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的背后:国家从四方面推进产业经济结构转型
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冲击。其中,产业经济结构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积极推进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在各行业以及企业中达成了共识。
国务院刚刚部署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大措施,为积极有效地推进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其中强调,世界经济调整将为我国加快结构升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带来新的机遇。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缓解企业发展压力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成本上涨、需求减弱带来的利润降低等因素,很多中小企业在资金链以及盈利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融资渠道变窄使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而我国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放宽",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企业发展在资金上的顾虑。
措施提到,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在过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三次降息;并在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调高出口退税税率,下调企业贷款利率。在贷款政策上,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并保持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此次央行在先前改进企业贷款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贷款限制,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次增值税转型,预计在明年将会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这一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业发展在资金上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了企业有效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将有力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此次金融危机中,出现倒闭破产的中小企业多为企业结构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创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所谓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高能耗的产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较大的冲击。通过此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一方面国内的企业亟需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亟待走向优化。
"十大措施"指出,将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这将有力地推进我国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优化,并极大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在货币政策适度放宽的环境下,在总结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之后,调整产业和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在国家新一轮拉动内需中能否抓住机遇的重要手段。
同时为了促进创业,目前我国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一类的企业实行三年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和城市土地使用税。今年上半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无论企业是否在高新区内都可以享受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此次经济刺激方案中,更是提到了将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技术进步。这样不但有效保障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长远发展,更将刺激一大批大学生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
支持服务业发展将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十大措施"中提出,将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目前,我国服务业在各地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普遍不高,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
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之后,我国已经具备了迅速发展服务业的需求。国务院会议指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这次两年多时间里新安排的投资就达到4万亿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这一系列措施必将极大地刺激我国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50%的局面也将得到迅速的改变和调整,从而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合理转型。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推进产业经济结构健康转型
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三高企业"数量逐年减少。此次经济刺激方案中提出,将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财政部税务司副司长王晓华先前表示,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今后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研究开征独立型的环境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这些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在发展中加强节能减排投入,通过产品和产业升级转型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有效控制"三高企业"数量,并促使这些企业向低能耗、低消耗、低污染的节约型企业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力地推动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健康转型。李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