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以色列开始撤离加沙地带 > 以色列空袭评论

去加沙、喝加沙水

  去加沙、喝加沙水

  1993年9月13日,当巴以在华盛顿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时,在以色列人的词典里,“去加沙”(Go to Gaza)的意思还等同于“下地狱”(Go to Hell)。

  当时代表以色列在协议上签字的总理拉宾在此之前曾愤愤地表示,“真希望加沙能沉到海底。

  也是在同一年,以色列《国土报》女记者阿米拉. 哈斯(Amira Hass)成为第一个常驻加沙的以色列记者。她做出这一举动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不生活在其中,又怎能理解这个社会并报道它呢?!”

  15年后的2008年12月29日,哈斯女士在《国土报》网站上撰文描述以军正在加沙进行的大规模空袭行动时,引用了一位生活在当地的巴勒斯坦人的话:“空袭不是针对哈马斯,而是针对全体巴勒斯坦人的。”

  此时的哈斯女士早已不在加沙常驻,她对加沙状况的了解来自手中的电话以及电话另一端那些住在加沙的朋友。朋友S在电话中讲述以军12月27日空袭警察总部造成70名巴警察丧生的事件:“70名警察遭袭身亡,他们不全是哈马斯成员。即便有一些哈马斯的支持者,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希望找到一份工作、拥有一份收入、能维持生计的年轻人。”

  哈斯女士的报道保留了她一贯多叙事、少评论的风格,将一个个人的故事讲给你听,其中的是非曲直全由你判断。但由于她更多展现巴勒斯坦人的境遇,在一些以色列人眼里,她是地地道道的“左翼”,是一个“不爱国”的以色列人。

  同样是在《国土报》网站上,该报的一名记者布莱得利. 伯斯顿(Bradley Burston)就列举了以色列“左翼”可能会使用的“攻击论点”,并一一进行驳斥。这些“攻击论点”包括: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向以境内发射的火箭弹无法与以军空袭加沙动用的全世界最先进战斗机相比;以色列对加沙哈马斯政权实施的封锁是国家恐怖主义,哈马斯为此采取任何抵抗手段都是合法的。

  对于第一条论点,伯斯顿反驳的依据是国际社会早已谴责哈马斯不断向以境内平民目标发射火箭弹的行为,公认其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则,是对以平民的集体惩罚。对于第二条论点,伯斯顿强调以对加沙实施的经济封锁纯属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若不实施封锁,哈马斯政权将有更多的税收财力巩固其在加沙的统治。换言之,以军目前在加沙的行动就是打击哈马斯,并非针对巴勒斯坦民众(与哈斯女士报道中那位巴勒斯坦人所笃信的相反)。

  两位以色列记者网上一番“唇枪舌剑”凸显了巴以问题的复杂性、“任何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性以及永远无解性,加入这场辩论只能把自己陷入绕进去后再绕不出来的困境。

  不如换个轻松的话题,谈谈历史轮回。2006年7月,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战争爆发时,以总理奥尔默特上任刚刚两个月;2008年12月,离看守内阁总理奥尔默特去职还有两个月,以军空袭加沙,再次投入另一场战争。

  2006年1月4日晚,时任以总理的沙龙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至今已昏迷近三年;在这个纪念日即将来临的前夕,2001年在大选中输给沙龙的前总理、现任国防部长巴拉克成为此次以军空袭加沙的幕后策划。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早在2008年6月,即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之际,巴拉克就在悄悄为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从情报收集到周密作战计划的制定,无一不在他的掌控之下。12月24日持续五小时的内阁会议明明讨论并一致投票通过了作战计划,但对外公布时却将重点放在如何对付全球圣战组织上,还发布假消息称将在28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是否对加沙实施军事打击。

  据说,在24日以内阁会议结束后,哈马斯曾将其成员从所有办公设施撤出,但在得知28日以内阁会议会继续讨论军事行动计划后,又放松了防备。特别是27日以军空袭发生时正值犹太教安息日,选择这个日子采取行动,多少有点出人意料。巴拉克的精明算计由此可见一斑。

  算计归算计,任何军事行动都有收场的那一刻,以色列这一次在加沙会如何收场呢?逼哈马斯接受以方认可的停火协议?或者如一些以领导人声称的那样“彻底消灭哈马斯”?还是会重新占领加沙?

  哪一种结局似乎都有可能,又似乎充满了变数,这是巴以恩怨很难逃脱的劫数,一如加沙在这场跨世纪情仇中所扮演的角色。巴民族权力机构前主席阿拉法特生前也喜欢提加沙,他的表述是,巴勒斯坦人一定会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那些不喜欢这一结果的人“可以去喝加沙的海水”(Go drink the sea at Gaza)。“喝海水”(Go drink the seawater)在巴勒斯坦人的词典里等同于“下地狱”。

  1996年,哈斯女士将其在加沙三年常驻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在加沙喝海水》(Drinking the sea at Gaza)。2001年9月,我在耶路撒冷采访她时,她在书的首页上写上我的名字,落款是“一个加沙人阿米拉”。她说,在埃及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去喝尼罗河的水”(to drink the waters of the Nile),但意思是,喝过尼罗河水的人终究还会回到尼罗河边。她说,她喜欢这个含义,喝了加沙水的人,即便喝的是海水,终究还是会回去。

  我也是喝过加沙水的人,因此我相信自己终有机会再踏上那片狭长的土地。对于经历过太多希望与失望转瞬变换的巴以民众来说,能够去加沙、喝加沙水,未尝不是绝望处境下一种值得坚持的守望。钟龙

(责任编辑:黄成勋)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巴拉克 | 奥尔默特 | 米拉 | 沙龙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