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

商务部:明年着力抓好八方面工作 扩内需保外贸

  中新网12月23日电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3日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为重点,完善政策,强化服务,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陈德铭表示,按照以上目标,明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流通网络建设,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网络是消费的通道、流通的载体,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流通的效率,关系消费的实现。要把流通网络建设作为商务领域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着力构建高效安全的流通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流通网络的爆发功能,扩大农村消费,提升城市服务消费。各级商务部门要抓住中央和地方扩大投资的机遇,争取将大型批发市场、公益性服务消费平台、仓储物流、物资储备等商业基础设施纳入到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解决一批长期想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力争流通网络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以日用品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网络为重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到“十一五”末再建设改造25万家农家店和3000个区域性配送中心,覆盖75%的乡镇、50%的行政村,配送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拓展“一网多用”功能,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社、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深入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和大型流通企业农产品冷链配送系统建设,提高鲜活农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

  二是继续完善城镇流通网络。以搭建公益性服务消费平台为重点,满足城镇居民对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和家政服务等多元化服务需求。不断完善社区商业功能,大力推广“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引导购物、餐饮、服务类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发展贴近居民生活的业态和服务方式。以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早餐网点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开展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扎实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家电下乡政策是财政支持扩大消费的有益探索。从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的试点情况看,这一政策不仅支农惠农,而且对扩大农村消费成效明显,财政资金放大了近7倍的购买力。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明年家电下乡政策要推广到全国。同时,对地震灾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购买家电的补贴将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各地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联系,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建立工作责任制,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四是规范发展再生资源流通网络。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支持基础条件好、辐射能力强的再生资源市场和分拣中心建设,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完善二手车市场信息系统,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新旧汽车置换业务,支持二手车交易市场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改造升级,加大对汽车报废更新的资金扶持,加快淘汰“黄标车”。开展零售业全面节能行动,支持城市大型零售店铺开展节电节水技术改造。引导零售企业简化包装,继续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

  五是积极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通过股权置换、资产收购等方式,对国有流通企业资源进行跨区域整合,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组建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控股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增强市场供给保障和调控能力。各地也要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培育和扶持大型流通企业。同时,继续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

  (二)促进商品流通,完善市场调控

  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强化信息引导。各级商务部门要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应、及时调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把近5年发生过大幅波动及组织过紧急调运的生活必需品全部纳入监测范围。要加强预测预警,及早发现市场波动苗头,增强市场调控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要完善发布制度,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加强产销衔接,促进农产品流通。搞好农产品的购销和调运,畅通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推动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促进农民增收。开展农超对接,建设从鲜活农产品直采基地到超市之间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在全国建立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直采基地,培育农产品品牌。组织大型批发市场、零售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产地农村合作组织、农副产品经纪人和种养大户建立产销衔接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网上购销对接服务效益。

  三是完善储备制度,努力做到“丰时收储、歉时投放”。进一步完善中央、地方两级储备制度,扩大肉、糖储备规模,增加小包装粮油等储备品种。尚未建立地方储备的地区要尽快建立,已经建立的要继续增加品种、扩大规模。探索建立商业代储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保持适当库存水平。研究设立市场应急专项资金,用于组织急需商品生产、区域间调运、紧急进口等。加快储备基础设施建设,明年要完成5个中央储备肉直属冷库建设,增强储备能力。

  四是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支持社区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和建设,促进大型屠宰企业健康发展,推进酒类流通溯源信息化管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系统,加强对地方商务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加快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信用销售试点工作。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特别是在当前工业企业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一定要督促商业企业取消对供应商的不合理收费。完善典当、拍卖、租赁、直销等行业监管机制,推进原油、成品油流通体系规范有序发展。继续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建设,加强对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的总体评估和监控,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引导企业通过公平竞争做大做强。

  (三)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一是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配合财税部门,把国务院已出台的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落实好,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协调金融部门切实改善出口的金融环境,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企业融资担保条件,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

  二是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在继续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要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充分认识新兴市场的作用,不嫌订单小、利润薄,不怕吃苦,下大力气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驻外经商机构要广泛了解和搜集驻在国的市场信息,及时为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引导企业利用好现有的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扩大与区域内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新兴市场参展办展,进行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国内举办的各类展会,也要广泛邀请新兴市场客商参加。

  三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内外部环境趋紧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要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和大型机械、成套设备以及优势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在明确界定产品目录的基础上,完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调控政策。深入推进科技兴贸工程,搞好创新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贸易产业产品层次,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加强出口产品质量促进工作,面向企业提供进出口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咨询服务,完善出口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在航空、运输、金融、旅游等优势行业,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积极鼓励中小型服务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培育服务贸易品牌。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推广机构的联系,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五是积极扩大进口。综合运用降低关税、进口贴息等政策手段,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继续实施进口便利化措施,简化手续,减少限制。

  (四)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一是完善投资环境。将创建政策透明、行政规范、营商便利、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作为当前提升我国引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继续下放外资项目审批权限,对一般外资项目逐步实行备案制。创新外资管理体制,从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就业和履行社会责任等要求出发,创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纳入项目审批、外资统计、投资促进等外商投资管理各个环节。进一步清理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收费和检查事项,大力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将利用外资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重点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加强反垄断审查和维护产业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重组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研究出台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支持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培养、国际资质认证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三是改善外资区域布局。进一步落实财税政策,促进投资便利化,降低物流成本,以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深入推进产业转移。鼓励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放型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转移。支持东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对口合作等方式,加强与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实现东中西互动、协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外资并购对国内企业改组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完善外资企业境内上市的相关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完善并购价格决定机制,规范企业产权关系,依法进行并购审查。完善创业投资的资本市场退出机制,鼓励外商创业投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积极探索排放权转让、股权投资基金等利用外资方式。

   (五)积极稳妥推进对外投资合作,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

  要抓住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调整的契机,加大对境外投资合作支持力度,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对外投资合作较快发展。

  一是适当加快对外投资步伐。要积极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并购拥有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境外企业。加快建设境外农产品生产和物流基地,参与农业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并购国外资产时,要立足自身优势,突出主业,突出实业,谨慎对待金融衍生产品。政府部门在推动对外投资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

  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各国纷纷加大公共开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抓住这一契机,用好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多样化,支持工程承包企业和金融企业等联合探索“以工程换资源”。要继续巩固劳务输出传统市场,扩大农民工海外就业,同时扩大海员、空乘、软件设计、医护等高层次劳务输出。抓紧研究出台劳务派出在市场准入、责任追究、风险预警和后果处置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外派劳务的教育培训,逐步建立起政府、协会和企业分工负责的外派劳务责任体系。

  三是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要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完善信贷、外汇、财税和人员出入境等政策措施,推动出台《对外投资管理条例》。下放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和项目投议标许可审批权限,各地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履行职责。统一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管理,实行网上办理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审查和确认。

  四是完善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和监管体系。国内企业对国外的商业习惯、劳工法律、文化习俗还缺乏了解,对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还缺乏经验,对外投资人才也相当匮乏。各驻外经商机构要全面搜集和深入分析驻在国的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不断发现和捕捉商机,和有关部门一起,及时编制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的国别(地区)指南和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同时,督促企业遵守驻在国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恶性竞争。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境外资产的经营管理,健全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我境外企业正常经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一是加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积极维护多哈回合已经取得的谈判成果,继续积极推动谈判。积极稳妥推进自贸区建设。充分利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重要舞台,深入参与国际经贸政策协调。充分利用高层访问和对话机制,妥善处理与美、欧、日等大国经贸关系,深化与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充分发挥联委会、混委会机制的作用,为加强和改善双边关系提供对话和合作的平台。

  二是加快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相比,我国沿边的开放还相对滞后。为此,我们初步考虑,把提升沿边开放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突破口,把沿边开放、境外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合作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相结合,以重点口岸城市为载体,通过建设若干个边境贸易中心、边境出口加工区、进口资源加工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促进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惠合作和共同发展。

  三是促进两岸四地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对港澳开放,支持港澳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影响,支持香港保持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把握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务实推动两岸直接通商。研究建立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安排,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正常化。

  四是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继续全面落实八项举措援非项目,抓紧研究落实我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承诺,抓好民生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项目。完善援外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援外项目质量、进度和效果的全程监管。

  (七)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保障国内产业安全

  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已从微观产品领域扩展到宏观经济政策及体制机制层面,部分重点敏感产业安全风险上升,成为开放型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形势下,更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为企业出口创造好的环境,切实保障国内产业安全。

  一是统筹各项业务,减少贸易摩擦风险。应对贸易摩擦,要内外联动,交涉与自律并举。通过多双边对话机制和自贸区谈判加强沟通、磋商与交涉,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通过推动商协会与国外行业协会的对话与协商,加强业界合作。继续推动有关国家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引导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方式,避免盲目的数量扩张和简单的价格竞争。

  二是整合各方力量,加强贸易摩擦应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企业要密切配合,共同应对,驻外经商机构要在预警和应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针对限制我出口产品的不公平做法,要加强多双边交涉,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三是依法实施贸易救济,提高贸易救济效果。在国际市场下滑的情况下,国外产品向我低价倾销的风险也在增加。要在积极扩大进口的同时,加强产业安全评估和产业竞争力评价,密切关注国内汽车、化工、钢铁、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安全形势,及时调整和制定应变预案。合理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依法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充分发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贸易救济实施中的作用。

  (八)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商务工作体制机制建设

  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继续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做好商务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努力形成促进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要通过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将学习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坚持下去,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把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成果,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党建和商务工作实际中去,特别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项重要工作扎实做好,不断提高商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建立促进商务事业科学发展的创新机制。深刻认识国情、世情,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善于从全局出发,议大事、谋大略。针对商务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机制。总结和把握我国商务发展规律,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商务发展道路,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商务调控政策体系。特办、驻外经商机构、商协会等都要紧紧围绕商务中心工作,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挥更大作用。各级商务部门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主动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三是完善商务事业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各级商务部门都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行政行为。从完善制度入手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对资金、配额、项目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人才强商,着力打造一支符合商务发展要求、适应经济外交需要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地方商务部门也可储备一些小语种干部,派往驻外经商机构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从服务于宏观调控大局的意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服务。
(责任编辑:李恺萌)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