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出访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的访问。图为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阳台上。 |
|
1979年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这是邓小平在机场向欢迎者挥手致意(摄于当地时间1979年1月28日下午)。新华社发 |
|
1979年2月2日,正在美国访问的邓小平在休斯敦观看马术竞技表演时向观众招手致意。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
新华网纽约12月15日电
专访:他实质性地推动了整个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夏伟回忆邓小平访美
新华社记者杨蕾
“邓小平1979年访美对中美关系所带来的变化同尼克松总统访华一样重要”,他实质性地推动了整个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夏伟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要知道,30多年前,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几十年的封锁与敌对。尽管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问了中国,但是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仍然一无所知,对中国领导人更是陌生,”当年曾全程采访邓小平访美、如今已白发苍苍的夏伟回忆道,“对他(邓小平)而言,在当时的背景下访问美国是一个非常果敢的决定。
”
20岁时开始学习中文的夏伟196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中国历史博士学位,一直致力于对东亚特别是中国的新闻报道和研究。他早在1975年便到过中国,并在此后10年间负责《纽约客》杂志的中国报道。在他出版的14本著作中有9本是关于中国的。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纽约时报》特聘夏伟作为随行记者全程跟踪采访。
1979年1月28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乘专机抵达美国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
“那是一番前所未有的景象。”夏伟至今仍然记得,邓小平的到来仿佛在全美国刮起了一阵旋风。他说,“从外交官、参议员到商界人士,所有人都想得到邓小平出席的酒会的邀请函”。
作为200多名跟踪报道、采访邓小平活动的记者之一,夏伟看到了一个务实、干练、语言简洁有力的中国领导人。夏伟说,“他说话直接、坦率,从不排斥、回避记者。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为他折服,他得到的是近乎一致的赞赏与尊重。”
在邓小平一周左右的访美行程中,夏伟印象最深的一幕、也是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当中国代表团来到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顿小镇观看牛仔竞技表演时,邓小平入乡随俗地欣然戴上宽边牛仔帽。“我记得在那个时刻,我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标志。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跨越了两国关系的困难时期,正走向美中真正开始合作的新时刻,”他说。
在1997年3月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的纪念邓小平逝世的文章中,夏伟曾写道,推动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是邓小平的一大贡献,那个“在鸡尾酒会上与美国政界、商界人士觥筹交错应对自如、在肯尼迪艺术中心为约翰丹佛(美国著名乡村音乐歌手)鼓掌助兴、在得克萨斯牧场头戴牛仔帽”的邓小平,非常“善于与他人建立合作并形成共识”。
在夏伟看来,邓小平的到来让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迅速“回暖”,“从对中国畏惧、疏远、怀疑变为充满兴趣、好奇,并且愿意同中国以过去不能想像的方式合作”。
“我认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我想邓小平在30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曼哈顿的亚洲协会总部办公室里,夏伟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他说,目前是两国关系发展历程中又一个关键时期。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的选出,两国应该加深合作,在世界的舞台上携手面对各种新挑战。
“我想这是邓小平乐于见到的,”夏伟微笑着说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