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10月12日电 (记者郅振璞、刘鑫焱)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11.10”地震迄今,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一线,全省上下冒着严寒奋力抗击震灾,力争把高原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目前尚无人员重大伤亡报告。
海西地震严重影响着柴达木盆地这个重点工业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到目前,经历800余次余震,今晨5时56分大柴旦地区仍发生一次5.1级余震。
这是继2003年4月17日德令哈市发生M6.6级地震以来,海西发生的又一次较大地震。相比,这次地震位置向西移动,波及面更大。由于震中位于大柴旦工矿区,造成区域内绝大多数工矿企业停产。初步测算,这次地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179.6万元,其中工矿企业直接经济损失5260万元;地震造成2人重伤。共造成2334户、8834人受灾,倒塌房屋12间,危房7444间,受灾面积为14.9万平方米。道路、通讯、供水、供暖、供电、农田水利等设施受灾情况,还在进一步统计之中。
地震发生后,海西州多次召开地震应急指挥部会议,贯彻省委书记强卫、省长宋秀岩救灾指示精神,省委副书记骆惠宁、副省长高云龙、省政协副主席、海西州委书记罗朝阳等,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海西州震区一线靠前指挥,紧紧抓住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这个核心问题,全力抗震救灾。
骆惠宁一行到海西州人民医院看望因灾受伤的二名义海煤业公司职工。接着驱车200多公里,先后深入德令哈市尕海镇、怀头他拉水库、大柴旦大煤沟矿区、西部矿业锡铁山矿区、大柴旦镇等震区,现场察看房屋受损和企业生产设施损毁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参加抗震救灾的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现场指导工作。
省、州委特别安排凡房屋严重受损的群众,都要搬出来住。对住进单帐蓬的,要全部更换棉帐蓬,确保不受冻。积极做好民政救助、卫生防疫工作。对少数因保证矿山安全而坚守岗位的职工,加强应急自救知识培训和紧急撤离演练,确保职工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强余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工作。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报告震情动态,努力减少余震造成的损失,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坚决避免发生新的人员伤亡。同时,要科学组织恢复生产工作,抓紧对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消除隐患。向受损严重的矿区增派矿山救护队。坚持分类指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恢复生产。
海西州各工作组加强地震监测和值班工作,保持信息上报渠道畅通;加大辖区内水库、桥涵、电力、学校、工地、通信等重点部位监测力度,排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青藏铁路公司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加强了铁路沿线的监控和防护。为安全起见,当日10时起,青藏铁路公司对德令哈至哈尔盖进行每小时60公里限速,德令哈至格尔木进行每小时45公里限速。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