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与哈工大的30年因缘
文/段风华
经历命运的拐点
树下,一个少年踮着脚,伸着脖子,眼睛专注地盯着前面不远处的教室——教室里正在进行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的考试。好不容易从教室里走出来一位老师,少年赶忙迎过去:“老师,考试难不难?”老师停下来看看他,说:“今天考数学,题目有……”老师刚一说完,少年就一把从树上折了一根树枝儿,蹲在地上比画开了:“这个题我会做,你看,你看……”老师耐心地看着王树国写完后,一脸惋惜:“可惜你不能考,要不然,你能考上……”这个场景永远定格在王树国的记忆深处。
1973年,王树国高中毕业,当时的高校正忙着停课闹“革命”,他上大学的理想自然化作泡影。王树国转而跟父母软磨硬泡地要去下乡,因为按当时的规定,下乡两年以后可由贫下中农推荐考大学,这在王树国看来是唯一能上大学的途径。就这样,刚刚16岁的王树国很快离家下乡了。尽管农活儿很累,但他仍然坚持每周跑几十里路回母校,给中学老师交作业。几个月后,表现突出的王树国被抽调到大港油田当工人,他拼命工作,很快被评为油田指挥部的先进工作者。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一天,收工回到宿舍的王树国看到刚送来的报纸,一条消息赫然映入他眼帘——高考要恢复了!对于一心想上大学的王树国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考试前一天,王树国即赶了100多里路来到考点。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宏伟的目标在鼓舞着我》,看到题目,几乎未假思索,王树国提笔就写,他写对大学的向往,他写在工作中的磨炼,他写自己作为一个年轻的石油工人的奋斗目标……
但数学考试却并不顺利:“我把一个简单的三角函数题的正弦、余弦弄错了,出了考场以后,我特别伤心……”直到考试成绩出来后,王树国悬着的心才放下——他的成绩竟然排在前五名,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年,在恢复高考30年之际,已经担任了哈工大校长的王树国感慨地说:“那是一次真正的考试,尽管它很简单。但它不是考你记住了什么,而是考你的知识积累,考你的学习毅力,考你有没有放弃学习的惰性。”
我的大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由此成为现实,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在哈工大演讲时说:“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毕业生。”
作为我国航天人才的培养基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哈工大已经为航天领域输送了8000余名毕业生,其中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总指挥栾恩杰,原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元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马兴瑞、许达哲,神舟飞船总指挥袁家军、“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神舟”六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南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哈工大和清华大学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哈工大以“工程师的摇篮”而誉满全国。当记忆的胶片定格在1978年时,年轻的王树国走进了哈工大,这所高等学府在他的眼里充满神秘。第一次上外语课,老师问谁会外语,王树国高高地举起手说:“我会,我会……”老师问:“那你说说看都会什么。”“毛主席万岁!”这是当时他唯一会说的句子。那时候的王树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仅仅会一句外语的他有一天会远渡重洋,去法国留学。
1987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几年的王树国被国家教委公派去了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院和巴黎第六大学开始了留学生活。王树国的专业是研究机器人,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学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属于尖端而复杂的高技术领域。1989年,王树国一回国就参加了国家重点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被委以重任。由哈工大、上海交大、北航、国防科大、华中理工等5所中国著名高校的60多名成员联合承担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智能机器人结构仿真系统”软件包项目,王树国任项目总工程师。勤奋、实干,加上智慧使王树国很快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哈工大新一代“八百壮士”的排头兵、顶梁柱。
回国后由于工作繁忙,王树国甚至一直未抽出时间去探望父母双亲,直到春节前两天,他才带着妻儿匆匆赶回河北老家。他不忍心对父母讲科研攻关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两天后就要返回学校。大年初二一大早,王树国就向母亲告别准备返校。走出很远后回望站在寒风中满头银发的母亲时,他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1992年,以王树国为总工程师的这项重大科技成果通过部级鉴定,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王树国还主持、参加了“空间机器人地面实验综合平台实时仿真系统”等11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机器人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多项成果。
科研之外,王树国还坚持授课。他长期坚持用美国原版教材及最新英文资料作参考书,用英语给研究生讲《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等专业课。他教授的《机械零件》课非常受学生们欢迎,而实际上那是一门被公认为枯燥无味的基础课。
白天,王树国忙于科研事务及行政工作,夜里备课、筹划课题,不知不觉忙到夜里两三点钟,有时候第二天还不得不匆匆忙忙地拎起包,赶去外地的飞机。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说:“树国的兜里,最常见的就是飞机票。他的勤奋精神真让我钦佩。不论出差到哪里,无论时间长短,他总是带着学生的论文、课题报告或讲稿,一有空就看、批改。我们都特别愿意与他交谈,他经常有新点子、新思想,从他那里能学到很多东西。”
执掌哈工大帅印
2002年,王树国从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一职走马上任哈工大校长。重回母校的王树国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哈工大的发展之路。
探索未知世界,传承社会文明——这在王树国看来是高校最重要的两个使命:“我喜欢用使命这个词,高校应该负有两方面的使命——自然科学的使命和人文精神的使命。这两个使命,决定了高校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而且要有全人类的胸怀。作为校长,我最希望看到我们的学生精神状态更好,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
王树国把自己对于学校的感情也带给一个又一个哈工大的学生。每年8月,哈工大的新生都会收到一张特别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封面背景为蓝色,印有卫星环绕地球的图案。2004年,哈工大的小卫星研究所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成为中国高校研究制造的第一颗卫星。2006年,哈工大自主研发的小卫星获得了当年国家唯一的一个技术发明一等奖。即将走进哈工大的学生最先看到的,就是通知书上王树国给新同学的寄语:“每年我都为这一刻而激动。看到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云集松花江畔,笃志求学,便感到哈工大的未来有了美好的延续……”“大学培养之人应为渊博之人、高尚之人、引领潮流之人。此为哈工大办学理念之一,亦为作为师长的我对于刚刚考入哈工大的同学们的希望!”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很多场合,都会听到王树国关于大学发展、关于人才培养、关于文明传承的呼声。2006年,在大学校长论坛上,王树国说:“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又担心把人培养得太像机器。”“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在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不能把整个系统的命脉放在一个节点上,因为一旦这个节点崩溃,整个系统全部崩溃。不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让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瞄准考大学这一张卷子。”“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从而解放它的生产力。”王树国的声音曾经在一段时间占据了有关媒体的显著位置,并引发了很多关注教育的人的思考,其中也不排除争议。
王树国坦言:“大家在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一些话想说,但又不敢说,怕犯忌讳,但我希望大家能在讨论中,通过思想的碰撞,把问题找得更准,方法找得更好。关于增加高校自主权的呼吁,我没指望自己的声音能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我觉得应该把一些问题提出来,并思考怎样去解决。当然,我也希望大学校长们能通过自己努力去解决,并且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另外,我认为,教育应该多元化,要考虑到区域的不同,背景的不同,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
在少年时期经历坎坷的王树国看来,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心灵洗礼是当下很多大学生的一大缺憾。在哈工大,为了帮助新进校的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学校成立了基础学部,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每班有一个班主任,所有一年级新生先在基础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主学习。
2008年,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王树国就中国高等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延续人类文明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其中也包括人类文明当中所涵盖的关于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等等。这只是我们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局部问题,可能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我们今天所不曾遇到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有能力去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并试图去解决它。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密切地结合社会发展的实践,而不应该脱离社会实践。”
2007年,在教育部对大学所作的综合评估中,哈工大9个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五,工科名列全国第二。王树国说,这样的成绩出乎他们的意料,但对于发展形势,他们依然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没有盲目,没有忘记自己是站在哪一块土地上。虽然我们在一些领域很超前,比如探月、航天等等,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依然有差距。”
从1978年进校至今,30年弹指一挥间。哈工大在王树国身上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一校之长,他非常清醒:“一所大学的发展要能够经得起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检验。一所大学的校长,不能单纯是一个学者。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不是一个稳态的环境。所以中国校长的压力要比国外校长大很多,有时候跟国外的校长谈话,谈着谈着,我们就谈不下去了。在中国,大到学校的发展策略,申请科研经费,小到水、电、暖,施工基建,职工住房……大学校长都要过问,这些在国外的大学校长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整体上看,中国大学校长是很务实、很优秀的群体,但中国的校长还不够职业化。当大学校长是一门学问,全心全意都未必能干好,三心二意肯定更干不好。校长应该是职业化的,应该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
王树国是一个执著的人,从当年那个赶考的少年,到如今管理一所大学。百年历史上,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等大学校长将他们对于现代大学的思考和践行留在了历史的记录中。当下处在转型期中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校长,正面临着太多的矛盾和痛苦,但同时也面临着太多的机遇和幸运。在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是做一个匆匆过客,还是做一个将被历史铭记的实践者?对王树国而言,行动是最好的回答。
王树国简介
1958年生,1978年3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7~1989年赴法国留学;1990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任哈工大副校长,1999年任黑龙江省科委主任,2000年6月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2002年至今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