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生命教育异化成“死亡体验”
作者:陈一舟
“如果这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在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的主题班会上,当看完了一部生命如何从受精到呱呱坠地的影片后,心理辅导老师牟洁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写“遗书”。
不知曾几何时,“模拟写遗书”之类的所谓生命教育理念在国内中小学开始“流行”起来,近年来屡屡会读到类似的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部门日益认识到生命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正是很多中小学纷纷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根本所在。重视生命教育,自然是一件好事情。然而,如此教育方式却让人疑惑丛生——让学生在模拟出的、“死亡即将来临的环境”中写一封“临终遗言”,这是生命教育吗?请恕我难以苟同。
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曾经有教育专家这样“定义”——所谓生命教育,就是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等方面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心理调节的素质,进一步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尊重他人生命和自我生命的意识。
那么,昆明这所中学开展的这一模拟“写遗书”活动:学生教育诱导“营造”出的死亡即将来临的“悲惨”氛围中,动笔写自己的“遗言”——这让他们体会到的是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美好、生命的活力,还是死亡的威胁?要依我看,这哪里是一堂生命教育课啊,简直就是一场“死亡体验”——只会让学生感到恐慌、无助,无形中产生或者加深对于死亡的“畏惧”,产生一定的心理误导。当然,学校加强生命教育的出发点还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千万不要把生命教育异化成了“死亡体验”——因为,“死亡体验”与生命教育的本义背道而驰,生命教育是教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而不是让他们对死亡产生“畏惧”。必须要认识到,人类基于死亡降临而瞬间产生的留恋、无助、恐惧等本能反应,与出于对生命价值的认可而形成的尊重生命自觉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直面死亡要比回避死亡好。由于中国文化对死亡的忌讳,造成目前很多孩子抗打击能力太弱。但直面死亡,是教育孩子树立直面死亡的意志和品格,而不是让他们直面“恐惧”。而且,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塑造,让学生写遗书来直面死亡,这种教育心态本身就是错位和急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