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相关组图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幻灯:电视机发展史

我来说两句 2008年12月12日09:08 来源:人民图片网

  电视机没有终极

  蒋铎摄 

  20世纪,人类发明了电视机。大约20世纪60年代,就听说电视机了,但那很遥远,仿佛是在别的星球,是极少数富人的享受。70年代末,电视机开始进入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一开始,谁家买了电视机,就成了大喜事。这等于把电影院、剧场搬到自己家里啦!如果谁家买了,街坊四邻的孩子、老人就会跑去看新奇。热心的人家会主动邀请你去,一到晚上就会说:“过来吧,一块儿来看吧。”有福大家享么。可也有买了电视机的人家不喜欢这样。孩子不知趣,跑到人家,一转眼灰溜溜的回来了,说,人家今天不开。这不能怪这样的邻居。看一次两次没关系,你若天天去,成了习惯,就把人家的家庭生活搅乱了。

  最早卖的是9英寸的,接着12英寸的,都是黑白电视机。北京是牡丹牌的、昆仑牌的,后来还有上海飞跃的、熊猫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得凭票。票怎么来?有的是朋友送,有的是单位抓阄。我有幸得到一张票。过了几年,电视机有彩色的了,尺寸也大了。这当然比那9英寸黑白的强多了,但更是一票难求。上年纪的人可能还记得,当年曾流行两样电视机的“外设”:一个是蒙片。蒙在黑白电视机屏幕前。透明的,上半部分为蓝色,因为画面上半部分多为兰色的天空。下半部分为橘红色,因为屏幕画面的下半部分黄土地比较多。这样蒙在黑白电视机前,多少有点彩色感觉;再一样,是放大镜。尺寸比屏幕略大,放在电视机屏幕前,可以把屏幕放大一些。这都反映了人们对于彩色和大尺寸电视机的向往。我曾用过屏幕放大镜。如果保留至今,肯定有文物价值。有80年代中期一年的春节前夕,我楼上的街坊忽然跟我商量说,他新买到一台21英寸的进口彩电,想把他现在这台牡丹牌14英寸的彩电卖给我,说他们看的比较仔细,有七八成新,效果不比新的差……这近乎天上掉馅饼,求之不得,何需多说。这一年春节,因为有了这台八成新的14英寸彩色电视机,我家小屋的室温像是升高了几度,显得格外温暖,全家可以围坐在一起,看彩色的“春晚”了,那幸福感就别提了。我们开玩笑说,我们今天过的日子比慈喜太后强,她虽是一国之尊,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但没看过彩电!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至今对我楼上这位街坊怀感激之情。

  1987年秋天,我有机会出了一次国。那年月,出国回来可以在“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一大件”——进口免税家电。那时候最时兴的是“21遥”。何谓“21遥”?即21英寸彩色电视机,带遥控。电视机遥控是新技术。坐在沙发上不动就可以选台、调音量,太神奇、太享受了。不知什么原因,那时的21英寸,显得那么大,加上功能又如此之丰富,我以为这近乎完美的“21遥”,大约是彩电的终极了。我兴冲冲蹬三轮车把这台洋名牌“21遥”从北郊拉回家。路上竟然有人缠住我,打算出高于我买价许多的钱买我这台“21遥”。这当然门儿也没有。我猜想他多半是去倒卖。可见当时“21遥”,有多么紧俏,何等金贵。

  但出乎我的预料,电视机并没有终极。以后一步步的又时兴25英寸的、29英寸乃至32英寸的。电视机功能也越来越多,可以看光碟,唱卡拉OK。接着,又出现落地的巨型背投电视机,但“背透”如昙花一现,现在市场上已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了。原来的小电视机屏幕是突出的,像龙井鱼眼睛似的。后来屏幕越来越平,又是“超平”又是“纯平”,直发展到现在16比9的宽屏平板电视机。平板中有液晶的有等离子的;有软屏的有硬屏的;有60HZ的有120HZ的;有高清的有数字的……名堂多极了。逛电视机市场,令人眼花缭乱。到这时,“票”早已成为遥远的历史,现在是打折促销,买电视机有赠电磁炉的。

  理智地想,直到今天电视机也非尽善尽美,如“拖尾”啦,能耗高啦……它不会有终极。

  电视机是什么,是舞台?是电影院?是课堂?是窗口?是书本和报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电视机带给人的绝不仅仅是快乐。电视机把人类带进了视觉传播时代。它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它可以使一个偏远山村里甚至没有到过县城的老人看到城市的楼房有多么高、汽车如何多,小姑娘知道大都市女人的高跟鞋是什么样子……人们在家里可以立即看到“嫦娥一号”升空的现场直播、美国大选的进展……它使祖先“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多么广泛,无法估量。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