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中国·昆明“法治城市·制度创新”论坛圆满完成各项研讨任务,在昆明顺利闭幕。
“本次论坛将"法治城市·制度创新"主题与"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区域法治建设情况相结合,通过高层指引、专家讲座、学术研讨、现场观摩、论文交流等形式,开展丰富的论坛活动进行展示和交流,是昆明市一次难得的学术交流和城市形象展示的盛会。
”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东教授在论坛闭幕式上对这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
法治为什么重要?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国家来讲,法治规定了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和方式,是一个国家如何获得秩序、获得发展的方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整体宏观结构。而对于个人来讲,法治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法治决定着社会的弱势人群能否获得保护,也影响着个人能否通过合法的奋斗获得尊严、成功和幸福。
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法治是我们通向幸福的大道。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每一位公民都可以依靠法治的进步获得不同的幸福。
昆明市举办这次论坛具有重要的意义。陈云东认为,法治的进步依赖于政府的推进。法治的结果之一是使政府及其官员受到规则的制约,受到社会的制约。政府重视法治意味着政府自愿为权力套上“紧箍咒”,这将极大地减少法制建设中的阻碍,减少法治建设的成本,并且政府重视法治将为社会大众作出表率,树立社会对法律的尊重。
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马怀德教授指出的:“只要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树立起依法行政的观念,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那么,就能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最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供最坚实的制度保障,就能够为城市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论坛举办了法治城市建设系列专家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林教授,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副所长王公义分别就法治城市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了专题演讲。与此同时,论坛还分别开展了三大特色活动:组织召开了“法治昆明量化评价体系”研讨会和“平安指数测评体系”新闻发布会;现场参观了盘龙区桃源社区基层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体验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成效;开展了大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了万人法治建设签名活动。三项活动的开展,对完善法治昆明建设评价体系,激发市民参与法治昆明建设的热情,营造法治昆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法制日报社副社长周秉键在论坛闭幕式上指出,论坛围绕“法治城市·制度创新”这一主题,总结提炼了在建设法治城市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所引发的思考,既有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有具体实践工作中的成果、困惑,是法治城市建设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达到了预期目的。
据介绍,专家、学者和法学工作者围绕法治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法行政与制度创新、区域法治建设等专题,既达成了不少共识,也充分表达了对某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和独特见解。昆明市广大市民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途径参与这次论坛的各项活动,普遍接受了一次生动广泛的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扩大了法治昆明建设的影响力。
昆明市前不久入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除了天然的地理和人文氛围外,法治环境的改善也是重要原因。相信昆明的社会各界、生活和工作在昆明的人们将为昆明的法治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昂首阔步迈向法治的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