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感受改革开放30周年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最新评论

《瞭望新闻周刊》改革开放特别报道

IBM:最有意义的事情

  《瞭望》文章:IBM:感受中国吸引力

  作为一名“深蓝”,周伟焜见证了IBM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壮大,更感受到了中国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尚前名

  “在IBM工作了40年,我个人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中国放入到IBM最主要的地图里面,把中国放入IBM董事会的重要议程里面。

如今,虽然IBM公司的全球总部仍然在美国,但是我们把成长性市场(GrowthMarket)的全球总部设在了中国上海。”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以这样一句话开始了与记者的对话。

  《瞭望》:上世纪30年代IBM曾在华从事相关业务;离开中国市场后,请问贵公司又是怎样回到中国的?

  周伟焜:IBM与中国的业务联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70多年以前。早在1934年,IBM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它的第一台商用处理机。1936年,IBM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这是当时IBM在远东的第一个办事处。此后,战事频繁等原因隔断了IBM与中国的联系。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IBM公司再次来到中国。1979年,IBM为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一台IBM370型计算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装的第一台IBM中型计算机。这一次并不是IBM主动推销自己,而是中国政府主动找到了我们,即使这样我的很多同事仍然不看好中国市场。因为对于当时国外的人而言,谁也不确定这样,的开放政策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这第一笔生意做得“小心翼翼”,完全是试探方式的。

  《瞭望》:1988年,您成为IBM台湾公司的总经理,三年之后,也就是1991年,您提出了一个对日后IBM发展影响巨大的想法——建立IBM大中华区架构。仅仅一年之后,IBM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请问IBM为何加速了在中国的发展?

  周伟焜:准确地说,大中华区的概念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美国《新闻周刊》一位记者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这一片区域将成为全球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他的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

  因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在华业务也日益扩大。80年代中后期,IBM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当时我们对IBM在中国的发展抱了很大的期望,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尤其是1990年,那一年是IBM有史以来利润最好的一年。我们财务长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的生意很好,开创了新纪录,现金多得不知道怎么用。”他作比喻道:“1990年是法国红葡萄酒的最好年份,也是IBM的最好年份。”因此我们也希望能够再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1992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IBM中国有限公司,这是IBM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此举使IBM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IBM的全球业务自1990年之后就没有那么好的成绩了。从1993年开始,IBM把以前赚的钱都亏掉了,基本上是连续亏损。董事会第一次决定,从公司外找一个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从外面请人,此人正是郭士纳。

  1994年,他来到中国。当时他告诉我们,虽然IBM曾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还是低估了这块市场的潜能,还有很大的市场可以挖掘,因此要坚定在中国的发展。此后,我们便把开拓中国大陆市场提为IBM公司战略优先地位,IBM总公司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在华业务全面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瞭望》:IBM特别强调“全球整合”,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周伟焜:早在90年代,IBM就已经注意到,整个IT产业中硬件的价值在降低,软件和服务的价值则在增长,因此在IBM面临空前危机的时候,郭士纳作出了向服务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IBM洞悉商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扮演着整合两个领域的关键角色,不断深入地将电子商务、随需应变、面向服务架构、全球整合企业等一系列先进的业务与技术理念引入中国企业。通过更多的整合,我们希望把我们重复的投资、重复的流程减少,把很多重复的机构设置全部标准化。尤其是在中国,我们认识到,在中国投资,如果仅仅是为中国市场服务,那实际上是没有发挥出中国市场的潜能,因此要进行全球整合,让在中国的投资能够为IBM在全球的发展服务。

  《瞭望》:您自1995年开始在中国已经工作十几年了,一直都没有离开,是不是因为中国带给您很多的机会和挑战。

  周伟焜:实事求是地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呆这么长时间,本以为做三四年就可以离开,但现在我已经决定要在这退休了。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一个“黑洞”,当然这不是贬义,而指中国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地方。在这,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变化、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让我舍不得离开。当初我在香港、台湾工作,觉得市场太小,感觉施展不开。后来去了澳大利亚,地方虽然够大,但人太少,市场潜力依然有限。最后来到中国大陆,终于让我“得偿所愿,如鱼得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天晗)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邓小平 | 胡鞍钢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