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 题:30年,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改革开放30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述评
记者谭浩、李亚杰
改革创新、发展壮大、成就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充满生机与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阔步前进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基层组织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健全、在整顿建设中得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逐步规范。
1979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和十一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全面部署,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后,中组部会同中宣部下发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为基本教材对党员进行轮训。党的十二大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新党章恢复了有关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规定,提出基层党组织必须担负起八项任务。根据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各地开展全面整党。
党的十三大以后,各地贯彻从严治党方针,进行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逐步建立和实行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四条指导方针。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要求,从不同领域实际出发,巩固和加强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基层组织。
1990年8月,中央有关部门召开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工作格局。从1994年开始,连续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建设工作。2000年底到2002年,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农村基层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在国有企业内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1997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企业党的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1996年中组部下发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先后三次召开会议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迈出新步伐。
2000年9月,中组部下发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从1990年开始,中组部等部门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持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1990年,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1994年,中央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先后开展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章,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等活动,党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开创新局面。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要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中央下发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2008年9月,中央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力争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后,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全面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部署开展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大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和有效发挥党组织作用工作力度,加大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力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开展了交纳“特殊党费”活动,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现 30年来,全国5600万名党员参加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党章活动,1500多万名农村党员干部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近7000万名党员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近,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按地域组建、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组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项目、楼宇)上以及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组织等多种形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36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比1978年底增加155万个。200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近120亿元,全国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6万个,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全国还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40.5万个。
——组织实施“三级联创”“凝聚力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开展“创先争优”、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方式。普遍采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村党组织书记,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选派机关年轻干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任职,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被充实到领导岗位。
——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30年来,共发展党员5500多万名。到2007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7415万,比1978年底增加了3717万,增长一倍多。党员的分布更加广泛,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
同时,中央及有关部门就发展党员工作、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党员权利保障、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等,颁布了一系列条例,农村、国有企业、城市社区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等制度逐步完备。
30年来,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抗御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突发性重大灾害和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面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实际行动彰显党的先进性,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30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改革创新与探索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越是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越要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健全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把广大党员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迈进。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