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
有多少资金会投入到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上,目前还不确定 |
【4万亿投资】中国将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
《财经》记者 刘京京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将是重要内容。但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硬件和软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财经网》特稿/记者 刘京京】在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变化、外需减弱压力较大的局面下,如何扩大中国内需,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加大对滞后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四条就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据新华社11月4日报道,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山东考察时也曾表示,要把保障性住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等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双赢。
显然,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已成为启动内需的重要内容。
卫生部财务规划司基建装备处处长刘魁告诉《财经》记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在硬件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房和设备还不足;在软件上,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和急需业务培训。而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也都需加大投入,予以完善。
基层卫生投入尚无确“数”
根据初步计算,国务院提出的十条经济刺激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至于会有多少资金会投入到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上,11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还不确定。
过去,中国的卫生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薄弱,导致大量患者流向大医院,而本应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门庭冷落、设施不足,人员紧缺。
据卫生学者调查,目前中国城市三级医院中,65%的门诊患者和77%的住院患者可在基层卫生机构就诊,并能确保质量;如这些小病能向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流,全国城市每年可节省约2000亿元医药费用。
据发改委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94亿元,改造和新建了一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市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和基建投入了约30亿元。
然而,截至目前,基层卫生设施的投入仍有不足。在较为富庶的江苏省,全省医疗机构床位中,农村仅占24%;医疗机构固定资产71%集中在县以上医院;拥有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中, 88%的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而在宁夏等落后地区,山区农民中,43.6%的人到达乡镇卫生院,需花费1小时以上,而51.4% 到达村卫生室需半小时以上。
卫生部财务规划司司长赵自林2008年7月曾表示,中央将于2009年安排近27亿元中央专项投资支持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务院上述十条措施出台后,这一数字可能会有所增加。
卫生投资应考虑人口流动
卫生学者指出,如果政府确能增加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那么无论是投资本身,还是因改善居民健康而带来的人力资本提升,都能拉动经济增长,并有望推动医改的进程。
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国际卫生研究室主任赵翃雯认为,卫生投资应与中国人口大量流动的现实相适应。中国现有1.3亿农民工,应在增加卫生投资的同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农民工在城市也能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赵翃雯还表示,对于负责“小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该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政府全包是不对的”。
卫生部财务规划司基建装备处处长刘魁则认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增加新的硬件,相对比较容易。但这些设施要发挥最大作用,必须增加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同时强化培训。这是更长期、更艰巨任务,也需要多部门的合作。
11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目前卫生部已采取了定向培养基层医务人员、系统培训现有医务人员、城市医生到乡村对口支援等措施,以强化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卫生部今后还将采取措施,吸引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