即可申请补贴,致使管理人员和培训机构借试点勾结套取资金成为可能。
正是如此,内部人都会纷至沓来,都想吃这块唐僧肉,农民工就没有得到培训,但国家的钱却一分不少的花掉了,况且都进入了别人的腰包。
自2006年6月起,贵州省劳动保障部门开始了这一培训工作。至2007年底,全省共完成培训约69万人,共拨付培训补贴资金3.75亿元,相当于这两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就业资金的33%。这么大的民生工程到底惠及了多少农民工?恐怕农民工还不知“肉味”如何?也不知这项民生工程就是给他们自己的,却一直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这起系列窝案的发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使国家遭受巨大资金损失,还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的权益,伤害了农民工的心。
那么到底是谁给了那些私吞“民生工程”的社保干部一个豹子胆?这起“民生工程”的骗保案,犯罪分子的伎俩并不复杂,也相当简单,却能轻而易举的发生,主要是我们的制度不到位,监督机制缺失,正是如此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可今年发生的5.12特大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国家的援助资金和世界各地的援助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灾区,却很少发生私吞救灾物资的人和事,这就是当时抗震救灾的指挥到位,监督机制到位,救灾物资在阳光下运行,什么温床都不能让腐败滋生,况且网上网民的监督力量也是巨大的,正是如此,我们既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也战胜了腐败。
那么为何不能将民生工程像抗震救灾物资发放一样进行“阳光操作”,堵住一切漏洞,将培训内容、学时、经费等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晓,做到公开、透明,形成监督的力,从而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和作用。况且监督机构要做到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政策落实,绝不能让任何人将民生工程当作囊中物,口中肉。(渭水河)
(注: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